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哈萨克斯坦“土地魔术师”夏尔克特·尼亚佐夫(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记忆的声音》最新章节。

然后,他蘸着混着沙子的墨水,在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份独特的“馕饼条约”就这样诞生了,它上面独特的防伪纹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如今,这份“馕饼条约”被珍藏在阿拉木图博物馆里,解说牌上写着:“小心别被游客吃了”。

每当游客们看到这份条约,都会忍不住发出会心的笑声,同时也对尼亚佐夫的幽默和智慧钦佩不已。

退休生活的奇幻漂流

2010年,尼亚佐夫退休了。

但他并没有选择安享晚年,而是来到了夏尔西里,开始教当地的大妈们跳哈萨克舞。

他的舞姿热情奔放,充满了活力,很快就吸引了大妈们的加入。

然而,由于大妈们的队形没有控制好,不知不觉中跨越了国界。

这一举动触发了边防警报,中哈两国的边防军迅速赶到现场。

当他们看到是一群大妈在跳舞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后来,中国的大爷们也加入了进来,他们和哈萨克斯坦的大妈们一起发明了“跨国恰恰”。

为了不影响边境安全,两国边防军被迫联合划出了一条舞蹈专用白线。

从此,这条白线成为了中哈边境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见证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退休后的尼亚佐夫并没有闲着,他看到了沙漠旅游的潜力,决定创办一个“沙漠滴滴”打车软件。

他设想给骆驼装上导航设备,让游客可以通过手机软件预约骆驼,在沙漠中畅游。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给骆驼装上导航设备后,这些骆驼仿佛失去了方向感,集体迷路了。

工作人员们四处寻找,最后靠狼嚎声才将它们找回。

而客户们对这次服务的评价也差强人意:“司机脾气比滴滴还差,吐口水精准度堪比导弹。”

尼亚佐夫的这次创业以惨败告终,但他并没有气馁,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疫情期间,尼亚佐夫为了丰富人们的生活,决定进行一场沙画直播。

他精心准备了中哈友谊地图的沙画图案,准备在直播中展示。

然而,就在他画得正起劲的时候,一场沙尘暴突然来袭。

狂风卷着沙子,瞬间将他精心绘制的沙画吹得面目全非,变成了一幅抽象派作品。

网友们看到这一幕,纷纷狂刷火箭,并调侃道:“大师,这坨旋风是象征资本主义吗?”

尼亚佐夫看着被吹乱的沙画,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场“沙画直播”虽然翻车了,但却给大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魔幻现实主义遗产

尼亚佐夫的“馕饼条约”虽然是一场意外,但却成为了中哈外交史上的经典案例。

阿拉木图大学专门开设了《馕饼谈判学》课程,将这一独特的外交方式纳入教材。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们不仅要学习如何用幽默和智慧化解谈判僵局,还要掌握一些独特的谈判技巧,如《如何用羊肉串打断对方发言》《骆驼粪的概率计算》等。

这些看似荒诞的课程,却蕴含着深刻的外交智慧,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外交谈判的精髓。

受尼亚佐夫“边境线广场舞”的启发,中哈边境每年都会举办“界碑杯”舞蹈赛。

这场比赛吸引了来自两国各地的舞蹈爱好者,他们身着鲜艳的服装,在边境线上翩翩起舞。

比赛的评分标准十分有趣,除了舞蹈的技巧和表现力外,还包括“不触发边防警报+1分”“跨国手牵手+2分”等。

这些独特的评分标准不仅增加了比赛的趣味性,也体现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和团结协作精神。

尼亚佐夫退休后的一系列魔幻操作,给后人带来了许多启示。

有人模仿他的做法,忽悠迪拜土豪投资“可控沙尘暴发电站”。

他们声称可以利用沙尘暴的能量发电,为迪拜提供清洁能源。

然而,首场试验就出了问题。

沙尘暴来袭时,不仅没有发电,反而吹飞了三个蒙古包。

尽管如此,这个项目还是被评为“最风骚新能源项目”,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同时,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终章:活成段子的国土魔术师

如今,在阿拉木图夜市,常常能看到一个白胡子老头摆摊卖“国界线凉皮”。

他的摊位十分独特,调料罐上标着经纬度,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他曾经的辉煌。

顾客们围坐在摊位前,边吃凉皮边听他吹牛:“当年我和中国代表在这根筷子划的地方...”

他的故事总是能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每当城管来了,他就推着车跑路,车尾贴着泛黄的《中哈边界协议》复印件——这可能是世界上最贵的餐车广告。

夏尔克特·尼亚佐夫,这位哈萨克斯坦的“土地魔术师”,用他独特的幽默和智慧,在中哈外交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魔幻人生,就像一部精彩的喜剧电影,让人们在欢笑中感受到了外交的魅力和人性的温暖。

他的故事,将永远在哈萨克斯坦的土地上流传下去,成为人们心中一段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