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代号“青瓷”:深水下的巨鳄阴影一(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林一探案集:第一季》最新章节。

“…有些是明清时期秘密教门使用的暗号书,

有些是清末漕帮、洪门流传下来的联络图谱…

还有这些符号…我好像在一个关于‘南洋天地会’分支的古老档案里见过类似的…

据说与一种…传承极其隐秘的‘窑口’密码有关…”

“窑口?” 林一心中一动!他想起了老周密码本里那个围棋密钥,以及…某种隐约的关联!

他如饥似渴地翻阅着这些充满尘埃和历史厚重感的文献。

终于,在一本没有书名、封面是深蓝色土布的小册子里,

他发现了一种名为“反切韵钥密码”的记载!

其原理是以《切韵》或《平水韵》等古代韵书为密钥本,

将明文每个字的声母和韵母,用韵部序号和声调代码来表示,再进行二次加密!

同时,在另一份绘有复杂星象和经络图案的图谱边缘注释中,

他看到了与胶片上那些龙形、云纹符号高度相似的图案,

旁边标注着“青气为天,赤气为地,通气生变,窑火不熄…”等玄奥的字句。

“‘窑火’!” 林一和冷秋月几乎同时喊出声!

这与老周临死前纸条上未写完的“三角洲”有何关联?

(“三角洲”的形态,是否酷似瓷器开片的裂纹?)

结合这些零碎而古老的线索,林一开始了一场极其艰难、如同在黑暗中摸索蛛丝马迹的破译工作。

他假设胶片的密码是一种混合了“反切韵钥”作为底层结构、

再叠加了基于特定图案符号进行置换的、极其复杂的古典复合密码。

过程繁琐到令人崩溃:

1. 确定韵书基准: 他需要先确定密码编制者使用的是哪一版的韵书作为密钥本。

他尝试了《广韵》、《集韵》、《平水韵》等多个版本,逐一对照测试。

2. 字符与韵部映射: 将胶片上的每一个怪异字符,

尝试与韵部序号和声调代码建立映射关系。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想象力。

3. 图案符号置换: 在得到初步的“反切码”后,

再根据那些龙形、云纹、裂纹图案的位置和组合关系,

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的矩阵置换或位移加密。

4. 文言文隐语解读: 破译出的初步结果,

往往是一段段支离破碎、佶屈聱牙的文言文,

其中充满了大量的隐语、代号和典故,需要结合历史、

帮会文化、甚至瓷器行业的术语进行二次解读。

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智力、耐心、

知识储备和…一种与古人隔空对话的直觉的终极考验。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