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许家人(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灾逃荒:我过之处,寸草不生》最新章节。
“都怪格没有及时教导他们,倒是劳累了杜姐!”
今早上杜姐来跟他说的时候,他便想着晚上下值的时候回许家一趟。
谁知道还没等他回许家警告人,就出了这事,只得放下手头的公务赶过来1.
“不碍事,这事本就与你无关!”
“多谢杜姐体谅,不然我真不该如何是好了!”
姜格挠了挠头,有些腼腆的说。
接着目光犀利的看向秦氏,一字一顿道:
“谁让你们假借我的名头,在这里为祸百姓的?”
“把许家人全部带走!”
说完,给手下人使了个眼色,顿时有几个配刀的小兵站了出来。
不由分说的拽住许家母子三人的肩膀,就要往外拖。
“姜格!我可是你的母亲,你这是忤逆不孝,我回去就让你父亲去衙门状告你!”
“姜格,你会遭报应的!”
秦氏一边拼命的叫喊着,一边试图挣脱两个士兵的辖制。
“直接带走!”
见那两个士兵有些犹豫,姜格摆了摆手道。
“我是姜格,也是姜知事!
许家把持工匠、卖高价青砖,扰乱市场,已经犯了本朝的律法。
三日后会在登记处那边会审,所有人都可以去旁听!”
姜格说完,又跟杜若道别了一声,便带着人呼啦啦的走了。
“小娘子,你跟姜知事是什么关系啊?”
“是啊!我看那姜知事对你很是恭敬啊!”
“不是听说姜知事还没成亲吗?”
“你胡咧咧啥呢?姜知事一看就是年纪还小,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闺女?”
“就是就是!”
......
姜格带着人走后,大家便围住杜若七嘴八舌的询问。
他们虽然不敢惹姜知事,但是问一问这个妇女,还是没问题的。
杜若:“...我确实认识姜知事,但是两人之间是清清白白的。
况且以姜知事的官位和品貌,也看不上我一个年老色衰,带着孩子的村妇啊!”
虽然杜若一点都不觉得原主老,但是为了避嫌,说一下也没什么。
都不到三十的年纪,老什么?
不过在古人看来,这年纪确实不年轻了。
一夜很快过去,第二天天还未亮,杜若便带着明珠往村口去。
没想到那些流民比她还早,她到村口的时候,已经有一帮人乌泱泱的在那等着了。
一见到杜若,便热情的围了过来。
“东家,你可算是来了!”
“是啊!咱们已经等了老久了,生怕你不来呢!”
“是啊!咱们昨天说的事情还作数不?”
每个人都殷切的看着杜若。
虽说许家已经被抓了,但是姜大人审问自己的家人,又能严格到哪去?
总不能打杀了吧,那姜格自己的名声便臭了。
再者,就算许家的青砖降价了,他们也没东西买啊!
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杜若这里的青砖已经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了。
若是不成,便只能先用木桩顶着窑洞的拱顶了。
可是木桩不如青砖结实,有坍塌的风险。
特别是等明年天气暖和了,冰雪融化,开始下雨的时候。
且防寒保暖的能力也不如青砖。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建房子的计划的,更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建房子。
所以这窑洞是许多人往后的长期住所,自然是希望一步到位,把门口拾捣得结实气派一些。
“自然是真的,难道还会诓骗你们不成?”
“这不,连昨天的登记本都拿来了,等会就带着你们去地里领地方。”
烧砖换劳动力,这是她早就有的想法。
不然也不会耽误开荒的时间,去烧制那么多的砖头了。
毕竟她自己的窑洞用不了那么多,建房子也是明年的事情了。
所以前些日子,趁着看炉火的时间,她就借来丈绳,把土地按亩量出来了。
一百亩地,全部划分为一亩一亩的。
每一亩地的两端都插上半臂长的小木桩,这些木桩上都捆着藤子,就是为了方便划分亩数。
同时,地面上也洒上黑色的碳灰。
她伐木烧碳烧砖,自然是不会缺少废弃的木炭。
这样的双重记号,便是有人想混淆视线都难,完全有迹可循。
毕竟磨成粉末的黑炭洒在草地里,你想全部挑出来,再改道,且完全不留一点痕迹,基本是不可能的。
“现在开始喊名字,若是听到自己的名字,就喊一声‘到’,若是没听见自己的名字,便不用出声了。
这样,我便知晓哪些人来了,哪些人没来!”
杜若说完,掏出用木炭制成的铅笔开始点名。
“陈大夯!”
“到!”
“孙碾子!”
“到!”
“韩苇生”
“到!”
“张坎子”
“到!”
......
一一清点人数,只有寥寥几个人没到。
见还没到约定的时间,杜若带着人又等了一会。
直到时间到了,才带着人走了,她昨天便说过,过时不候的。
给每一户都分完荒地之后,已经快到巳时了。
杜若也没有去干活,而是带着明珠回来吃了午饭。
又去看了一会火炉里的火,见没有熄灭便不管了。
窑洞是七月的时候挖的,如今已经两个多月过去,可以住人了。
只是前些日子,她一直忙着烧砖和丈量荒地的事情,便没有搬家。
如今空闲了下来,自然可以先去收拾收拾,打扫一下卫生,月底之前就可以搬进去了。
娘俩带着干草梗制成的扫把,去窑洞里扫地了。
这扫把还是在集市上买的,几个铜板就能买到的东西,她就懒得自己扎了。
窑洞挖在一个较小的土坡上,四周没有其他连着的山,是一座孤零零的独山。
山上也没有太高大的树木,只有一些小树林,里面最大树,估计也只有成年人的小腿那么粗。
更妙的是,这小土坡的周围都是她的地。
也就是说,这小土坡也是属于她的。
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不经过她的同意,私自来这里挖窑洞了。
毕竟,她也不太想要邻居,住得太近了,对大家都不好。
看来后面分地的时候,她还是得花银子,要确保把小土坡周围的这三十亩地都分给她。
毕竟如今的一百亩地,可是七十亩归朝廷,剩下的三十亩,才是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