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传说终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碧霄剑魂》最新章节。

一、灯影残年

望仙镇的冬夜,总带着浸骨的寒。镇西头的老屋里,一盏油灯豆大的火苗摇曳着,照亮了炕上铺着的粗布褥子。褥子上躺着的老妇人,已是百岁高龄,脸上的皱纹像被岁月犁过的土地,只有那双眼睛,偶尔还会闪过一丝清亮,像极了年轻时的模样。

她是镇上最后一位见过李云歌与苏婉清的人。

“曾祖母,喝口莲心粥吧。”十五岁的曾孙女阿禾端着粗瓷碗,用小勺轻轻舀起粥,吹了又吹才送到老妇人嘴边。粥是用剑莲圣道馆种的莲子熬的,软糯香甜,是老妇人近年唯一能吃得下的东西。

老妇人艰难地张开嘴,咽下一口粥,浑浊的眼睛望着屋顶的梁木,喃喃道:“那年也是这样的冬天,雪下得能埋住膝盖……”

阿禾知道,曾祖母又在说那个说了无数遍的故事。她放下碗,握着老妇人枯瘦的手,那手上的皮肤薄得像蝉翼,却能清晰地摸到指节处的老茧——那是年轻时绣莲纹手帕留下的。

“李前辈穿着青衫,一点都不怕冷,苏前辈的蓝裙上沾着雪,笑起来比炉子里的火还暖……”老妇人的声音越来越低,像风中残烛,“他们给我娘留下半块莲糕,说……说日子再难,心里也要想着甜。”

阿禾的眼眶红了。这个故事她听了十五年,从牙牙学语听到豆蔻年华,却从来听不腻。故事里的李云歌与苏婉清,不是剑莲宗典籍里高高在上的英雄,是会给冻僵的孩童暖手,会帮贫家妇人挑水的普通人,就像住在隔壁的张大爷,街口的王婆婆。

油灯的火苗跳了跳,墙上老妇人的影子也跟着晃动,恍惚间竟与记忆中某个画面重叠——那是她小时候,曾祖母抱着她坐在剑莲圣道馆前,指着李云歌与苏婉清的石像,说:“他们就在那里看着我们呢,看着我们日子过得好不好。”

“阿禾……”老妇人忽然抓紧了她的手,力气大得不像个弥留之际的人,“那个盒子……床底下的盒子……”

阿禾连忙从床底拖出一个陈旧的木盒,盒子是用莲池边的老梧桐木做的,上面的漆早已剥落,露出深浅不一的木纹,像极了老妇人脸上的皱纹。

二、玉佩渊源

木盒打开的瞬间,一股淡淡的莲香飘了出来,混着岁月的沉香,在寒夜里格外清晰。

盒子里铺着一块褪色的蓝绸,绸上静静躺着一枚玉佩,约莫手掌大小,玉质不算上乘,甚至带着些天然的棉絮,却被摩挲得异常温润。玉佩两面都刻着图案:一面是缠绕的云纹,一面是绽放的莲花,合在一起,正是剑莲宗的标志——剑莲纹。

“这是……”阿禾从未见过这枚玉佩,曾祖母的首饰向来收在樟木箱里,从未提起过这个木盒。

老妇人的呼吸变得急促,眼神却亮得惊人,她示意阿禾把玉佩放在油灯前:“你看……玉上的纹……”

阿禾依言照做。油灯的光透过玉佩,在墙上投下淡淡的影子。奇妙的是,云纹与莲纹的影子在墙上缓缓重叠,竟组成了一幅小小的画面:一个青衫男子与一个蓝裙女子,正蹲在雪地里,给一个冻得瑟瑟发抖的小女孩系围巾,女孩脖子上,赫然挂着一枚一模一样的玉佩。

“那个女孩……是我。”老妇人的声音带着哽咽,“那年我才七岁,爹娘被伪莲教的余孽杀了,我躲在柴房里,是他们……是他们把我抱出来,给我这块玉佩,说……说看到它,就像看到他们在身边。”

她的手指轻轻划过玉佩上的纹路,那里有几处细微的磕碰,是她小时候贪玩摔的。这些年她把玉佩藏在木盒里,不是舍不得戴,是怕自己弄脏了、弄坏了——这是她与那段传说唯一的连接,是支撑她走过孤苦童年的念想。

“剑莲宗的长老后来接我上山,教我读书、识字……”老妇人的声音渐渐低下去,“我看着他们云游天下,看着他们帮了一个又一个像我一样的孩子……他们说,玉佩会记得所有的事,记得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阿禾握紧玉佩,指尖传来温润的暖意,仿佛能感受到百年前那对男女掌心的温度。她终于明白,为什么曾祖母总说“传说不是故事,是活在心里的人”。

三、微光显字

后半夜,雪下大了,簌簌地打在窗纸上,像无数细碎的脚步。

老妇人的精神好了许多,她让阿禾扶着自己坐起来,靠在被褥上。油灯的光映着她布满皱纹的脸,竟透出一种奇异的安详。

“阿禾,你要记住……”老妇人的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李云歌前辈的剑,不是为了杀人,是为了护人;苏婉清前辈的笑,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让人心里暖和。”

她示意阿禾把玉佩递给她,枯瘦的手紧紧攥着玉佩,仿佛在传递某种力量:“这玉佩,你要收好。不是因为它值钱,是因为它记得……记得什么是‘侠’,什么是‘善’。等我去了,你就把它……送到剑莲圣道馆,让更多人知道,传说里的事,都是真的。”

阿禾含泪点头,她能感觉到曾祖母的手在微微颤抖,不是因为冷,是因为激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