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铸铁栏杆的阴影二(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林一探案集:第一季》最新章节。
据说是某位公董局委员的远亲,与教会关系密切。
他热情地向来访的捐赠者介绍“全新透明流程”,展示着崭新的账本。
但当阿秀拿着日常消耗品清单找他签字时,
他正悠闲地品着咖啡,翻阅着时尚杂志,对阿秀的汇报只是不耐烦地挥挥手:
“知道了知道了,放那儿吧,回头我看。”
阿秀看着他敷衍的态度,心沉了下去。
? 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几个月大的婴儿,怯生生地站在济慈堂门口,犹豫着不敢进来。
护士上前询问,她紧紧抱着孩子,声音带着颤抖:
“奶粉…真的安全吗?你们…真的换人管了吗?”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仍像护崽的母兽,眼神中充满了无法消除的恐惧和怀疑。
阿秀远远看着这一幕,心如刀绞,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 庭院里,孩子们在追逐嬉戏。一个不懂事的小男孩,
好奇地捡起地上一个废弃的、空了的棕色小药瓶(只是普通的维生素瓶,无害)。
旁边一位经历过惨案的护士(小梅)恰好看到,瞬间脸色煞白如纸!
她发出一声惊恐的尖叫,如同离弦之箭般冲过去,一把打掉小男孩手中的瓶子!
玻璃瓶摔在地上,四分五裂!小男孩被吓得哇哇大哭。
小梅浑身剧烈颤抖,眼神涣散,仿佛还沉浸在过去的噩梦中无法自拔。
这过激的反应,是那场悲剧刻下的、永不磨灭的伤痕。
社会的信任,如同遭遇严冬的冻土。
? 法租界其他慈善机构门可罗雀,捐款箱里空空荡荡。
一家教会孤儿院门口贴出“保证透明!欢迎监督!”的大幅告示,
但路过的市民只是冷漠地瞥一眼,脚步匆匆,眼神中充满了不信任和疏离。
? 药店里,曾经畅销的进口奶粉被冷落在货架角落,积了一层薄灰。
国产奶粉的柜台前倒是有些人,但母亲们拿着奶粉罐,反复查看成分表,脸上写满了迷茫和犹豫。
一种“什么都不安全”的恐慌,如同瘟疫般在社会底层蔓延。
? “济慈堂奶粉”——这个由冷秋月文章催生的新俚语,迅速在上海滩流传开来,
成为形容“表面光鲜、内里歹毒”的事物或人的代名词。
一句“侬当心点,伊拉卖的是‘济慈堂奶粉’!”足以让人脊背发凉。
法租界中央巡捕房档案室。
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陈年纸张和灰尘的味道。
老管理员佝偻着背,费力地推动着一扇沉重的、带有黄铜锁扣的铸铁柜门。
柜门发出沉闷的“嘎吱”声,露出里面幽深的黑暗。
他将厚厚一摞卷宗——尸检报告、毒理分析、证词笔录、财务证据、审判记录、
还有那五张小小的、带着笑容的婴儿照片——小心翼翼地塞进最底层的隔档。
柜门上贴着的标签:“圣婴济慈堂婴儿非正常死亡案(编号:FZ-M-1933-11)”在昏黄的光线下显得模糊不清。
“哐当——!”
沉重的铸铁柜门被管理员用尽全力关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在寂静的档案室里久久回荡。
巨大的声浪激起一片灰尘,在从高窗斜射进来的微弱光柱中,
无声地飞舞、盘旋,最终缓缓落下,覆盖在冰冷的柜门上,
仿佛为这段染血的历史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沉默的裹尸布。
林一站在自己办公室的窗前,没有开灯。暮色四合,华灯初上。
窗外,法租界繁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霓虹闪烁,勾勒出一幅流光溢彩的十里洋场画卷。
但林一的目光,却穿透了这浮华的夜景,牢牢锁定在巡捕房大院门口那两扇森严的铸铁镂空大门上。
大门在探照灯强光的照射下,如同巨兽的獠牙。
它们投下的巨大、漆黑、边缘锐利如刀锋的阴影,如同两条狰狞的巨蟒,
从冰冷的水泥地面蜿蜒爬升,死死缠绕住巡捕房大楼粗糙的砖墙,
贪婪地向上攀爬,吞噬着墙体的轮廓,甚至…
仿佛要爬上他办公室的窗台,将最后的光线也彻底吞噬。
阴影之中,似乎还回荡着婴儿微弱的啼哭,民众悲怆的挽歌,
法庭沉重的法槌,玛莎绝望的嘶吼,克洛蒂尔德冰冷的祈祷,
韩笑愤怒的咆哮,以及那无处不在的、无声狞笑的红圈三角!
黄浦江的汽笛声,悠长而凄厉,从远处传来,
如同这个时代沉重而无奈的叹息,穿透了暮色,
融入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象征体制与黑暗的铸铁阴影之中。
镜头缓缓拉远。整个巡捕房大楼,连同远处租界璀璨的灯火和喧嚣的街景,
都被笼罩在这片巨大、沉重、仿佛能吞噬一切的阴影之下。
画面渐渐暗沉,最终只剩下那片浓得化不开的黑暗,
以及那仿佛永不停歇的、呜咽般的汽笛余音,
在死寂中回荡,预示着风暴从未真正平息,
黑暗依旧在华丽舞台的幕布后,无声涌动,等待着下一次的狰狞。
本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