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自请为刀(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一念玄灵》最新章节。

庚辰目睹天辰国运衰败,朝堂之上告知于姬瀚文时,却被示意稍后再议。

退朝之后,庚辰静立宫门外,望着巍峨皇城,神色凝重。

这时,一位鬓发斑白的老臣悄然走近,正是姬瀚文的心腹,礼部尚书沈砚南。

“大祭司。”沈砚南低声道,眼中满是复杂之色,“陛下并非不察,实是……身不由己。”

庚辰侧目,“何出此言?”

沈砚南苦笑一声,四下无人,才压低声音道,“上月,御史大夫周续年上奏弹劾西境李氏侵占良田、私蓄甲兵,证据确凿。陛下震怒,当即下旨查办。”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惧意,“谁知三日后,西部军镇异动,朝中半数大臣联名上书,称周续年‘构陷忠良’。更有边关急报,称东境散修蠢蠢欲动,需李氏坐镇方能安定……”

庚辰眸光一冷,“所以,周续年如何了?”

沈砚南长叹一声,“周大人被贬南疆,途中……遇匪身亡。”

话至此处,老臣声音微颤,似是不忍再说。

良久,他才摇头道,“大祭司有所不知,如今朝中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陛下不是不想整治,实在是……”

话未说完,便是一声长叹,余音散在风中,如这王朝的命运一般,沉重而无力。

是夜,藏书阁内,烛影摇红。

庚辰独坐于高耸的书架之间,指尖拂过泛黄的古籍,尘埃在昏黄的烛光下浮动。

案几上堆积的竹简、绢帛已翻阅大半,却仍未寻得救世良方。

窗外风雨如晦,雷鸣隐隐,仿佛天道也在为这倾颓的国运震怒。

终于,当她展开一卷残破的《国运策》时,指尖蓦然一顿。

“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

这八字如刀刻斧凿,力透纸背,墨迹虽已斑驳,却仍透出一股凛然杀伐之气。

她凝神细读,只见后续写道,“当积弊已深,如附骨之疽,非刮骨不足以疗毒;非断腕,不足以求生。”

烛火忽地一跳,映得她眸中寒芒闪烁。

可问题在于,谁来当这把刮骨刀?

朝堂之上,世家大族根系交错;皇城之外,势力散修盘踞一方。

皇帝受制于权臣,清流折戟于阴谋。

若行此策,必血流成河,而执刀者……

她缓缓合上竹简,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庚辰幽深的目光缓缓闪现出金銮殿内的众人,最终定格在那道清冷孤绝的身影上。

摄政王温世安。

他总是垂眸凝望着手中玉笏,玄色朝服上金线绣制的蟒纹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这位权倾朝野却孑然一身的王爷,是浑浊朝堂中难得的清流。

他不结党羽,不纳门客,府中连个通房丫鬟都未曾有过,终日只在书房与政事堂之间往返。

庚辰的指尖轻轻摩挲着腰间玉佩。

世人皆道,温世安早该反了。

作为皇帝临终托孤的重臣,却要永远对着龙椅上的稚子俯首称臣;身为皇帝幼时的伴读和启蒙,却因“摄政王”三个字而被深深忌惮。

更讽刺的是,当年若不是温世安力挽狂澜,如今坐在龙椅上的,怕是早就是别姓之人。

夜色如墨,寒星隐现。

庚辰披着深色斗篷,悄然踏入摄政王府。

府中寂静,唯有廊下几盏孤灯摇曳,映照出她凝重的神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