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宁静之下(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透视神医:夫人说治好才能回家》最新章节。
但他难以体会秦牧所说的“脉象之神”,那种蕴含在跳动韵律中,关乎病人精气神整体状态的、只可意会的微妙感觉。
他能记住舌苔的所有形态分类,厚薄、润燥、颜色。
但他对舌苔背后所反映的体内“气”的流动和脏腑功能的微妙变化,感知还非常粗糙和迟钝。
症结二,他难以处理复杂的兼夹证。
当病人同时出现寒热交错、虚实夹杂的复杂情况时,他的超级大脑有时会陷入短暂的“宕机”。
各种典籍中的论述和方剂在他脑中打架,他难以像秦牧那样,凭借一种近乎本能的直觉,瞬间抓住最主要矛盾,确定治疗的关键。
“知常易,达变难”。
这是他目前最大的短板,也是他从一个“知识库”向真正“明医”蜕变过程中,必须跨越的鸿沟。
在实操技能上,他的手很稳,心也很准,但火候远远未到。
针灸时,取穴极其精准,毫厘不差。
但下针时“得气”手法的轻重、缓急、提插捻转的微妙变化,需要的是成千上万次练习积累下来的“手感”。
他做得标准,却尚未“传神”,难以精准激发经气,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开中药时,他能根据经方开出完美符合典籍记载的配伍。
但他缺乏对药材因炮制方法、产地、年份不同而带来的药性细微变化的体会。
更缺乏根据病人具体体质、南北地域差异、季节气候特点,对经方进行灵活“化裁”的能力。
总结而言,此时的郭若毅,是一位拥有王者级别知识储备的青铜段位实战家。
他是一个近乎完美的“诊断辅助大脑”,能够提供极其详尽的文献支持和多种可能性分析。
但面对复杂病情时,那最终的诊断决断和治疗方案的拍板,仍然需要秦牧那深不可测的经验和直觉来一锤定音。
秦牧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他并不着急。
知识的积累可以靠天赋,但“医道”的领悟,需要时间和机缘。
他只是在合适的时机,点播一两句,引导郭若毅自己去思考和感悟。
……
黄昏时分。
秦牧提前结束了“九针局”的诊疗。
郭若毅收拾好东西,恭敬地行礼告别。
“老师,我先回去了。”
“嗯。”
秦牧淡淡应了一声。
看着少年离开的背影,挺拔而充满朝气,秦牧的眼神微微动了一下。
这三个月,这个少年确实给了他不少惊喜。
是个可造之材。
他锁好“九针局”的门,漫步回到不远处的别墅。
打开门,看到江月月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里织着一件小小的、嫩黄色的婴儿毛衣。
她的腹部已经明显隆起,像揣着一个圆滚滚的小西瓜。
怀孕二十八周,正式步入了孕晚期。
虽然身体负担加重,偶尔会有水肿和腰酸,但在秦牧无微不至的调理和照顾下,她的气色很好,脸上洋溢着母性的柔光。
看到秦牧回来,她放下手中的毛线,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
“回来了。”
“嗯。”
秦牧走过去,很自然地在她身边坐下。
他伸出手,轻轻放在她隆起的腹部。
手掌温热而稳定。
似乎感受到了父亲的触摸,肚子里的小家伙活跃地动了几下,鼓起一个小包,又迅速滑开。
那种生命的悸动,透过掌心清晰地传递过来。
江月月将手覆在他的手背上,感受着这一家三口的温情时刻。
“宝宝今天好像特别兴奋。”
她轻声说。
秦牧没有说话,只是微微收紧了手臂,将她更紧地搂在怀里。
他的下巴轻轻抵着她的发顶,嗅着她发间淡淡的清香。
为了这份触手可及的温暖与宁静,他愿意付出所有。
江母在一个月前,已经买下了隔壁的那栋别墅。
她没有搬过来同住,保持了恰到好处的距离。
既不打扰小两口的二人世界,又能在女儿需要时,第一时间出现。
这种默默的守护和支持,让江月月感到很安心。
也使得这个家,更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