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赛场外的众生相(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五位主角救世?天策传!》最新章节。
滨海市艺术中心的晨光总带着点温柔的凉意,透过大厅的落地窗洒进来,在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投下长长的窗格影子。
距离预赛开始还有两个小时,各个练习琴房的门几乎都敞开着,此起彼伏的琴音像潮水般在走廊里流动。
有巴赫的严谨,有肖邦的缠绵,有李斯特的狂放,织成一张热闹又紧绷的网,裹着每个参赛者的心。
3号琴房里,陈墨正坐在一架雅马哈钢琴前,指尖落在《平均律钢琴曲集》的琴键上。
他穿着一身熨烫得没有褶皱的白衬衫,袖口系得整整齐齐,连手腕上的手表都调好了节拍器模式,屏幕上跳动的“60BPM”像一颗精准的心脏,控制着他每一个动作。
他的手指修长,指甲修剪得恰到好处,按下琴键时,指关节的角度几乎分毫不差,仿佛用尺子量过一般。
“不对。”
他突然停下,眉头微蹙,抬手看了眼手表,节拍器没乱,可他总觉得最后一个八分音符的时值差了半拍。
他重新抬手,从刚才的小节开始,这次特意放慢速度,指尖轻轻落在琴键上,耳朵紧贴着琴身,仔细听着泛音的余韵。
一遍,两遍,三遍……
直到那个音符的时值精准得和节拍器的滴答声完全重合,他才松了口气,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近乎苛刻的满意。
“陈墨,还在抠细节啊?”
隔壁琴房的人探出头,笑着说,“你这水平,预赛稳过吧?”
陈墨只是淡淡点头,没说话,重新按下琴键。对他来说,“稳过”不够,他要的是“无懈可击”。
每个音符的力度、每个分句的呼吸、每个装饰音的处理,都必须和乐谱上的标记完全一致,不能有一丝自己的“杂念”。
他的目光扫过走廊,恰好看到林辰低着头从门口走过,苏雨晴跟在旁边,手里还抱着小提琴谱。
林辰的背影很单薄,走路时肩膀微微内扣,像在躲避什么。
陈墨的眼神没有停留,只是收回目光,继续练琴,在他眼里,一个连“听”都做不到的人,早已不在“对手”的范畴里。
5号琴房的氛围则完全不同。江野坐在琴凳上,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悬在琴键上方,像蓄势待发的豹子。
他没穿正装,只穿了件黑色的连帽卫衣,帽子戴在头上,露出的额前满是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琴键上,他也没擦。
他弹的是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指尖落下时带着一股野性的张力,重音砸在琴键上,发出的不是噪音,而是像火焰喷发般的力量,连琴身都跟着微微震颤。
“好!”琴房里的几个朋友忍不住鼓掌,“江野,你这爆发力,评委肯定被你征服!”
江野咧嘴笑了,露出一口白牙,随手抹了把脸上的汗,手指又在琴键上跳跃起来。
他的琴音里没有陈墨的精准,却多了股不管不顾的冲劲,该弱的地方,他能弹得像私语般温柔。
该强的地方,又能弹得像惊雷般震撼。他抬头时,正好看到苏雨晴扶着林辰往天台的方向走,眉头挑了挑,问身边的人:“那就是去年崩掉的那个钢琴选手?听说现在听不见声音了?”
“好像是。”有人点头,“还天天往天台跑,不知道干嘛。”
江野嗤笑一声,手指猛地砸下一个和弦,琴音震得人耳朵发麻:“听不见还凑什么热闹?音乐不是靠瞎摸就能弹的。”
话里带着点轻视,可他的目光却忍不住跟着林辰的背影看了几秒。
他见过太多在赛场崩溃的人,大多就此放弃,像林辰这样还在“摸”钢琴的,倒让他有了点莫名的好奇。
走廊尽头的休息室里,秦老教授正坐在藤椅上,手里捏着一根旧指挥棒,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棒身上的纹路。
他头发花白,戴一副金丝边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满是岁月沉淀的锐利,作为国内钢琴界的泰斗,他当过二十多年的大赛评委,见过太多天才,也见过太多天才的陨落。
刚才他去天台透气,远远就看到了那三个人:风挽歌坐在旧钢琴前,手指轻轻落在琴键上。
林辰站在旁边,双手贴在琴身,闭着眼睛;苏雨晴抱着小提琴,安静地站在一旁。
风挽歌的教学方式很奇怪,没有讲乐谱,没有纠正手型,只是让林辰“摸”钢琴,感受振动。
秦老皱着眉看了很久,心里先是惋惜:林辰这孩子,当年在决赛上的表现多亮眼啊,肖邦的《叙事曲》弹得既有技巧又有感情,谁知道会突然崩掉,还落下这么个“听不见”的怪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