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糖画融新味,阿公拓竹篾摊(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最新章节。
一、竹篾积灰,糖丝断缕
窗台米饼摊的焦香刚漫过青石板,巷口老槐树下的吴阿公糖画摊,却没了往日绕枝的甜香。林晚星帮阿姐送完社区超市的速冻米饼,腕间“酪”字印记忽然飘起股焦糖化开的暖甜,顺着老槐树的纹路往巷口钻——就见吴阿公坐在竹编小马扎上,手里攥着根磨得发亮的黄铜勺(熬糖用),面前那只青竹篾编的糖画转盘,边缘还沾着上次滴落的糖渍,旁边装麦芽糖的粗瓷罐敞着口,罐底凝着层发硬的糖渣,连插在陶罐旁的竹制糖画签,都落了层薄灰。
“晚星丫头,来瞧阿公画只龙?”阿公的声音像晒透的麦芽糖,醇厚却没力气。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短褂,腰间系着块藏青粗布围裙(防糖汁溅身),袖口别着一小卷细棉线(截断糖画用),是前几日刚纺的;那只竹篾转盘是他年轻时自己编的,用了四十年,竹篾间浸着糖液的甜润,转起来稳而不晃,此刻却冷得发僵,连黄铜勺的勺底,都凝着层暗黄色的糖痂。
林晚星记得,去年元宵时,阿公舀一勺刚熬好的麦芽糖,手腕轻转,黄铜勺在青石板上“走”出细如发丝的糖丝,转瞬就凝出只翘尾的鲤鱼,撒上点磨碎的花生仁,递到孩子手里,甜香能飘半条巷。吴阿公的糖画是老平州的老手艺,用竹篾转盘定花样,按口味分两种——纯麦芽糖画当零嘴,裹花生碎的糖画增香;糖画不添色素,全靠火候熬出琥珀色,做好的糖画脆而不粘,现画现吃最是讨喜。以前巷口的孩子、赶庙会的游客、接孙辈放学的老人,每天午后都围着摊,阿公熬糖的“咕嘟”声,能飘到街对面的米饼摊。
可三天前,巷口拐角开了家“网红糖艺店”,卖盒装的立体糖人、水果味硬糖,还搞“买糖人送卡通贴纸”的活动。从那以后,阿公的糖画摊就冷了,每天熬的半罐麦芽糖,大半凝在罐底,连常来买鲤鱼糖画的小宇妈都改去买网红糖:“阿公,不是您的糖画不好吃,是人家那糖能摆着看,孩子吵着要卡通的,您这转盘上的老花样,他瞧不上啊。”
“这糖画得慢熬,急不得——火小了糖不凝,火大了糖发苦,手腕晃了糖丝断。”阿公摩挲着竹篾转盘的边缘,指腹蹭过上面深浅不一的刻痕(多年转糖画磨的),“这转盘是我年轻时编的,那时候我跟着师傅学熬糖,刚画好的糖画能甜透整条巷。现在师傅走了,转盘冷了,连糖香都留不住了……”
正说着,网红糖艺店的老板周莉提着个礼品袋路过,瞥了眼阿公的竹篾转盘,轻笑道:“吴阿公,您这破竹盘也该收起来了!现在谁还看您这老花样?我给您八十文,把转盘收了当怀旧物件,您也早点歇着,别在这守着冷陶罐了!”
阿公把黄铜勺抱在怀里,脊背挺得笔直:“我不卖!这转盘转的是街坊的甜念想,就算没人要,我也要画下去!”
