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粥香暖桥头,老妪守粥棚(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最新章节。
一、桥头遇冷清,老粥陷困境
东巷的米粉香还没散尽,林晚星腕上的“酪”字印记便泛起暖光。她刚帮阿明把新收的徒弟介绍给街坊,就见阿蕊挎着汤桶匆匆跑来,桶沿还沾着未干的汤渍:“晚星姑娘,快去南桥头看看!陈婆婆的粥棚快撑不下去了!”
南桥头是平州城的“通勤要道”,桥头的“陈记粥棚”曾是赶路人的心头好——陈婆婆做粥四十余年,熬的粥绵密软糯,可自从三个月前桥头开了家“便捷粥铺”,用预煮好的粥加热售卖,还搭配各类包装小菜,陈婆婆的粥棚就变得门可罗雀。
林晚星赶到时,只见陈婆婆坐在褪色的蓝布棚下,手里攥着个掉瓷的搪瓷碗,面前的大铁锅冒着微弱热气,锅里的白粥只剩小半锅。她穿着打补丁的灰布衫,头发花白得像落了层霜,旁边的竹篮里放着几个没卖出去的凉馒头。
“晚星姑娘,你可来了。”陈婆婆声音沙哑,指了指不远处的便捷粥铺,“那铺子的粥不用等,还送小菜,赶路上工的人都去那买了。我这粥要熬两个时辰,大家嫌慢,一天卖不出三碗,连买米的钱都快没了。再过几天,这陪了我三十年的粥锅,怕是要当废铁卖了……”
话音刚落,一个穿着时髦、涂着红指甲的女人走了过来,她是便捷粥铺的老板李姐,手里拿着一张宣传单:“陈婆婆,我最后问你一次,把粥棚的位置让给我,我给你两百文,够你买些米过冬。你这老掉牙的熬粥方式,早就没人要了!”
陈婆婆把粥锅护在身后,身子挺得笔直:“我不让!这粥棚是我和老伴一砖一瓦搭起来的,就算喝不上热粥,我也不卖!”
林晚星眉心的系统光屏随即亮起:
【柳氏食道传承系统·桥头粥品焕新模式已激活】
【当前状态:协助陈婆婆盘活“陈记粥棚”,升级粥品品类,吸引赶路人,完成“老妪守棚”任务,验证柳氏食道对“传统粥品传承”场景的适配性】
【关键线索:南桥头客群以赶路上工的工人、送孩子上学的主妇、早起赶集的村民为主,偏爱“温热绵密、顶饱抗饿、口味多样”的粥品,且注重“便捷性”;陈婆婆的熬粥手艺扎实,但只有白粥、小米粥两种,口味单一,且没有配套小菜;桥头附近有菜场、粮铺、酱菜摊,南瓜、红薯、瘦肉、青菜等原料易获取;陈婆婆虽年迈,但熬粥火候把控精准,只是不懂如何创新口味和提升便捷性】
【隐藏危机:李姐为了逼走陈婆婆,暗中让伙计在粥里加沙子,然后假装顾客投诉,还在桥头散布“陈婆婆的粥不卫生,喝了拉肚子”的谣言。更过分的是,她趁陈婆婆回家取米时,偷偷把粥棚的棚布剪破,让陈婆婆的粥在雨天被淋湿,没法售卖】
二、旧粥试新味,老妪重燃希望
林晚星舀起一勺白粥尝了尝,对陈婆婆说:“陈婆婆,您的粥熬得绵密软糯,米香十足,比便捷粥铺的预煮粥香多了。大家不买,不是因为粥不好,是因为口味单一,还没有配套吃食。咱们给粥加些新食材,再配些自制小菜,肯定能吸引赶路人。”
陈婆婆叹了口气:“可我只会熬白粥和小米粥,也不知道加什么好……”林晚星笑着拿出柳氏手记:“别担心,我教你。咱们结合赶路人的需求,做几款‘特色暖心粥’,再准备些方便携带的小菜,要是三天后能把粥卖光,你就继续守着粥棚;要是卖不完,我帮你跟李姐谈,让她给你合理的补偿。”
陈婆婆眼里燃起微光,点了点头。林晚星结合系统线索和陈婆婆的手艺,开始设计新粥品配方,陈婆婆负责熬粥,苏晴帮忙准备食材和小菜,两人分工协作,很快就投入到忙碌的制作中。
(一)南瓜瘦肉粥·顶饱款
- 适配场景:赶路上工的工人当早餐,顶饱抗饿
- 基础原料:
- 大米300g(粮铺新磨的,提前浸泡1小时)
- 南瓜200g(菜场新鲜的,去皮去籽,切成小块)
- 猪瘦肉100g(菜场新鲜的,切成小丁)
- 生姜5g(切末)
- 大蒜5g(切末)
- 生抽5ml(给瘦肉调味)
- 淀粉3g(给瘦肉上浆)
- 盐3g(调味)
- 清水1500ml(熬粥用)
- 葱花3g(撒表面增香)
- 关键步骤:
1. 瘦肉丁加生抽、淀粉,抓拌均匀,腌制10分钟;
2. 锅中加清水,大火烧开后放入浸泡好的大米,转小火熬煮40分钟,至大米开花、粥体浓稠;
3. 加入南瓜块,继续熬煮20分钟,至南瓜软烂融入粥中;
4. 另起锅加少许食用油,油热后放入生姜末、大蒜末炒香,加入腌制好的瘦肉丁,快速翻炒至变色,盛出;
5. 将炒好的瘦肉丁放入粥中,加入盐,搅拌均匀,再熬煮5分钟即可;
6. 成品特点:粥体绵密,南瓜的甜香混合着瘦肉的鲜香,咸淡适中,工人喝一碗,能顶到中午不饿。
(二)红薯小米粥·养胃款
- 适配场景:送孩子上学的主妇、早起赶集的村民当早餐,温和养胃
- 基础原料:
- 小米200g(粮铺新收的,提前浸泡30分钟)
- 红薯250g(菜场新鲜的,去皮切成小块)
- 红枣5颗(干货铺的,去核切成小块)
- 枸杞3g(洗净)
- 白糖5g(根据口味调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