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桥头烧饼香,赵婶守老鏊子(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最新章节。

- 基础原料:

- 主料(面团):中筋面粉450g、温水230ml、干酵母4.5g、盐2g、白糖4g

- 主料(馅料):肉松50g、沙拉酱30g(拌匀增加黏性)

- 辅料:白芝麻50g、菜籽油18ml

- 关键步骤:

1. 面团醒发后分9个剂子,擀饼包入肉松沙拉馅,擀成圆饼,刷水沾芝麻;

2. 鏊子烤至金黄,焖4分钟翻面再烤3分钟;

3. 成品特点:外皮酥软,内里满是肉松香,咸鲜带微甜,下午茶吃一个配绿茶,解乏不腻,上班族垫肚子正好。

(四)椒盐五香烧饼·咸香款

- 适配场景:大众食客、下酒人群当零食,越嚼越香

- 基础原料:

- 主料(面团):中筋面粉480g、温水250ml、干酵母4.8g、盐3g、白糖5g

- 主料(馅料):椒盐粉8g(花椒粉+盐按1:1混合)、五香粉3g、葱花20g

- 辅料:白芝麻55g、菜籽油19ml

- 关键步骤:

1. 面团醒发后分10个剂子,擀饼抹上椒盐五香葱花馅,卷起擀饼;

2. 沾芝麻后鏊子烤,焖5分钟翻面再烤3分钟;

3. 成品特点:外皮焦脆,内里带五香椒盐味,越嚼越香,大众食客都爱吃,下酒时吃也合适。

(五)配套特色套餐与快速服务

1. 早餐便捷套餐:2个经典葱花烧饼+1杯热豆浆,售价七文,提前擀好饼坯冷藏,客人来5分钟烤好,上班族赶时间也能带走,顶饿又方便。

2. 孩子零食套餐:2个红糖豆沙烧饼+1杯热牛奶,售价八文,烧饼提前烤好保温,客人来直接取,孩子拿着就能吃,无添加剂更放心。

3. 下午茶套餐:1个肉松烧饼+1个椒盐烧饼+1杯绿茶,售价九文,两种烧饼提前预制,加热1分钟就能吃,下午茶搭配着吃,解乏又耐吃。

赵婶提前发好四种面团、备好馅料,第二天早上四点就生了火,第一锅经典葱花烧饼烤好时,桥头刚有拉货的师傅路过。拉货的刘叔闻到香味停下脚步:“赵婶,这是你的烧饼香?我可有阵子没吃了!”赵婶用铁铲夹了一个递过去:“刘叔,您尝尝,还是老味道,今天还有肉松的呢!”

刘叔咬了一口,眼睛一亮:“还是这饼酥!我之前买那预包装烧饼,软得像馒头,哪有你这香!给我来一份早餐套餐,拉货路上吃!”

不一会儿,桥头的街坊就围了过来,送孩子的王婶要了份孩子套餐,上班的小张要了份下午茶套餐,赵婶忙得额头冒了汗,手里的铁铲却越挥越利索,脸上的愁容也舒展开了。

三、鏊子红火,反转破诡计

第二天上午,赵婶的烧饼铺前摆着冒炭火的老鏊子,旁边的保温箱里放着提前烤好的四种烧饼,林晚星帮赵婶写了块木牌:“柳氏加盟·赵记老烧饼,新味试吃,买套餐送自制咸菜1小碟,提前预定减一文”。刚摆好,就围满了人,连之前去买预包装烧饼的街坊都回来了。

“赵婶,给我来一份早餐套餐,打包带走!”“我要两个椒盐烧饼,现吃!”“帮我装一份孩子套餐,下午来取!”

赵婶正忙着烤烧饼,忽然听到桥头传来孙梅的声音:“大家别买!赵婶的烧饼又苦又硬!我昨天买了个葱花烧饼,苦得没法咽,肯定是料坏了还敢卖!”

街坊们停下手里的动作,疑惑地看着赵婶。赵婶急得脸都红了:“不是的!我的面团是今天刚发的,没加半点碱面,怎么会苦?”

孙梅手里举着半块咬过的烧饼(明显是她自己店的预包装款),冲街坊们喊道:“大家看!这就是我昨天从她这买的,又苦又硬,你们可别上当!”说着就要递给旁边的孩子。

林晚星上前一步拦住她:“孙梅,别装了。昨天你往赵婶的面团里加碱面、把鏊子炭火弄湿的时候,桥头的张爷爷都看见了——他早上钓鱼,正好撞见你在铺门口鬼鬼祟祟,而且我们已经把你散布谣言的事告诉了官府,官差马上就到!”

孙梅的脸瞬间白了,她还想狡辩,就见张爷爷从人群里走出来:“我亲眼看见你往赵婶的面盆里撒东西,还往鏊子底下泼水,你别想赖!”街坊们也纷纷帮腔:“我刚吃了赵婶的葱花烧饼,香得很,哪有苦味!”“你那预包装烧饼一股子防腐剂味,我们才不买!”“赵婶的烧饼做了二十三年,我们信得过!”

这时,几个官差快步走来,孙梅腿一软,被带走时还不忘瞪了赵婶一眼。

系统光屏亮起【终极剧情反转·鏊子传承】

【加盟成果:赵记烧饼铺试营业两天,每天卖出一百多块烧饼、八十多份套餐,早上和上午都得排队。桥头的工地还来订了六十份早餐套餐,给工人当早点;附近的小学也订了四十个红糖豆沙烧饼,给孩子当课间零食】

【赵婶的转变:她不再坐在石凳上叹气,每天凌晨两点就起来发面、备馅、擀饼,还学会了提前擀好饼坯冷藏、分份打包,在每个包装上贴个小标签,写着“饼坯冷藏可存2天,烤5分钟即可食用”。她把老鏊子擦得锃亮,鏊子边摆着街坊送的太阳花,常对来买烧饼的人说:“烤烧饼就像过日子,得用心发好每一面,包好每一份馅,火候到了,味才正。以前我以为大家只图快,现在才知道,暖人的老味道,从来都有人等”】

【意外之喜:桥头的便利店老板见赵婶的烧饼铺火了,主动留了个加热柜,让赵婶把提前烤好的烧饼放在便利店里,顾客买着更方便,销量比铺子里还高;赵婶还收了个喜欢做面点的小姑娘当徒弟,教她发面、调馅、烤饼,让婆媳传承的烧饼手艺有了新希望】

上午时分,桥头的人多了起来,赵婶正给一个小朋友装刚烤好的红糖豆沙烧饼,小朋友捧着纸袋,甜甜地说:“赵奶奶,您的烧饼比妈妈买的好吃!”赵婶笑着摸了摸孩子的头,铁铲在鏊子上轻轻翻动,焦香的烧饼味顺着桥头的人流飘远。林晚星看着腕间的“酪”字印记,对苏晴说:“不管是巷口的馄饨,还是桥头的烧饼,柳氏食道的核心从来不是多快的效率,而是‘真心’二字。只要守住老手艺、用真心烤每一块烧饼,老鏊子就永远有炭火,老味道也永远能暖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