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准备困难,克服阻碍(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生日裂痕未愈的母女伤》最新章节。

我还在唱,声音撞在玻璃门上反弹回来。耳机线缠在手腕,音箱外放的伴奏混着回音,在空旷的训练室里来回冲撞。最后一个音落下时,胸口发闷,喉咙干得发烫。

我没有摘下耳机,而是立刻按下重放键。录音里的声音比自己感觉的要弱,副歌部分像是被什么压住了,尾音拖得有点长,不够利落。窗外风声变大,树枝拍打着玻璃,嗡鸣声渗进耳机缝隙,干扰了听感。我皱了皱眉,把音量调高,再听一遍。

还是不行。

我摘下耳机,走到音箱旁,手指在旋钮上调整了几下,重新播放。这次人声清晰了些,但一到高音区,声音又散了出去,像撒了一把沙子,没能集中打出去。我盯着音箱出神,脑子里回放关毅昨天说的话——“你要做的不是控制,而是释放”。

可怎么才能让声音真正走出去?

我掏出手机,拨通了音响组的号码。电话响了三声,一个熟悉的声音接了起来。

“是我,姜美丽。能麻烦你再过来一趟吗?我想试试户外效果。”

二十分钟后,技术员提着工具包推门进来。他环视一圈,目光落在便携音箱上,“这设备模拟不了湖畔那种开阔地,反射面太少,吸音又不均匀。”

“我知道,”我说,“但我得先知道问题在哪。”

他点点头,打开调试软件,插上音频接口。我戴上监听耳机,重新开始演唱。主歌刚出口,他就抬手示意停。

“中频被低频盖住了,你听。”他点开波形图,指着中间一段起伏的曲线,“鼓点太重,人声频率被吃掉了。现场观众离得远,根本听不清你在说什么。”

我凑近屏幕,看着那条上下跳动的线,“那该怎么调?”

“提升八百赫兹到两千赫兹之间的频段,”他一边操作一边说,“这是人声最能穿透空气的部分。另外,你的话筒使用方式也得改。”

“怎么说?”

“户外有风,话筒不能正对嘴,否则风噪会直接灌进去。保持四十五度斜角,既能收声,又能避风。”

我记在本子上,随即拿起麦克风试了试。角度变了之后,发声位置也跟着偏移,一开始总觉得声音卡在喉咙里出不来。我反复调整站姿,肩膀打开,重心往下沉,试着用腹部发力把声音推上去。

“再来一遍。”他说。

我深吸一口气,从头开始唱。这一次,主歌压得更低,气息更稳。到了副歌前那个停顿,我多留了半拍,然后猛地爆发。声音推出去的瞬间,我自己都愣了一下——它终于有了方向,不再漫无目的地飘散。

技术员听完,点头:“这次清楚多了。不过开场还得再抓一点。”

“你是说前三句?”

“对。湖边人来人往,没人会站着等你慢慢进入状态。你得用第一句话就把他们的注意力拽过来。要有节奏动机,或者旋律突然跳起来,让人一听就想回头看看是谁在唱。”

我沉默了几秒,脑海里闪过几首备选歌。最后那首轻摇滚的副歌确实够冲,但主歌太平,缺乏钩子。

我翻开笔记本,在原来的三行字下面写下新的注解:

**简单不是贫乏,是聚焦。**

**有力不只是音量,是信念。**

**喊出来不是嘶吼,是把沉默太久的真实,一次说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