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醉卧流云初醒梦,掌中参合启新篇 (下)(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龙:我慕容复携美同行》最新章节。

邓百川的效率很高,不过一个时辰,便差人送来了几本线装古籍。书页泛黄,带着墨香和岁月的痕迹。

陆星痕倚在床头,仔细翻阅。一本是《庄子》的某一注疏版,一本是前朝某道家真人的《导引养生论》,还有一本则是记载了江湖上一些偏门、温和内功特性的杂记,名为《江湖内力小考》。

他重点翻阅《导引养生论》和《内力小考》。前者强调“顺乎自然,绵绵若存”,后者则零星提及某些水系、木系内功注重滋养经脉,润物无声。

“顺乎自然……绵绵若存……”陆星痕喃喃自语,结合现代的知识,他理解这其实就是一种更符合人体力学和能量循环的理念,与慕容家传内功追求凌厉、迅捷的路径确实有所不同。

【叮!检测到宿主正在研读武道理论,触发被动辅助:理论解析。】 【《导引养生论》核心要义:强调内息与天地、自身的和谐,主张缓慢积累,厚积薄发。与宿主当前内力岔乱状态有较高契合度,可借鉴其理念进行疏导。】 【《江湖内力小考》记录片段:‘春水诀’、‘长青功’等低阶内功,特性温和,善于修复轻微经脉损伤,可作为参考。】

系统的提示音适时响起,虽然依旧冰冷,却提供了关键的信息提炼和方向指引。

陆星痕心想:果然,系统不是只会发布任务,这种辅助学习功能很实用!借鉴养生功的理念来疏导岔乱的内力,这是个思路。不过,直接改修别的内功不现实,慕容家的内功是根基。关键是如何在现有框架内进行调整。

他闭上眼,开始在脑海中回顾“慕容家传内功”第三层的行气路线。那股滞涩和隐隐作痛的感觉,主要集中在手少阳三焦经的几个穴位附近。

“系统,能否模拟‘慕容家传内功’第三层,按照《导引养生论》的理念进行微调后的运行效果?需要多少气运值?”

【请求已接收。进行局部功法运行推演(微调级),需消耗气运值10点。是否确认?】

“确认!”

10点气运值瞬间扣除,变成了95点。紧接着,他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清晰的内息运行图,正是慕容家传内功的路径,但在经过那几个滞涩穴位时,速度明显放缓,内息不再是强行冲击,而是如同溪流冲刷岩石般,轻柔地环绕、渗透。

推演结果显示,按照这种方式,虽然修炼速度会暂时减慢,但大约三到五日内,便可逐步疏通那几处滞涩,修复轻微的经脉损伤,且根基会更加稳固。

“妙啊!”陆星痕心中暗赞。这10点气运花得值!这相当于给他指明了一条安全可行的康复之路,甚至可能因祸得福,让内力根基更扎实。

他不再犹豫,当即按照系统推演出的改良方式,小心翼翼地引导着体内那微弱而紊乱的内息,开始尝试运行。

过程依旧有些艰难,内息如同不听话的野马,时不时还想挣脱控制,回到原来迅猛的路径上去。但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方法,陆星痕耐着性子,一点点地引导,感受着那细微的变化。

一个周天运行下来,额角已然见汗,但丹田处的滞涩感,似乎真的减轻了一丝丝,那股隐隐的刺痛也淡了些许。

“有效!”他心中一喜。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阿碧略显紧张的声音:“公子,夫人来看您了。”

陆星痕心中一凛。来了!

他深吸一口气,迅速平复了一下因为练功而略显急促的呼吸,整理了一下衣袍,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平静而带着恰到好处的虚弱。

房门被轻轻推开,一位身着华美宫装,梳着高髻,面容美丽却带着一股不怒自威气势的中年美妇,缓步走了进来。她看上去不过三十许人,眉眼间与慕容复有五六分相似,只是眼神更为锐利深邃,仿佛能看透人心。

这便是慕容复的母亲,慕容秋荻。

她的目光如同实质,瞬间就落在了陆星痕身上,上下扫视,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母亲。”陆星痕挣扎着想要下床行礼——这是记忆中原主必然会做的举动。

“躺着吧。”慕容夫人声音清冷,阻止了他,自己在阿碧搬来的绣墩上坐下,“感觉如何?”

“劳母亲挂心,孩儿已无大碍,只是内力运行尚有些许不畅,需静养几日。”陆星痕垂眸,恭敬地回答。

“嗯。”慕容夫人微微颔首,“练功受伤,虽是意外,却也说明你心性仍有浮躁之处。我慕容家‘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看似巧妙,实则对内力运用、招式变化要求极高,根基不稳,便是镜花水月。你可知错?”

标准的严母训诫口吻。陆星痕能感觉到这话语背后沉重的期望和压力。

“孩儿知错。”他低头认错,但紧接着,话锋微微一转,“此次受伤,孩儿于昏迷中浑浑噩噩,反而对内力运行之道,有了一些……不同的体会。”

“哦?”慕容夫人眉梢微挑,似乎有些意外,“什么体会?”

