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合作排练,火花初现(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生日裂痕未愈的母女伤》最新章节。

门被推开时,走廊的灯光斜切进来,照在钢琴侧面。我下意识抬手挡了挡光,听见林宇也站起身的声音。

“时间到了。”一个穿着深蓝工装的男人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一串钥匙,“十一点清场,你们得走了。”

林宇看了眼手机,屏幕显示23:07。他转头看我:“刚才我们说到哪儿了?”

“副歌后的清唱段。”我手指还搭在琴键上,指腹压着那个小三和弦没松开,“你说想让声音像突然被风吹散一样,但要有呼吸声做连接。”

“对。”他重新坐下,从包里抽出本子,“不如我们现在就把结构定下来?明天再来,怕思路断了。”

我没反对。脑子里那股劲还在,像是夜里被风推着走,停不下来。

管理员在门口等了一会儿,见我们没动,叹了口气:“行吧,再给你们十五分钟。下次别这么晚。”

门轻轻合上,灯没关。

林宇翻开空白页,用笔画出时间轴。“前奏三十秒,钢琴单音进入,两遍循环后加吉他泛音,怎么样?”

“可以。”我点头,“主歌部分我想用低音区铺底,声音轻一点,像自言自语。”

“那就不要标准节拍。”他补充,“节奏稍微拖一点,让人感觉你在回忆什么。”

“比如……”我试弹了一组下行音符,“这样?”

他听着,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再慢半拍。不是卡准,是‘赶不上’的感觉。”

我笑了下,又试了一遍。这次故意让第三句落在节拍之后,声音压得很低。

林宇忽然抬头:“就这个感觉。你不是在唱词,是在翻旧照片。”

我心里一动。这个词说得准。

“副歌呢?”我问。

“爆发不能靠音量。”他说,“要用情绪密度。比如,第一句保持克制,第二句突然拉宽空间感——我可以在这时候加入口哨音?”

“口哨?”

“不是花哨的那种。”他用手比了个弧度,“像夜里远处传来的,若有若无。”

我想起小时候巷口半夜巡逻的人吹的调子,短促、孤寂。“有画面。”

“那你唱的时候,别想着高亢。”他看着我,“要想着‘有人听到了吗’。”

这句话落进我心里。很久没人从这个角度谈演唱。

“第二段副歌后抽掉所有伴奏,只留清唱。”我接上去,“然后第三段再猛地回来,像有人推开门,风停了,但心还在晃。”

“对。”他眼睛亮了一下,“就像刚才你说的那样。”

我们同时沉默了一瞬。不是冷场,是某种想法撞在一起后的余震。

他低头记下结构节点,我则开始整理钢琴部分的标记。写着写着,发现自己的字迹有点抖——手有些凉了。

林宇察觉到,把保温杯递过来:“喝点热水。我习惯带两个杯子。”

我接过,杯盖拧开时腾起一点白气。温水滑下去,喉咙舒服了些。

“你平时都这么晚走?”我问。

“以前没人合作,写完就发网上。”他笑了笑,“现在不一样了。有人能听懂我在写什么,就不想停下来。”

我没说话。这句话让我想起关毅第一次听完我唱歌时的样子。那种眼神,不是欣赏技巧,而是看见了什么更深处的东西。

“你呢?”他问我,“为什么愿意跟我一起改这首歌?”

“因为我也听过那个地下版。”我说,“那时候我在送快递,耳机里突然放这首,风声混着口琴,整个人愣在路上。”

他点头:“那天我也在现场。站在台下录了音,回去剪了好几个版本。”

“你也在?”

“嗯。”他轻声说,“我当时就想,要是以后有人能把这种感觉唱出来就好了。”

我看着他,忽然觉得这不只是巧合。

“所以现在,”我翻开新一页纸,“我们试试把它变成我们的版本?”

他合上笔帽,正色道:“来吧。”

接下来的十分钟,我们把整首歌拆成五段,逐一确认处理方式。前奏由钢琴主导,吉他以泛音点缀;主歌人声贴着旋律走,不做修饰;第一段副歌保留原曲情绪张力,但压缩配器厚度;第二段副歌结束后,所有人声乐器骤停,只留我清唱八小节,背景加入指尖划过琴键的摩擦声和一次深呼吸;第三段重启时,鼓点突入,吉他扫弦紧随其后,形成反差冲击。

“最后收尾呢?”我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