第216章 劳伦斯·布拉格的澳大利亚式科学喜剧人生(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记忆的声音》最新章节。
5岁成为“史上最小X光模特”
1895年,年仅5岁的小布拉格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街头表演“三轮车特技”时意外翻车。
他摔得手臂脱臼,疼得哇哇大哭。
他爹威廉·布拉格——一个刚听说X射线存在的热血科学家——立刻把儿子当成实验对象。
“别动!这是科学!”威廉扛着自制X光机冲过来,对着小布拉格的胳膊一顿猛拍。
小布拉格眼泪汪汪地问:“爸爸,我是不是要变成机器人了?”
结果:小布拉格不仅成了南半球首个接受X光检查的儿童,还意外解锁成就——“被科学辐射过的男人”。
他后来调侃:“我爹当年要是手抖了,世界上可能就少个诺奖得主,多了个独臂海盗。”
邻居们私下议论:“老威廉为了科学,连亲儿子都敢当小白鼠。”
18岁上演“学霸的叛逆”
1908年,布拉格以“量子速读”模式从阿德莱德大学毕业时,突然收到全家迁回英国的“惊喜礼包”。
他爹威廉被剑桥大学挖角,全家连夜打包行李跑路。
布拉格内心OS:“我才在澳洲沙滩晒出古铜色,就要去英国淋雨?”
但身体很诚实——次年他带着冲浪晒痕考入剑桥三一学院。
考试当天,他发高烧被担架抬进考场。
监考老师惊呼:“这孩子是来考试还是来演苦情剧?”
结果他照样拿下奖学金。
同学们吐槽:“这家伙考试时流的汗都是智商!”
有女生偷偷给他递纸条:“你的脑门在发光,是发烧还是智慧?”
他淡定回复:“可能是两者兼得。”
25岁喜提诺奖时的尴尬
1915年,当25岁的布拉格收到诺贝尔物理学奖通知时,他正在战壕里研究声波测距仪。
一战期间,他被迫转行当军工,每天和泥巴、炸药打交道。
颁奖词写着“因用X射线研究晶体结构”,他盯着电报嘀咕:“这奖难道不是该给我爹?”
原来当年他提出“布拉格定律”时,学术界都以为是老布拉格的成果。
颁奖现场宛如家庭伦理剧——主持人问威廉:“听说公式是你儿子推导的?”
老父亲骄傲点头:“没错!但他算数作业还是我教的!”
台下科学家们憋笑憋到脸红。
史上最年轻诺奖得主至今保持纪录:“谢邀,25岁时在领奖台和亲爹互相谦让的体验,你们不懂。”
有记者问:“您当时是不是想直接把奖杯塞给爹?”
他苦笑:“不,我想塞给他的是降压药。”
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科学红娘”
当布拉格成为剑桥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后,画风突变“学术月老”。
给克里克、沃森分配办公室时说:“你俩座位挨着,吵架方便。”
结果两人天天吵架,吵出了DNA双螺旋结构。
克里克吐槽:“布拉格主任根本是故意让我们内卷!”
沃森反击:“但卷出了诺奖,真香!”
听说学生佩鲁茨研究血红蛋白,他塞过去一袋X光片:“拿去,比情书好看。”
佩鲁茨后来真的用这些X光片发了《Nature》。
最离谱的是,他40年前的研究数据阴差阳错成了破解DNA结构的关键工具。
克里克惊呼:“这简直是科学界的预言家锦鲤!”
实验室流传名言:“在布拉格手下搞科研,躺着都能发《Nature》!”
有学生问:“主任,您是不是偷偷开了挂?”
他神秘一笑:“不,我只是开了脑洞。”
老年“科学老顽童”的倔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