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道心初启(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五位主角救世?天策传!》最新章节。
接下来的几日,龙虎山的晨光里总藏着新的暖意。
第二天清晨,雾还没散,就见一道符纸化成的流光落在天师殿外,茅山宗主云虚真人踏着晨露走来,手里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裁好的黄符纸和朱砂笔。
“张天师,今日特来给孩子们带些‘小玩意儿’。”
他蹲下来,把符纸分给五个孩子,指尖沾着朱砂,在轩辕洛羽的符纸上画了个简单的“平安符”纹样,“这符纸不厉害,却能护着你们不被蚊虫咬,试试自己画?”
帝君涛最兴奋,拿着笔在符纸上涂涂画画,还追问云虚真人“怎么让符纸飞起来”,云虚子笑着教他念简单的口诀,看着小符纸颤巍巍飘起时,孩子们的笑声惊飞了枝头的鸟。
第三日午后,白马寺的钟声仿佛顺着风飘到了龙虎山。
弘慈大师背着个布包走来,袈裟上还沾着山间的草屑,包里是用油纸包好的素食点心,豆沙糕、绿豆酥,还有五枚用檀木刻的小佛牌,上面刻着“平安”二字。
“这佛牌是老衲在舍利塔前供奉了七日的,戴着能安神。”
他把佛牌分给孩子们,给风挽歌挂牌时,还摸了摸他的头:“孩子,你吹的草叶调子很好听,下次老衲带木鱼来,你吹调子,老衲敲木鱼,好不好?”
风挽歌眼睛一亮,当场就摘下一片草叶吹了起来,弘慈大师笑着点头,指尖跟着节奏轻敲掌心。
第四日清晨,武当山的玄真子带着一身太极清气而来,手里托着个瓷瓶,里面装着武当特制的清心丹。
“这丹丸不助修行,却能让孩子们心神安宁。”他拉着公孙天启的手,教他走最简单的太极步,“左脚先落,像踩在云里,慢慢来。”
公孙天启学得认真,偶尔踩错步子,玄真子也不恼,只是笑着扶稳他;冰玄天站在旁边看,玄真子注意到他体质偏寒,额外多给了他两颗温养身体的丹丸,轻声说:“冷了就吃一颗,能暖些。”
孩子们渐渐不再怯生。风挽歌会把新学的调子吹给弘慈大师听,玄真子来的时候,他还会跟着学太极步。
公孙天启把云虚真人教的符纸贴在自己的小床上,说“这样就不怕黑了”。
帝君涛总缠着玄真子,问“什么时候能学像您一样厉害的功夫”;冰玄天虽话少,却会在弘慈大师坐久了时,悄悄递上一杯热茶。
轩辕洛羽则把每位长辈给的小物件都收在布包里,像珍藏宝贝一样。他们早就不把这些长辈当“客人”,弘慈大师的豆沙糕、云虚真人的符纸、玄真子的丹丸,都成了“家人”的记号。
又过了几日,天刚蒙蒙亮,张明陵就把孩子们叫到天师殿后的院子里。
院子里摆着五张小木桌,每张桌上都放着一本线装的《道德经》,晨雾里飘着淡淡的檀香,远处的铜铃偶尔响一声,格外清净。
“今日咱们不捡松塔,不逛潭边,来读读书。”张明陵拿起一本《道德经》,指尖拂过泛黄的书页,“这书叫《道德经》。
不是让你们马上懂里面的大道理,是想告诉你们,往后不管学什么本事,先得把‘心’立住。”
轩辕洛羽翻开书,里面的字有些他不认识,却跟着张明陵的声音轻轻念:“上善若水……”
“你们之前问,为什么要守护人间,因为人间有善有恶。”
张明陵的声音在晨雾里格外清晰,“修炼也是一样,力量就像手里的糖,吃得太多会蛀牙,用得不好会伤了自己,更会伤了别人。
暗宗的人、葬魂阁的人,不是一开始就坏,是他们的心偏了,被欲望迷了眼,忘了本该守住的东西。”
张师衡站在旁边,依旧皱着眉,却悄悄帮公孙天启把翻歪的书页理好。他虽不常说软话,却在孩子们念错字时,轻声纠正,声音比平时温和了许多。
“就像这‘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张明陵看着孩子们,“你们以后会学雷法、学剑术、学各种本事,但记住,本事是用来护人,不是用来欺负人。
是用来守着人间的暖,不是用来满足自己的贪念。这就是‘修心’,不管遇到多少诱惑,多少困难,都别忘了自己是谁,别忘了一开始想守护什么。”
风挽歌晃着腿,手里捏着一片草叶,却没像往常一样吹调子,只是认真地听着;帝君涛也收起了往日的调皮,手指轻轻点着书页上的字。
公孙天启把下巴搁在桌上,眼神里满是认真;冰玄天垂着眼,却悄悄把《道德经》往自己面前挪了挪,看得更清楚些。
轩辕洛羽则把“修心”两个字在心里念了一遍,想起李老师的鸡蛋、张明陵的新衣服,想起集市上陌生人的善意,突然懂了。
修心,就是守住心里的那份软,那份暖,不变成像后妈那样的人。
晨雾慢慢散了,阳光落在书页上,把“上善若水”四个字照得发亮。
孩子们跟着张明陵一句一句地念,声音虽小,却很认真。远处的山风吹过,带着松针的清苦,也带着《道德经》的墨香,绕着院子转了一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又飘向远方,那是属于孩子们的道心,刚刚播下种子,正借着这龙虎山的晨光,慢慢生根发芽。
张明陵看着孩子们认真的模样,嘴角露出浅浅的笑。他知道,这些孩子未来要走的路很长,要面对的黑暗很重,但只要这颗“心”立得稳,就不会走歪。
而他们这些长辈,会像守护龙虎山的古松一样,守着这些孩子,守着这颗刚萌芽的道心,直到他们能独自撑起一片天,守住这人间的烟火气。
.........
龙虎山的晨雾落了又起,松针绿了又黄,转眼便是一年。
这一年里,五个孩子的身影总映在天师殿后的院子里,轩辕洛羽会提前把《道德经》的书页理平整,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小石子在地上画下来问张明陵。
风挽歌念到“大音希声”时,会摘下草叶吹一段安静的调子,说“这就是没有声音的好听”。
帝君涛不再像从前那样莽撞,读“善战者不怒”时,会默默收起捏紧的拳头,学着放缓呼吸。
公孙天启把“守静致虚”记在心里,蹲在碑林前发呆时,眼神比以前更澄澈。
冰玄天则把《道德经》揣在怀里,冷的时候摸一摸书页,仿佛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暖意,身上的寒气也淡了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