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墨迹中的毒吻一(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林一探案集:第一季》最新章节。

法租界中央巡捕房,林一临时实验室。

无影灯惨白的光线如同凝固的冰霜,将工作台照得纤毫毕现。

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乙醚、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

混合着血腥、腐败与化学试剂气息的沉重压力。

三具冰冷的尸体虽已移走,但它们的死亡密码——

那些从血液、组织、脓液中提取的样本——如同沉默的控诉者,

被封装在玻璃器皿中,陈列在工作台上,等待着科学之刃的最终解剖。

林一站在工作台前,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沉静如深潭,却又锐利如最精密的探针。

他换上了洁白无瑕的实验服,如同即将进行一场神圣而残酷的仪式的祭司。

他的目标只有一个:解开那未知毒素的分子密码,揪出隐藏在墨迹与色彩背后的死神。

1. 精密分析:

? 样本处理: 林一首先对三份关键血液样本(阿毛、小梅、老张)进行高速离心分离,获取纯净血清。

对组织样本(阿毛的肝、小梅的肾、老张的脑脊液)进行精细匀浆、溶剂萃取、过滤纯化,浓缩毒素成分。

? 光谱初筛:

?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毒素提取液在280nm附近出现宽泛吸收峰,

提示存在芳香族化合物或共轭双键结构(如生物碱)。

? 红外光谱(FTIR): 特征吸收峰显示:N-H伸缩振动(3300 cm?1)、

C=O伸缩振动(酰胺I带,1650 cm?1)、

C-N伸缩振动(酰胺II带,1550 cm?1)、

C-H弯曲振动(1450 cm?1)、以及指纹区复杂吸收。

综合判断:毒素分子含酰胺键、芳香环、脂肪链,结构复杂。

? 色谱分离:

? 薄层色谱(TLC): 使用硅胶板,多种展开剂系统(氯仿-甲醇、乙酸乙酯-石油醚等)尝试分离。

毒素在特定条件下呈现单一主斑点(Rf值0.45),

但斑点边缘模糊,提示分子量大或极性复杂。

? 高效液相色谱(HPLC): 使用C18反相柱,梯度洗脱(水-乙腈)。

毒素在保留时间22.3分钟出现一个宽峰!

峰形不对称,拖尾严重!提示分子极性分布不均或存在异构体。

? 质谱定性(核心突破):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对毒素提取物进行衍生化(硅烷化)后进样。

总离子流图(TIC)在22.3分钟附近出现主峰。

质谱图显示:分子离子峰 [M]? m/z 587!

碎片离子丰富:m/z 570(-NH??)、m/z 452(-C?H?O?)、

m/z 321(骨架断裂)、m/z 234(特征碎片)…

谱图复杂,数据库无匹配!

? 高分辨质谱(HRMS): 精确测定分子离子峰 m/z 587.2834。

计算分子式:C??H??N?O?(理论值 587.2831)。

误差极小!确认分子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