林晚星腕间的印记忽然亮了,系统光屏随之浮现:
【柳氏食道传承系统·巷口糖画摊焕新模式已激活】
【当前状态:协助吴阿公盘活手工糖画摊,拓展糖画品类,适配现代客群,完成“阿公守转盘”任务,验证柳氏食道对“师徒传承手艺”场景的适配性】
【关键线索:巷口客群涵盖孩子、年轻人、游客,偏爱“甜而不腻、可玩可吃、便携耐存”的糖食,既需要“经典糖画”,也想尝试“糖画小食、糖渍点心、便携糖块”;阿公做糖画手艺扎实,但只有现画现吃形式,品类单一,花样老旧;巷口附近有粮油店、干货铺,麦芽糖、花生、芝麻、糯米等原料易获取;阿公擅长熬糖、画糖,只是不懂创新品类和花样】
【隐藏危机:周莉为了逼走阿公,暗中在他的麦芽糖里掺了白糖(熬出的糖画易粘牙、不脆),还跟街坊说“阿公的糖画粘牙,手艺退步了”;更过分的是,她趁阿公去买花生时,偷偷往熬糖的陶罐里加了水,导致熬好的糖液发稀,画不出细糖丝】
二、竹篾转暖,阿公重拾铜勺
林晚星指尖蹭过竹篾转盘上的糖渍,放在鼻尖闻了闻——还能闻到淡淡的麦芽甜香,和以前一样。她蹲下来扶住阿公的胳膊:“阿公,您熬的糖还是那么纯,没人来不是因为不好吃,是因为花样旧、不好带、易碎。咱们多做几种糖食,把糖画做成能拿、能存的小点心,再添点新花样,肯定能让街坊回来!”
阿公叹了口气:“可我只会画糖画,也不知道现在人爱什么花样……”林晚星从包里拿出手机(存了糖食创意图),翻给阿公看:“阿公,我教您做几款简单的!咱们按街坊需求做四款糖食,要是三天后能卖光,您就继续守着转盘;要是卖不完,我帮您找销路!”
阿公眼里泛起光,攥着黄铜勺的手紧了紧:“晚星丫头,我听你的!”当天午后,林晚星陪着阿公去粮油店买新麦芽糖(选琥珀色、无杂质的块状麦芽糖)、去干货铺买花生(去皮)、芝麻(炒香)、糯米粉,回来后两人围着煤炉忙起来,阿公熬糖画糖,林晚星帮忙塑形、包装,竹篾转盘终于又转了起来,琥珀色的糖丝从黄铜勺底流出,醇厚的甜香慢慢飘满了巷口。
(一)花生糖画酥·零嘴款
- 适配场景:孩子、追剧人群,耐吃零嘴
- 基础原料:
- 主料(糖芯):块状麦芽糖200g、白砂糖50g(中和苦味,增脆)
- 辅料(夹馅/塑形):去皮熟花生100g(压碎)、竹篾小模具(圆形、方形,边长3cm)、油纸(防粘)
- 关键步骤:
1. 熬糖:不锈钢小锅放火上,加麦芽糖、白砂糖,小火慢熬,边熬边用铜勺搅拌,至糖液完全融化、呈透亮琥珀色(约5分钟,注意火候,避免糊底);
2. 拌馅:关火,迅速倒入碎花生,翻拌均匀,让花生裹满糖液;
3. 塑形:将糖花生糊倒入铺了油纸的竹篾模具中,用勺背压平,放凉至完全凝固(约15分钟),脱模后切成2cm见方的小块;
4. 成品特点:糖块外脆内香,麦芽糖的甜混着花生的油香,不粘牙、不发苦,孩子装在兜里当零嘴,追剧时抓一把慢慢吃,成了“巷口耐吃小糖点”。
(二)便携糖画签·即食款
- 适配场景:年轻人、游客,随手小食
- 基础原料:
- 主料(糖画):麦芽糖150g、清水20ml(稀释糖液,便于画丝)
- 辅料(包装/花样):细竹签(15cm长)、食品级塑料膜(剪成小袋)、简易花样模板(卡通兔子、小花朵,印在硬纸板上)
- 关键步骤:
1. 熬糖液:麦芽糖加清水放入小锅,小火熬至融化、呈流动状(约3分钟,比传统糖画糖液稀一点);
2. 画糖画:将纸板模板放在竹篾转盘上,竹签放在模板旁,用铜勺舀糖液,顺着模板纹路画,画完立即把竹签粘在糖画底部,放凉1分钟凝固;
3. 包装:将糖画签装入塑料小袋,封口(防止受潮变软);
4. 成品特点:糖画花样有老有新,既有传统龙纹,也有卡通兔子,装在小袋里不怕碎,年轻人逛街时拿着吃,游客买了当纪念,便携又好看。
(三)糯米糖画糕·主食搭款
- 适配场景:家庭主妇、老人,配粥/搭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