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试管里的亡魂二(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林一探案集:第一季》最新章节。

陈博士的失踪(甚至遇害),正是因为他掌握了这致命的秘密!

林一的目光从显微镜和色谱图上移开,转向工作台另一侧——

那里陈列着四张死亡剪贴画:腐烂的苹果、破碎的针筒、扭曲的锚链、枯萎的试管。

这些色彩斑斓、充满病态美感的“艺术品”,

是凶手冷酷的签名,也是指向其身份的重要线索。

林一拿起放大镜和强光手电筒,如同最精密的鉴证专家,开始对剪贴画进行物理溯源分析。

1. 纸张分析:

? 材质: 所有剪贴画均使用同一种重磅卡纸(300g以上),质地厚实挺括,表面光滑,略带纹理。

? 品牌溯源: 林一在画纸边缘不易察觉的角落,

发现一个极小的、压印的厂标——一只展翅的仙鹤!

经查证,这是法租界霞飞路“艺林堂”高档美术用品店的独家定制水印,

该店专供艺术家和高级设计工作室,价格昂贵!

2. 颜料/墨水分析:

? 色彩区域: 林一用显微取样针,极其小心地从不同颜色的拼贴区域

(如腐烂苹果的暗红、脓液的黄绿、枯萎试管的灰褐)提取微量颜料颗粒。

? 成分检测(拉曼光谱): 分析显示,颜料主要成分为高级矿物颜料

(如朱砂、孔雀石、赭石)和合成有机染料(如偶氮染料),

混合阿拉伯树胶作为粘合剂。品质上乘,色彩饱和度高,耐光性好。

? 墨水(文字): 预告文字(如“巡捕房 韩笑探长 亲启”)使用黑色绘图墨水。

经与样本库比对,成分类似于德国“施德楼”品牌专业绘图墨水。

3. 剪报来源(核心突破):

? 拼贴元素: 剪贴画的主体图像(苹果、针筒、锚链、试管)并非手绘,而是从印刷品上剪裁下来的!

林一使用超高倍显微镜观察图像边缘的印刷网点。

? 网点特征: 所有主体图像的印刷网点呈现典型的铜版印刷特征(网点形状规则,角度一致)。

网点线数150线/英寸,属于高精度印刷。

? 内容溯源: 林一仔细辨认被剪裁图像残留的背景文字或图案碎片。

? 腐烂苹果: 背景残留半个模糊的德文单词:“…Neben…”(副作用?)。

? 破碎针筒: 背景残留一个扭曲的化学分子式局部(与陈博士笔记中X-587结构部分吻合)。

? 扭曲锚链: 背景残留半个船运公司的Logo(模糊,但风格似德康)。

? 枯萎试管: 背景残留一行小字:“…Deutsche Kang Pharm…”(德康制药)。

? 期刊锁定: 这些印刷特征和残留内容,高度指向德康洋行内部发行的、

不对外公开的《德康医药研究通讯》(Deutsche Kang Medical Research Bulletin)!

该期刊用于内部学术交流,印刷精美,内容包含前沿研究、药物数据、副作用报告等!

? 期号推测: 通过残留文字内容(如“Nebenwirkung”德文“副作用”)及分子式特征,

林一推断剪报可能来自近半年内的期刊,尤其关注含有“康泰灵”临床数据及副作用讨论的专刊!

结论: 剪贴画使用的高档卡纸来自“艺林堂”美术用品店;颜料/墨水为专业美术用品;

最关键的是,主体图像均剪裁自德康洋行内部机密期刊《德康医药研究通讯》!

这几乎可以肯定:凶手能够接触到德康洋行核心资料!,

要么是内部人员(研究员、高管),要么是能潜入或获取内部资料的外部关联者(如商业间谍、复仇者)!

剪贴画不仅是死亡预告,更是凶手身份和动机的血腥名片!

林一站在工作台前,金丝眼镜反射着惨白的灯光。

他面前,是拼合后触目惊心的陈博士笔记,

是毒素匹配的铁证报告,是剪贴画溯源的分析结果。

冰冷的科学数据,勾勒出一幅完整而残酷的图景:

德康洋行利用慈善外衣,在贫民窟和码头搭建起一座座活体实验室;

陈启明博士在良知的煎熬中记录下血泪数据,最终成为试管里的又一个亡魂;

而那个隐藏在剪贴画背后的凶手,正用德康自己的秘密资料,

向世界宣告着这场由资本、贪婪和疯狂共同酿造的死亡盛宴!

韩笑推门而入,风尘仆仆,脸色铁青。

他看了一眼工作台上的证据,浅褐色的眼眸中燃烧着冰冷的火焰:“…找到陈博士了吗?”

林一缓缓摇头,目光落在笔记最后那句“良心难安!必须停止!数据…必须公开!”上。

他拿起一支试管,里面装着从陈博士书房提取的、残留着X-587毒素的微量粉末。

试管在灯光下,折射出冰冷而诡异的光芒。

“数据…在他手里…” 林一的声音低沉,

“…或者…在凶手手里…下一个预告…会是谁?”

试管里的亡魂,沉默着。而风暴,正以德康洋行为中心,席卷而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