陆星痕斟酌着语句,说道:“孩儿觉得,以往修炼,过于追求迅捷凌厉,内息运转如烈马奔腾,刚猛有余,而韧性与后劲或许不足。此次内力岔乱,或许正是一个警示。孩儿在想,是否可在行功时,于某些关窍处,稍作缓滞,如溪流绕石,看似慢了,实则更能浸润经脉,夯实根基?正如庄子所言‘顺应自然’,或前贤所论‘绵绵若存’之道……”

他一边说,一边悄悄观察慕容夫人的神色。

只见慕容夫人 面无表情,但随着他的话语,眼神中闪过一丝极快的惊讶,随即又恢复了深邃难测。她并没有立刻反驳或斥责,而是沉默了片刻。

房间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阿碧屏息静气,连大气都不敢出。

陆星痕暗道:有门!她没有直接否定!看来,这位母亲并非完全不通情理,她更在意的是结果,是“复燕大业”能否实现。只要我的改变能指向更强的实力、更稳固的根基,她未必不能接受。

良久,慕容夫人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听不出喜怒:“看来,此次受伤,倒也未必全是坏事。你能有此想法,说明确实动了脑筋。我慕容家武学博大精深,并非一味刚猛。‘斗转星移’之精妙,在于‘挪移’二字,其中便包含了化刚为柔、引偏挪移的至理。你能从根基内功中体会到刚柔之辨,算是摸到了一点门槛。”

她话锋一转,语气再次变得严厉:“但是!想法归想法,实践需万分谨慎!内力修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你所说的‘缓滞’、‘绕石’,具体如何施行?尺度如何把握?若无万全把握,绝不可轻试!”

“母亲教训的是。”陆星痕心中暗喜,面上却愈发恭顺,“孩儿也只是初步设想,断然不敢胡乱尝试。孩儿想,或许可以先从研读一些养生导引的典籍开始,借鉴其中平和顺遂之意,慢慢体会,待心中有谱之后,再于行功时做极其细微的调整,必以稳妥为先。”

他这番表态,既展现了自己的“思考”,又充分表达了“谨慎”,完全符合一个“懂事、求进”的少主形象。

慕容夫人的脸色似乎缓和了一丝微不可查的弧度:“你知道轻重便好。邓百川方才说,你向他询问养生典籍,我还道你伤了心神,原来是有此想法。既然你有心,看看也无妨,但切记,旁征博引可以,根基绝不能动摇!”

“是,孩儿明白。”陆星痕应道。

慕容夫人又询问了几句他身体的细节,叮嘱他好生休养,莫要再急于求成,便起身离开了。自始至终,她没有流露出过多温情,但那份隐藏在严厉之下的关切,陆星痕还是隐约感受到了。

或许,这位母亲也并非全然冰冷。只是“复国”的重担,让她不得不将自己和儿子都锻造成冰冷的工具。

送走母亲,陆星痕靠在床头,微微松了口气。

第一关,算是勉强过去了。他成功地在母亲面前,为自己的“改变”埋下了一个合理的、积极向上的引子,并且没有引起强烈的反弹。

【叮!检测到宿主与关键人物‘慕容夫人’互动,初步表达独立武道见解并获得有限度认可。任务‘挽救慕容复的童年’完成度提升5%。奖励气运值50点。】

当前气运值:145点。

陆星痕心道:才5%?果然任重道远啊。不过有奖励就是好事!看来这个任务的评判标准,不仅仅是行为上的对抗,更包括思想上的独立和表达。

他感觉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了。对抗不如引导,硬顶不如利用。利用“增强实力、稳固根基”这个慕容夫人无法拒绝的核心诉求,来一步步推行自己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改变周围人对“慕容复”的认知。

接下来的几天,陆星痕安心在房中“静养”。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按照系统推演出的改良方式运行内力,效果显着,丹田的滞涩感一天天减轻,经脉的隐痛也逐渐消失。

同时,他也在不断翻阅那些典籍,时不时与阿碧、或者前来探望的邓百川、偶尔来的公冶乾探讨几句“刚柔并济”、“武道自然”的话题,逐渐将这种理念渗透出去。

他发现,邓百川对此接受度较高,公冶乾(擅长掌法)则更偏向于刚猛一路,但也能理性探讨。而阿碧,则完全是一副“公子说的都好有道理”的崇拜模样。

这种缓慢而坚定的改变,正在悄然发生。

七日后,陆星痕感觉内力已然通畅,甚至因为这次“破而后立”以及改良修炼方式,内力比受伤前更加精纯凝练了一丝。修为依旧停留在慕容家传内功第三层,但修炼度悄然提升到了25%,并且根基无比稳固。

他决定出门走走,第一个想去见见的,就是那位“神仙姐姐”王语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