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九州寻脉](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碧霄剑魂》最新章节。
一、莲峰辞行
晨雾尚未散尽,莲华山的石阶已被露水打湿。凌云将观星盘收入行囊,狼毫笔在舆图上圈出黄河源头的位置,墨迹在宣纸上晕开,与旁边苏沐晴标注的衡山路径交错成十字。
“这是柳婆婆给的‘风餐露饮’丹。”苏沐晴将个青瓷瓶塞进他手中,瓶身上刻着缠枝莲纹,“每日一粒,可抵三餐,遇到荒山野岭也不怕挨饿。”她鬓边的护心簪轻轻晃动,簪头的莲花纹映着朝阳,泛出细碎的金光。
赵寒站在山门牌坊下,手中拄着根枣木拐杖——那是他封剑后用断剑柄改的。见两人走来,老者将个油布包递给苏沐晴:“这里面是‘莲心诀’的后半部,你师祖年轻时注解的,能帮你更快掌握真气流转。”
柳烟提着个藤箱走来,箱子里装着叠浆洗干净的衣衫,还有个铜制的火折子:“这火折子是用硫磺混着莲绒做的,在潮湿的地方也能点燃。过衡山时多雾,记得让凌云用龙吟剑的剑气开路。”
凌云拱手行礼,乌骓马在一旁打了个响鼻,马鞍上捆着的行囊里,除了干粮和水囊,还有赵寒特意准备的登山绳——用山蚕丝混合牛筋编织,据说能承受千斤拉力。
“一路保重。”赵寒挥了挥手,转身时拐杖在青石板上顿了顿,“若遇九星连珠,切记不可强行催动灵脉之力,那会……”
“反噬自身。”凌云接话道,已将老者的嘱咐记在心里。
苏沐晴最后望了眼云雾中的静心池,仿莲柄剑的剑柄被她攥得温热。当两人的马蹄声消失在山路尽头时,柳烟忽然轻声道:“他们的步伐,越来越像了。”赵寒望着朝阳,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二、东岳寻石
泰山南麓的盘山路蜿蜒如带,七月的骄阳晒得青石发烫。凌云勒住缰绳,观星盘在掌心微微震颤,天池水中的红线直指前方的经石峪——那里的崖壁上刻着北齐年间的《金刚经》,字大如斗,历经千年风雨仍清晰可辨。
“观星盘显示,东岳石就在这附近。”凌云翻身下马,将马匹拴在崖边的柏树上。树下有个卖水的老汉,正用粗瓷碗给挑夫们舀着凉茶,茶水里飘着几片薄荷叶。
“后生,要歇脚不?”老汉咧嘴笑,露出被茶渍染黄的牙齿,“这经石峪邪门得很,每逢月圆,就有白光从石刻里冒出来,像条白蛇似的往山顶窜。”
苏沐晴接过凉茶,指尖刚触到碗沿,忽然蹙眉:“这水……”
“是用螭霖泉水泡的,甜得很。”老汉解释道,“那泉眼就在石刻后面的山洞里,传说是东岳大帝的饮马泉。”
凌云的目光落在崖壁的“空”字上,那个字的笔画间隐约有微光流转。他取出观星盘,天池水中的红线突然垂直指向地面,盘沿的刻度开始飞速转动,最终停在“艮”位——对应着山体东北方的方位。
“在地下。”凌云道,龙吟剑出鞘带起道金芒,剑尖在“空”字下方轻轻一点。只听“咔嚓”声响,崖壁竟缓缓裂开道缝隙,露出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
洞内潮湿阴冷,石壁上渗出的水珠滴在石笋上,发出清脆的回响。苏沐晴点亮火折子,火光中隐约可见洞壁上刻着的星图,与观星盘上的纹路如出一辙。
“这里是……”苏沐晴忽然惊呼,火折子的光芒照在洞底的石台——上面供奉着块拳头大小的黄石,石身布满细密的纹路,像极了泰山的等高线。
“东岳石!”凌云上前欲取,石台突然震动,四周的石壁射出数十支石箭。苏沐晴挥剑格挡,仿莲柄剑与石箭碰撞,竟在剑身上留下淡淡的白痕。
“是泰山的花岗岩。”凌云沉声道,龙吟剑突然发出清鸣,金芒如伞般展开,将石箭尽数挡下。他发现东岳石的纹路正在流转,仿佛与洞外的山体产生了共鸣。
当凌云的指尖触到东岳石时,石身突然爆发出土黄色的光芒,顺着他的手臂涌入龙吟剑。剑身上的莲心剑印瞬间亮起,与石纹相呼应,竟在洞顶投射出幅泰山的全貌图——从山脚到玉皇顶,每条溪流、每块奇石都清晰可见。
“这是……泰山的地脉图!”苏沐晴惊喜道,仿莲柄剑也随之震颤,剑柄的莲花纹染上层淡淡的黄晕。
三、南岳探玉
离开泰山时,已是半月后。两人沿淮河而下,渡过长江后,衡山的秀丽轮廓渐渐出现在云端。与泰山的雄浑不同,衡山多雾,山间的竹林在风中摇曳,竹叶上的露珠滴落,在青石板上积成小小的水洼。
“观星盘的红线变亮了。”凌云指着盘心,红线末端的光点比在泰山时明亮了数倍,“南岳玉应该就在祝融峰附近。”
他们在山脚下的客栈歇脚,掌柜是个胖胖的中年人,见苏沐晴背着剑,不由笑道:“姑娘也是来寻玉的?前几日还有伙人带着罗盘上山,说要找什么‘能发光的石头’。”
“他们长什么样?”苏沐晴追问。
“领头的是个独眼龙,腰间挂着个红莲花的牌子。”掌柜的用抹布擦着柜台,“听说是从岭南来的,说话带着一股子药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