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孽缘终结(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七零军嫂逆袭从腌酱开始》最新章节。
赵方明急得直跺脚:“你胡说!我没有!是你自己愿意跟我走的!”
“我愿意?” 林晚秋抹了把不存在的眼泪,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这是你昨天给我写的信,上面写着‘今晚三更,知青点后见面,带你去县城’,这是不是你的笔迹?还有,你上个月跟我借了五块钱,说要凑返城路费,你敢说没有?”
她这话说得半真半假,信确实是赵方明写的,但 “借五块钱凑返城路费” 是她故意加上去的 —— 她记得书里写过,赵方明为了凑返城路费,跟好几个知青都借过钱,只是没还过。
果然,高个子巡逻队员脸色一沉:“赵方明,有这事?”
赵方明脸色煞白,张了张嘴,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他没想到,平时对他言听计从的林晚秋,今天竟然变得这么伶牙俐齿,还拿出了 “证据”。
“李叔、张叔,” 林晚秋接着说,“我爹已经跟部队那边定好了,下个月就送我去随军,嫁给陆沉舟同志。赵知青明知我有婚约,还想拉着我私奔,这算不算‘破坏军婚’?”
“破坏军婚” 这四个字一出口,两个巡逻队员的脸色更沉了。在这年代,军婚是受法律保护的,破坏军婚可是重罪,别说返城了,弄不好还要被判刑。
高个子巡逻队员立刻掏出绳子,就要绑赵方明:“好你个赵方明!胆子不小啊,连军婚都敢破坏!跟我们去公社一趟!”
赵方明吓得魂都没了,挣扎着喊:“我没有!我不是故意的!林晚秋,你放过我吧,我再也不敢了!”
林晚秋冷冷地看着他,没有丝毫同情。这是他应得的下场,若是按照原书剧情,今天被抓、被游街的就是她,而赵方明只会拿着原主的钱,潇洒地返城过好日子。
巡逻队员押着赵方明往公社走去,赵方明还在不停地求饶,声音越来越远。林晚秋站在门口,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拐角,才松了一口气后脑勺的痛感还在隐隐作祟,提醒她这不是梦。她真的重生了,回到了改变命运的关键节点,这一次,她绝不会再重蹈原主的覆辙。
她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纸条,那是原主昨天偷偷藏起来的,本来是想留作 “定情信物”,现在却成了扳倒赵方明的证据。林晚秋把纸条揉成一团,扔进了旁边的柴火堆里,看着它被火苗吞噬,仿佛也烧掉了原主悲惨的过去。
“晚秋?你在这儿干什么?”
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林晚秋回头,看见她娘王秀莲端着一个豁了口的粗瓷碗走过来,碗里是冒着热气的玉米糊糊。
“娘,我没事。” 林晚秋迎上去,接过碗,心里一阵温暖。王秀莲虽然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思想有些保守,但对原主还是很好的,只是平时不怎么会表达。
王秀莲打量着她,眉头皱了起来:“你脸色怎么这么差?是不是还在想赵知青的事?我跟你说,那小子不是什么好人,你爹说得对,嫁给陆同志才是正经事,人家是军官,吃国家粮,将来你和冬冬都能跟着享福。”
提到冬冬,林晚秋的心软了下来。冬冬是原主和陆沉舟的儿子,今年刚满四岁,因为原主常年心情郁结,奶水不好,冬冬从小就体弱多病,在书里,原主死后,冬冬更是因为没人照顾,差点被一场高烧烧坏了脑子。
这一次,她不仅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还要好好照顾冬冬,让他健康快乐地长大。
“娘,我知道了,我不会再想赵知青了。” 林晚秋喝了一口玉米糊糊,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驱散了身上的寒意,“我想好了,下个月就去随军,好好跟陆同志过日子,把冬冬照顾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秀莲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笑容:“你能这么想就好,娘就放心了。陆同志是个好人,就是常年在部队,辛苦点,你去了以后,要好好照顾他,别像在家似的任性。”
“我知道。” 林晚秋点点头,心里却在盘算着。她记得书里写过,陆沉舟现在驻守在北疆的一个边防团,离林家屯有一千多里路,坐火车要两天两夜,还得转三次车。她现在手里只有原主攒下的五十多块钱,还有家里准备的一些干粮和衣物,想要顺利到达部队,还得好好规划一下。更重要的是,她得想办法改善自己和冬冬的体质。原主身体虚弱,冬冬更是三天两头生病,要是就这么去了部队,恐怕适应不了那边的气候。
就在这时,林晚秋的脑海里突然响起一个微弱的声音,像是古老的钟鸣。紧接着,一个半透明的、巴掌大的空间出现在她的意识里 —— 空间里只有一个小小的书架,上面放着一本泛黄的书,书脊上写着《赤脚医生手册》。
林晚秋愣住了,这难道是她的金手指?
她试着用意念去触碰那本书,指尖传来一阵温热的感觉,书里的内容瞬间涌入她的脑海: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针灸推拿的基础手法、草药的识别与炮制……
虽然只是基础的医疗知识,但对于现在的她来说,已经是雪中送炭了。她可以用这些知识调理自己和冬冬的身体,还能在去部队的路上应急。
林晚秋强压着内心的激动,继续喝着玉米糊糊。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她不仅要面对陌生的丈夫、陌生的环境,还要适应这个特殊的年代。但她有信心,只要脚踏实地,好好利用手里的资源,一定能在这个年代活出不一样的人生,让自己和家人都过上好日子。
北风还在吹着,但林晚秋的心里却燃起了一团火,那是对未来的希望,是对新生的期盼。她抬头望向远方,仿佛能看到千里之外的边防军营,看到那个素未谋面的丈夫,看到属于她们一家三口的、崭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