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少年奇遇](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碧霄剑魂》最新章节。
一、杏花少年
杏花镇的晨雾还没散尽,凌云已背着半篓柴禾,站在镇口的老槐树下。他今年十五岁,个子蹿得快,肩膀却还单薄,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褂套在身上,像挂在竹竿上的布袋。
“阿云,又去后山了?”卖豆腐的王婶推着独轮车经过,车轴“吱呀”作响,“你阿爹的药,我给放灶台上了。”
凌云挠了挠头,露出一口白牙:“谢王婶。”他爹前年上山采药摔断了腿,家里的担子便落在他肩上,每日砍柴、采药,换些铜钱给爹抓药。
老槐树下的石碑前,总围着些外乡来的江湖客。碑上“剑在民间,莲在心间”八个字,是十年前剑莲宗的玄真长老题的。凌云听镇上的老人说,这碑下埋着宝贝,是百年前“剑莲侠侣”留下的圣剑。
“骗人的。”凌云踢了踢脚下的石子,他挖过三次,只挖到些碎瓦片。
背着柴禾往家走,路过阿竹叔的旧屋时,他停下了脚步。阿竹叔是镇上第一个见过圣剑的人,三年前突然说要去剑莲宗拜师,从此没了音讯,屋里的东西都留给了邻居照看。
“进去瞅瞅。”凌云推开虚掩的木门,院里的杂草快没过膝盖。他记得阿竹叔说过,那柄锈剑被他藏在了炕洞的砖缝里。
伸手在炕洞里摸索,指尖触到一片冰凉的铁。凌云心里一紧,掏出一看,果然是半截锈剑,比他上次偷偷看到时,锈得更厉害了,剑身的流云纹几乎被铁锈糊住。
“还真在。”他把锈剑塞进柴篓,心想等卖了柴,找个铁匠打磨打磨,或许能当把不错的柴刀。
二、锈剑初鸣
凌云的家在镇子最东头,一间低矮的土坯房。他刚推开门,就听见爹的咳嗽声从里屋传来。
“阿云回来了?”李老爹躺在铺着稻草的土炕上,腿上盖着打满补丁的棉被,“今天的柴卖了多少?”
“还没去呢,”凌云把锈剑藏在门后,“先给您煎药。”
药罐在灶上咕嘟作响,散发出苦涩的气味。凌云坐在灶门前添柴,目光总忍不住瞟向门后的锈剑。那铁锈的颜色很深,像极了他去年在药铺见过的“血竭”,一种止血的药材。
“阿云,帮爹翻个身。”
凌云连忙放下火钳,刚走到炕边,就听见“哐当”一声——是门后的锈剑掉在了地上。更奇怪的是,剑身落地的地方,灶里溅出的火星竟自动绕开,没烧到半点铁锈。
“啥东西响?”李老爹问道。
“没啥,柴刀掉了。”凌云捡起锈剑,指尖被剑刃划破,一滴血珠落在锈迹上。
就在这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那滴血珠竟被铁锈吸了进去,剑身隐隐泛起红光,原本模糊的流云纹,仿佛活了过来,在锈皮下缓缓流动。
“邪门了。”凌云吓得差点把剑扔了,却见剑柄处的铜箍忽然转动,露出一个小小的凹槽,里面嵌着块黑色的木片,上面刻着个模糊的“云”字。
药罐“噗”地溢出药汁,凌云连忙去关火,把锈剑随手塞回门后,可指尖的刺痛和那诡异的红光,却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三、龙吟乍现
三日后,杏花镇来了伙外乡人。
他们穿着统一的黑色劲装,腰间佩着弯刀,领头的是个独眼龙,盯着镇口的石碑看了半晌,对身后的人道:“就是这,挖!”
镇上的百姓吓得不敢出声,眼睁睁看着那些人在老槐树下刨坑。独眼龙的弯刀很快挖到了硬物,发出“铛”的一声脆响。
“找到了!”
凌云背着柴篓路过,正好看见他们挖出一个破旧的木盒。独眼龙打开木盒,里面却只有半块刻着莲花的木牌。
“妈的,被骗了!”独眼龙一脚踹翻木盒,目光扫过围观的百姓,“谁见过一柄锈剑?剑身有流云纹的!”
百姓们纷纷摇头,凌云却心里一紧——他门后的那柄,不就是这样?
夜里,凌云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起阿竹叔临走前说的话:“那剑认主,心不正的人拿了,会招祸。”
他悄悄爬起来,摸到门后的锈剑。月光从窗棂照进来,落在剑身上,那些流云纹竟比白天更清晰了些。凌云鬼使神差地握住剑柄,学着说书先生讲的“拔剑”姿势,猛地一拔!
“噌——!”
一声清越的剑鸣,震得窗纸簌簌作响。凌云只觉一股暖流从剑柄涌入掌心,顺着手臂传遍全身,原本沉重的锈剑,竟变得轻如鸿毛。
更神奇的是,剑身上的铁锈正在簌簌脱落,露出银白如玉的剑身,流云纹在月光下流转,仿佛真的有云彩在上面飘动。剑身长二尺八寸,剑尖锋利如霜,靠近剑柄的地方,刻着两个古朴的篆字——“龙吟”。
“龙吟剑……”凌云想起说书先生讲的故事,李云歌李大侠的佩剑,就叫龙吟!
四、剑心相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