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声名鹊起 · 明镜初悬二(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林一探案集:第一季》最新章节。

与报道那煽动性的文字风格形成微妙的反差。

“好快的笔!好利的文风!”

韩笑眼中闪过真正的欣赏,不由得赞叹出声,

“这位‘冷砚’记者,可真是刀笔如风!趁热打铁!

把法租界的脸皮和咱们那点微末功劳全挤在一锅里炖了!

这标题…啧啧,‘擒真凶!’这三个字,把压力全甩给CID了,给疤爷添堵添得恰到好处!”

他兴致勃勃地继续往下翻报纸内页,寻找是否有署名“冷砚”的其他文字。

果然,在紧随其后的时评版右下角,发现了一篇篇幅不长,

但笔锋更加犀利冷静、字里行间如同淬炼过钢铁般硬朗的分析特评:

《码头血案折射的沉疴——租界规则下的“意外”还能掩盖多少血色利益?》

(署:冷砚)

文章的开篇,完全没有重炒那令人作呕的血案细节,

而是用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性剖析起一种“现象”:

法租界码头工头张某之惨死,现场曾被一度粗糙包装成触目惊心的“工作意外”。

若非机缘巧合,此案将如同过去数十载间湮灭在黄浦江浊浪中的无数无名冤魂般,迅速沉入档案的故纸堆中。

然此番血案拨云见日,其意义远超个案沉冤昭雪。

“意外”,在远东这座号称拥有最现代法律制度的飞地上,

已然成为一张用途过于“广泛”、且屡试不爽的黑色滤网! 它过滤掉多少血腥真相?

它又成为多少双看不见的手,攫取着血腥利益、践踏着基本人伦、

最终还能在金碧辉煌的法庭外安然掸去尘埃的完美面具?

张某一案,剥开那层“意外”的伪装,揭示出的并非仅仅是个体暴徒的凶残,

而是一条由暴戾黑帮(CID已拘押主犯)、

麻木公权(文中巧妙暗示码头巡捕初期处置不当)、

以及某种被精密掩盖于特殊贸易链(隐晦提到蓝浸油绳索特殊用途)

下游的暗流利益共同浇筑的、坚如磐石的犯罪生态链!

这链条环环相扣,视生命如草芥,视规则如玩物。

当一条人命被物化成一张账目的损益平衡点,

当一次谋杀被伪装的如同工地塌方一样理所当然,

“意外”二字早已在司法词典中异化为一柄饮血的快刀!

文章最终,以一种冰锥般的质问收尾:

今日张某沉冤虽雪(CID行动迅速有力),

然则法租界内,那些未曾曝晒于朗朗乾坤下的“意外”,又有几何?

剥开“蓝浸油绳”的隐秘外衣,其中牵扯的巨大阴影,是否仅止步于已显露的码头层面?

码头工张某一案,不应是结局!

它当是一面由鲜血磨亮的铜镜——一面应悬挂在法租界律法精神基石之上、昭示‘明镜高悬’之警醒的‘明镜’!

这篇署名“冷砚”的时评,如同一把冰冷的解剖刀,

精准地避开了煽情,直指制度性罪恶的核心——“意外”标签被滥用的系统性问题!

它的威力,绝不亚于一个重磅炸弹!尤其在最后点出的“‘明镜’昭示”二字,

已然在无形中将“明镜侦探社”的存在与一种呼唤司法公正的巨大象征意义捆绑在了一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