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粥香漫桥头,旧桶新味遇少年(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最新章节。
一、归途见踟蹰,桥头藏困局
城北胡同的炊烟刚裹住“陈记包子铺”的新招牌,林晚星腕上的“酪”字印记便淡成了近乎透明的浅痕。苏晴正帮陈老把最后一笼豆沙包摆上案,转头见她望着城西石桥的方向出神,笑着递过个温热的猪肉大葱包:“又在琢磨啥?陈老说要把你教的发面方子写在竹片上,说这是柳氏给老厨的‘传家宝’呢。”
林晚星刚接过包子,就听胡同口传来阵细碎的脚步声,一个穿着打补丁粗布短褂的少年,正蹲在路边盯着石桥方向发呆。他约莫十五六岁,手里提着个掉了底的旧木桶,桶边沾着些干硬的粥渣,裤脚还沾着泥。见林晚星看过来,他局促地站起身,小声说:“您是柳氏糕坊的林姑娘吧?俺叫阿石,爹娘去年涨水走了,俺就接着爹娘的‘石家粥摊’在桥头卖粥。前阵子隔壁‘吴记早点铺’的吴婆子,见俺年纪小好欺负,就模仿俺家的杂粮粥,却在粥里多兑水、少放粮,还在桥头说俺的粥没煮熟,吃了闹肚子。现在没人敢来买,俺连买米的钱都凑不齐了……”
林晚星还没应声,眉心的系统光屏已亮起:
【柳氏食道传承系统·桥头加盟模式已激活】
【当前状态:协助阿石重启“石家粥摊”,转型为柳氏粥品桥头加盟摊,完成“少年持摊”任务,验证柳氏食道对“孤苦少年营生”场景的适配性】
【关键线索:城西石桥是平州城的“交通要道”,多是赶早过河的商贩、上学的孩童、出工的脚夫、晨练的老人;客群偏爱“稠厚、暖身、顶饿”的吃食,口味偏清淡、微甜;阿石跟着爹娘做了五年粥,熟悉火候掌控,虽力气小,但做事踏实,记着爹娘熬粥的基础步骤;桥头附近有粮铺(售杂粮)、菜摊、干货铺,小米、红豆、青菜等原料易获取,且成本低】
【隐藏危机:隔壁“吴记早点铺”的吴婆子,是个爱占便宜的人。她见阿石孤苦无依,就抢了生意,还偷偷把阿石准备的杂粮换成了发霉的陈粮,把他熬粥的铁锅砸出个小坑,让粥容易糊底。听说林晚星要来帮忙,吴婆子还在桥头散布“阿石要把摊卖给外人,以后再也喝不到老味道”的谣言】
二、初见阿石,坏粮破锅藏愁容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林晚星带着苏晴、李翠娥往城西石桥去。刚到桥头,就见阿石正蹲在地上,用石头蹭着铁锅上的糊底。他身边的旧木桶歪在一边,旁边的布包里装着袋发霉的杂粮,几只飞虫围着转。
“阿石,我是柳氏糕坊的林晚星,来帮你。”林晚星走过去,帮他把木桶扶起来。阿石抬头,露出双通红的眼睛,声音带着哭腔:“林姑娘……您可来了!吴婆子天天在桥头说俺坏话,还换了俺的杂粮,砸了俺的铁锅。这粥摊是爹娘留下的念想,要是没了,俺真不知道咋活……”
说着,他掀开铁锅的盖子,里面残留着些发黑的糊粥:“这是俺昨天试做的,杂粮发霉,铁锅还糊底,熬出来的粥又苦又涩,根本没法卖。”正说着,一个穿着蓝布衫、满脸横肉的婆子晃了过来,手里端着碗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粥,阴阳怪气地笑:“哟,阿石,还没把摊子扔了啊?我说林姑娘,你别白费力气了!他这毛头小子,连火都看不好,我那早点铺一天卖上百碗粥,他连十碗都卖不出去!”
阿石气得攥紧拳头:“吴婆子!是你换了俺的杂粮,砸了俺的铁锅!你太过分了!”吴婆子冷笑一声:“你有证据吗?我看你是急疯了!我这就去告诉过桥的人,你找了外人来抢生意,粥里都掺了东西,看谁还敢买!”说罢甩着袖子走了。
李翠娥气得直跺脚:“这吴婆子也太坏了!阿石别怕,有林姑娘在,咱们肯定能做出比她好的粥!”林晚星拍了拍阿石的肩:“阿石,别难过,我们用柳氏的法子熬粥,不光比吴婆子的粥稠,还比她的粥香,让桥头的人都来你这买!”
三、桥头粥品新配方,旧摊焕新藏粥香
阿石一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赶紧去翻布包:“俺以前就会做杂粮粥和小米粥,没啥花样。林姑娘,你说咋做,俺都听你的!”林晚星笑着说:“阿石,咱们就用桥头的新鲜食材,做几款适合桥头人吃的‘家常暖粥’,简单好做,还顶饿。”
她翻开柳氏手记,结合系统线索和阿石的情况,开始写新粥品的配方:
(一)杂粮养胃粥·经典款
- 适配场景:赶早的商贩、出工的脚夫、晨练的老人当早餐
- 基础原料:
- 小米100g(粮铺刚碾的新米,养胃)
- 红豆50g(提前浸泡2小时,增香)
- 绿豆50g(提前浸泡2小时,清热)
- 燕麦片50g(干货铺新到的,增稠)
- 大米50g(中和杂粮口感)
- 红枣10颗(去核,提甜)
- 冰糖20g(根据口味调整,提鲜)
- 清水2000ml(熬粥用)
- 关键步骤:
1. 小米、大米淘洗干净,红豆、绿豆洗净沥干水分;
2. 锅中加入清水,放入小米、大米、红豆、绿豆,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期间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避免糊底;
3. 加入燕麦片、红枣,继续煮20分钟,至粥稠厚、杂粮软烂;
4. 加入冰糖,搅拌至融化,关火焖5分钟即可;
5. 成品特点:粥色丰富,稠厚黏糯,杂粮香浓郁,红枣甜润,暖身养胃,顶饿抗饿,适合赶早出工的人吃。
(二)青菜瘦肉粥·营养款
- 适配场景:上学的孩童、出工的脚夫、需要补营养的老人
- 基础原料:
- 大米200g(新磨大米,软糯)
- 新鲜瘦肉100g(肉摊刚绞的肉末,肥瘦比例2:8)
- 青菜100g(菜摊刚摘的,洗净切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