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气海之论(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从金土灵根开始证道长生》最新章节。

当目光扫过经卷末页附带的《金土融灵增幅诀》时,他瞳孔骤然缩紧 —— 那记载着金属性与土属性灵力交融之法的字迹,竟在纸面上泛起淡淡金光,仿佛有远古道韵蛰伏其中。

他下意识屏住呼吸,只觉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这门能大幅增幅实力的古老秘法,竟如此直白地呈现在眼前?

“嘘——”岩耕长吁一口气,后知后觉发现掌心已沁出汗珠。不知何时,竹影已斜爬上他的肩头,暮色正从青竹间隙里渗进来,给经册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

徐师兄静坐在竹椅上,凝视着岩耕蹙眉、凝眸、忽而指尖微颤的模样,茶盏中的茶汤早已凉透,却始终未再啜饮一口。直到岩耕合上经卷,他才缓缓开口:“怎么样岩耕,是否理解了,吃透了?有什么疑问?”

“嗯,师兄,基本理论已吃透,问题不大。丹田分下、中、上三境——下丹田在脐下三寸,是收纳灵气的初始容器;中丹田居膻中穴处,需下丹田稳固后才能开启;上丹田藏于眉心后方,连通神识与灵根窍穴,可孕育灵识之力。”

岩耕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经册边缘,“但关于构筑双气海或三气海的难易、机遇与风险,我始终像隔着雾看山,恳请师兄指点。”

“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徐师兄的指节叩了叩石桌,竹影随之一颤。

“修仙界太多修士在这方面浑浑噩噩,尤其是那些没有底蕴的散修,连门径都摸不着。”

随即又道,“下丹田乃基础气海,是修士入门的基石。像咱们徐家以凡武入道法子,能将下丹田构筑成功率提至七成以上——但单一气海终究是死水一潭,无法与中、上丹田形成共鸣,灵根窍穴滞涩的隐患如附骨之疽,纵然后天耗尽心血,也难弥补天赋鸿沟。”

说到此处,他忽然从袖中取出一枚拇指大小的水晶球,指尖灵力注入的瞬间,球体内部模拟浮现出红蓝交织的光纹:“看中丹田。这处气海主掌灵气运化与法力输出,构筑时需将灵气压缩至液态——你瞧这光纹,每一道都是灵气对冲的轨迹,稍有差池便会反噬经脉。”水晶球骤然爆发出刺目红光,又在他撤回灵力后归于平静,“至于上丹田......”

他声音陡然压低,“那是连家族典籍都慎言的禁区。毗邻识海的位置本就脆弱,天地元气中的燥烈之力如刀刃环伺,稍有不慎便是识海龟裂——轻则沦为只能吞吐灵气却无法修炼的‘活死人’,重则心智崩解,成日里抓土吃炭,与疯魔无异。”

岩耕喉头微动,想起经卷中“煞金护壁”与“煞金灵域”的描述,正要开口,却见徐师兄忽然凝视着他的眼睛,目光如寒潭映月:“但总有逆天者。引气入体时若能一气呵成凝聚三气海......”

他屈指弹向水晶球,球体中竟浮现出三色光带首尾相衔的奇景,“三气海贯通后能达到‘先天满灵’之境,灵气亲和力更是万里挑一,堪称‘天选’;同时气海共鸣性强,在灵力控制和法力输出方面比一般修士有显着优势,未来突破境界时灵气损耗可减少30%以上,突破成功率提升20%以上。据徐家秘典记载,苍澜界近千年间不过三人做到——上一位还是三千年前力战妖尊的凌尘子祖师。

“岩耕,你若能成就‘三气海共鸣’,便可在体内凝成‘煞金护壁’。要知道这‘煞金护壁’在修仙界极为稀罕,万中无一。修成此法的修士,不仅丹田坚韧,能经得住灵力冲刷 —— 所谓灵力冲刷,简单说便是你修炼时,只要肉身强度跟得上,便可放开功率肆意吸纳灵力,大幅提高修炼效率;施展法术时,也能从丹田快速调用灵力,经特定经脉释放而出。”

“一般而言,法术威力取决于修士对其综合掌握与理解,但不可否认的是,某一法术中能调用注入的法力量,直接影响着最终威力。你注入的速度越快、效率越高、灵力越雄厚,法术威力便会远超他人。这在修士间高强度的对抗搏杀中,优势尤为显着!”

