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房子建成(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灾逃荒:我过之处,寸草不生》最新章节。

“乌郎!!!”

“乌修能,你这个骗子!呜呜呜......”

王翠花坐在路边,哭得像个孩子。

“我都知道啊!我知道你在骗我啊!”

那样明晃晃的嫌弃,她就算是个傻子,也知道啊!

何况她也没真傻!

“可是别人也嫌弃我......”

后面王家人也赶到了,抬着乌修能进了登记处。

后面的事情杜若就没有再管了,带着明珠回来了。

她得回去给大伙一颗定心丸,若是她出事了,会影响施工的进度的。

毕竟若是东家没了,谁来付工钱啊?

其实早在乌修能靠近的时候,杜若就拽着明珠跑远了。

这可是在登记处门口呢,众目睽睽之下,她可不想惹上什么人命官司。

她刚有了地,还要建房子,是准备好好在这过下去的。

起码目前来说,是这样的。

后续的事情,杜若还是从蔡婶子的嘴里知晓的。

冯举人回来就发了高热,第二天晚上便没了。

段父受伤太重,段家又没银子买药吃,熬了几天也没了。

段母,也就是张氏,带着小儿子段二郎收检了丈夫段漳,和大儿子段大郎的尸首。

唯独撇下了姚冬儿的尸体,听说被扔在路边,第二天就没了。

也不知道是被人抬走了,还是被山里的野狼叼了去。

姚冬儿的女儿金惠兰,也不知所踪,没人知道她去了哪里。

村里人最后一次见到她的时候,还是在登记处的门口,小姑娘在苦苦找寻亲娘的尸体呢。

那天姚冬儿勒令她呆在家里,倒是没有亲眼目睹亲娘被砍头的画面。

也有人怀疑这事是张氏干的,就是为了给儿子报仇。

可惜这都是猜测,没凭没据的,张氏又是个泼辣不饶人的性子,大伙也不敢多说什么,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这些事杜若听了一耳朵,也就过去了。

她如今正忙着加招人手,赶房子的进度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在九月中旬时候,房子建成了。

杜若向来是个大方人,从请人的事,就可见一斑。

工钱高不说,也从不拖欠大伙的工钱。

大家原以为这么气派的房子,上梁的那一日,杜若肯定会请人好好热闹一下呢。

令人惊奇的是,杜若那天根本没请什么人,就在家门口散了几个铜板,便没了,甚至没有请酒席。

倒了晚间的时候,倒是请姜知事来吃了一顿便饭。

大伙这才知晓杜若跟姜知事的关系很好。

“看不出来啊!这小媳妇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竟然搭上了姜知事的关系!”

“这谁能想到呢,见她平日里也不出门,更不跟乡亲们显摆,还以为是跟咱们一样的老百姓呢,如今看来倒是个有成算的。”

“确实是个有城府的!”

“我就说嘛,普通人哪里敢建这么气派的房子,也不怕招贼惦记啊!”

“原来是跟姜知事关系匪浅啊!”

“你们想想就该知道,普通人哪里来的这么多的银钱,还大张旗鼓的招人建房子!”

“有道理,只看那做派,便不是普通人!”

“怨不得她当初对上冯高明的时候,一点也不杵呢,原来是有靠山呢。”

“谁说不是呢!”

“你们说这姜知事跟杜若到底是啥关系啊?”

“会不会是咱们想的那样......”

“去去去,两人年纪相差那么大,杜若还有一个女儿呢,过几年都能当姥姥了,哪里是这样的关系。”

“这么说也是,我见那姜知事对杜若还挺恭敬的。”

“我估摸着,两人应当是亲戚!”

“极有可能!”

“有道理!”

......

自从请姜格来吃过一顿饭之后,杜若明显能感觉到村民们对她的态度恭敬了许多。

就连常来常往的蔡婶子,也没有以前那么随意了。

这也正是杜若想要达到的效果。

她们孤儿寡母的,虽然她力气大,但是在封建男权社会下,本质上还是弱势群体。

不少人就是不信邪,想要来刺探一番,不见棺材不落泪。

为了避免这样的麻烦,杜若才请姜格上门了一回,好威慑旁人。

毕竟她们母女俩住这么好的房子,眼红的人肯定不少。

想要把房子夺去的,也肯定不止冯家。

房子都还没建成的时候,就有人明里暗里的来打探了。

有想给她做媒的,信誓旦旦的保证她嫁过去什么都不用干,连孩子都有人给她生好了。

甚至还有打探明珠的婚事的,并表示可以先结娃娃亲。

这些,都被杜若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但是杜若知道,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想“吃绝户”的人绝对不少。

上次冯举人的事情,就是一个例子。

若是提早知道她跟姜格认识,冯举人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来要房子。

所以这回她干脆就请姜格上门来吃饭了,好让他们心里有所顾忌。

至于为什么不让他们进来参观,则是考虑到隐私性问题。

她并不想房子内部的结构,每间房子的功能,都被村民们打探清楚了。

虽然修建房子的时候,干活的人都知道,但是能少一点是一点。

看着宽阔的院子,还有高高的院墙,杜若心里一阵满意。

为了方便晾晒粮食,她在院子里铺上了一层青砖,用黄泥做的粘合剂,没用石灰砂浆。

这样既能粘连在一起,若是后面想要改造成菜地也方便。

现代房子的甲醛,主要来自人造板材、家具、涂料和油漆等,石灰本身是不含甲醛的。

所以杜若准备等房子阴干一个月左右,便搬进去了。

不过这都是后面的事情了,现在更重要的事情是秋收。

秋收已经开始了!

秋收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哪怕是在有机器辅助的现代社会。

只要老天爷稍微阴了脸,下一场小雨,晒谷场上就是一片手忙脚乱。

更别说是古代的封建社会了。

这日早早的,杜若就带着明珠来集市上买农具。

“卖镰刀咯!卖镰刀!镰刀便宜卖了!”

“卖镰刀咯!三贯钱一把镰刀!”

“都便宜卖啦!”

“卖连枷啦!一把连枷二贯钱!”

“卖连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