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一直陪着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灾逃荒:我过之处,寸草不生》最新章节。

“阿娘,你变了好多!”

看着眼前杜若,明珠甚至有些难以把眼前的人跟从前的阿娘联系起来。

以前的阿娘是什么样的呢?

明珠试图回忆。

以前的阿娘好像只会干活,面对家里不公的事情,也只会让她忍让。

明明她们娘俩才是干活的,却总是吃不饱。

她每次有意见的时候,阿娘只会一个劲的跟她说:

“阿娘是外头买来的,没有娘家护着,若是离开柳家,咱们就活不下去了,会被瞧不起的。”

“你要乖乖听话知道?这样才不会被爷奶卖掉!”

“阿娘命不好,你一定要好好!”

“给!想什么吃就跟阿娘说,不要跟家里闹了。”

阿娘说着,就会把自己手上的野菜豆饼子掰一点给她,或者把碗里的野菜糊糊分一些给她。

可是阿娘自己都吃不饱,每天还要干那么多的活,她哪里能要她的口粮?

于是最终的结果就是生了一肚子气,然后又没有丝毫办法。

每次她一冒头,都不肖爷奶说,阿娘就会先把她按下去。

所以日子长了,她也就沉默了下来。

但是自从那回晕倒过后,阿娘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听见这话,杜若倒是没有解释什么,只问她:

“那你是喜欢以前的阿娘,还是现在的阿娘?”

“喜欢现在的阿娘!”

明珠肯定的点了点头,随即像是想起什么,紧张的看向杜若:

“阿娘,你会变回去吗?”

“应该不会了!”

其实杜若自己也不太确定,不过想来应该是不会了。

她现代的尸体早就被丧尸消化完了,原主也没有求生的意志,应当不会回来了。

“阿娘一定要好好的!”

明珠看了杜若一眼,似乎有些不满意她的答案。

“嗯,我一定好好的,争取一直陪着你!”

杜若笑着摸了摸女儿的头。

说完,母女二人才推着板车向卖狗仔的老头那边去。

“老伯,这狗仔怎么卖啊?”

杜若说着,指了指地上拴绳的几只小狗。

“三钱银子一只!”

“这么贵?”

杜若惊讶,一个成年男人一天的工钱才一钱,有时候甚至拿不到一钱。

“已经不贵哩,如今没有几家有狗崽卖啦!

我家大黄能活下来,还多亏了我和老婆子把自己的口粮省下来给它吃。”

老头慢条斯理的说,似乎并不担心自己的狗仔卖不出去。

“我家大黄是只聪明的狗子,看家护院一把好手呢!

大黄爹还是狼犬,到了它这一代,打架也是凶得很,又通人性。”

“这几个小崽子也聪明得很,若不是养不起了,老头子都舍不得卖掉呢,你买回去保证亏不了!”

老头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保证。

“既然老伯这样说,明珠去挑一只你喜欢吧!”

杜若拍了拍女儿,示意她上前去选一只。

最后明珠挑了一只橘色的狗崽子,小小的,看着刚断奶没多久。

“阿娘,就它了!”

明珠把小狗抱在怀里,高兴的说。

“行!”

杜若爽快的把钱付了,她不缺这点钱。

“你们可要好好待它!”

临走时,老头依依不舍的交代。

若不是真的养不起了,杜若毫不怀疑这老头下一秒就会冲过来把狗子抢回去。

“放心吧!它跟着我们,绝对是去享福的!”

整个集市转了一圈,杜若买了不少菌子和果子回去,其他东西倒没怎么买,主要是用不着。

“婶子,这是怎么了?”

回到村里,见田埂上围了不少村民,蔡婶子刚好混在其中,杜若便问她。

“呀!东家来了,是冯家的地被偷了!”

蔡婶子说着,右手重重的拍在左手的手掌上,做出一副惋惜的模样,可是眼里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

杜若也笑了,这可真是大快人心啊!

“秋收不是过去了吗?怎么还能被偷啊?”

“哎!要不说呢,人家谷子都晒好收进粮仓里好些天了,冯家的粮食还在地里呢,也怨不得被贼惦记上了!”

原来冯举人死后,杨八也跑了。

陆姨娘一直克扣杨八的口粮,冯家人吃的一样,杨八吃的又是一样,还吃不饱。

冯家地里的活,还主要是杨八干的。

原先还有陈七和陆嘉良一起干活,但自从杨七死后,陆嘉良就像丢了魂一样。

啥也不干,天天搁屋里睡觉。

若不是粮食短缺,身上又没什么银钱,指定天天买醉去了。

家里家外的活就全落到了杨八一个人身上,待遇又不给人家提高。

这长年累月下来,杨八心里自然是生了怨气,矛盾的爆发点就是给冯举人挖墓。

冯家在村里不得人心,就连挖墓这样的事情,也没人愿意帮忙。

陆姨娘又舍不得请人,便让杨八自己去挖墓地,连陆嘉良这个小舅子都不去。

这下杨八彻底恼了,他没地方去,就把自己“嫁”出去,给人当上门女婿去了。

杨八走后,冯家的活就彻底没人干了。

陆姨娘一个人带着孩子,还要顾着家里。

她又不是什么贤惠人,自然就就把秋收给耽搁了。

“冯家是后头来的,地本就不多,如今被偷了个七七八八,陆氏正哭着找村长要公道呢!”

蔡婶子说着,朝人群里努了努嘴。

杜若踮着脚仰头望过去,果然见陆姨娘瘫在地上哭着,旁边站着的牛三一脸无语。

冯举人死后,大家便推举牛三当了小溪村的村长。

“如今盗贼又多了?”

杜若不关心冯家会不会饿死,但是还挺关心盗贼的,毕竟她粮食多,在村里算大户。

“可不是嘛!如今粮食都收完了,没有官兵巡逻了,自然就乱起来!”

有偷种粮的先例在,早在麦子快熟的时候,朝廷便派人来田地间巡逻了。

可能是南方流民起义的动静太大,一波接着一波的,像是不怕死一般,朝廷至今都没能平叛。

如今朝廷很是重视流民的安顿工作,生怕东北也失控了。

而安顿流民,最重要的便是让大家有东西吃,哪怕吃得不好。

不至于让大伙饿极了,破罐破摔干出什么杀九族的事情来。

说到这里,蔡婶子也忍不住叹气,好在她家人多,有三个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