“有些修士在搏命时刻,常会施展暴发秘术,可这类秘术往往伴随着严重的后患,首要原因便是丹田气海不够坚韧 —— 强行催动秘术时,汹涌灵力会对气海造成难以逆转的损伤。”

“当然,丹田气海坚韧了,相对的,你突破境界时的难度也会比其他修士更大。至于这与‘三气海共鸣’带来的优势相比孰优孰劣,我便说不准了。”

说到这里,他忽然从怀中取出一枚刻满灵纹的玉简,指尖按在岩耕眉心:“但风险何止十倍?你看这玉简里的影像——”岩耕眼前骤然浮现出一幕画面:某位修士引气入体时,上丹田处突现漆黑裂痕,宛如蛛网般瞬间爬满头颅,而那人在剧痛中竟生生将自己的左臂咬断......岩耕猛地闭眼,冷汗顺着后颈滑进衣领。

“所以,有底蕴的大势力皆知三气海逆天,却少有人敢赌。”徐师兄收回玉简,竹影在他眼角刻下深深浅浅的纹路,

“岩耕,你既在《金煞厚土策》里寻到了《金土融灵增幅诀》,该知道这功法讲究‘厚土镇金,以金破穹’——若真想冲击三气海,须得在引气时以木灵力调和土金灵力的燥烈。”

他忽然抓起桌上的茶壶,将凉茶浇在竹根处,“正因为木灵力与金土都相克,所以才需要吸纳适量木灵力来调和,就像这竹子,若无润土滋养,金锐之气早把它折成两段了。”

暮色如墨,渐渐浸透青竹峰的竹梢。岩耕凝视着石桌上的茶盏,茶汤表面泛起的涟漪里,倒映着自己微颤的眉眼——那双眼睛里既跳动着三气海秘辛带来的震撼,又浮动着对前路的忐忑。

静谧小院里,唯有竹影摇曳的沙沙声与远处山涧的潺潺流水,而他的心跳声却在此刻格外清晰,如战鼓轰鸣,——那是机遇与风险交织的修士的心跳,是修士大道上必经的抉择之音。

忽然,岩耕想起之前在稚鹰阁听族长身后的一位学究仙师讲基础药理时,鼓老那番带着烟嗓的叮嘱。

当时鼓老磕着旱烟袋,铜锅里的火星明灭不定:“小子们记好了,引气入体这关,养元丹能把筋骨皮肉调到顶峰值,纳气丹则能让灵根多吸三分灵气——但记住,丹药只是拐杖,真要走稳路,还得靠自个儿把经脉熨帖顺溜了。”

此刻他舔了舔干燥的唇瓣,目光转向徐师兄,眼底闪过一丝赧然:“师兄,鼓老说有两种丹药能帮新人引气入体......养元丹和纳气丹,你这儿......能赊借几粒吗?嘿嘿。”尾音轻颤,带着几分少年人特有的腼腆与期待。

徐师兄闻言哑然失笑,指节敲了敲石桌:“你小子,倒还记得鼓老的话。”

他随即从储物袋中掏出一个紫木药匣,开盖时泛起淡淡药香,“早给你备好了。”

三枚小玉瓶依次排开——白玉瓶温润似雪,盛着十粒鸽卵大小的辟谷丹,圆润光泽中隐约可见丹纹流转;

黄玉瓶刻着云雷纹,五粒赤金色养元丹躺在其中,丹体表面凝结着细密的灵气露珠;

蓝玉瓶则透着深海般的幽光,五枚纳气丹泛着细碎银芒,如繁星坠于墨夜。

“辟谷丹一粒可三日不饥,养元丹需在引气前两个时辰服下,纳气丹则要配合‘吸气桩’运转。”徐师兄将药瓶推到岩耕面前,又取出一个鹿皮钱袋,灵石碰撞声清脆悦耳,“五十下品灵石,五十木属性灵石——木灵属性能调和土金燥气,你构筑丹田气海时或许用得上。”

岩耕喉头滚动,指尖抚过冰凉的玉瓶,忽然想起方才玉简中那修士咬断手臂的惨状。掌心的冷汗再度沁出,却被他悄悄在衣袍上蹭去。

当指尖触到鹿皮袋里棱角分明的灵石时,他忽然听见自己的声音里带着连自己都陌生的坚定:“师兄,若我能凝成三气海......”

“没有‘若’”徐师兄忽然按住他的肩膀,力道大得让岩耕肩头一沉,“只有‘必成’与‘必死’。但记住——”他指尖点向院角那株青竹,竹节处至今留着道深可见骨的剑痕,“据说凌尘子祖师坐化前,曾留下‘破而后立’四字。你若要走这条路,便需如这竹子——宁折不弯,却也得懂得借势而生。”

暮色更深了,岩耕将药瓶与钱袋收入储物袋时,发现自己的手竟不再颤抖。竹影在他腰间投下斑驳光影,宛如一幅未干的水墨画。——而此刻,他掌心的养元丹正透过玉瓶传来温热,仿佛一团小火苗,在渐深的夜色里悄然燃起。

“谢师兄。”岩耕垂首行礼,发梢扫过石桌时惊起一缕茶烟。当他直起身时,目光已如淬了刃的刀剑,在夜色中泛起冷冽微光。竹梢上的露珠恰好坠落,砸在茶盏里荡开涟漪,将他眼底的锐意揉成碎金万点——那是属于修士的锋芒,在机遇与风险的夹缝中,终将破土而出的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