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胶片魅影·零点二秒的破绽一(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林一探案集:第一季》最新章节。
民国二十六年,初夏的午后,阳光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明亮,
灼烧着法租界中央巡捕房大楼灰色的水泥外墙。
与室外的燥热与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位于大楼四层东翼的技术鉴定科影像分析室。
这里窗户紧闭,厚重的墨绿色丝绒窗帘被拉得严严实实,
隔绝了绝大部分自然光,营造出一种 如同暗房般 的、刻意为之的幽暗与静谧。
空气里漂浮着老式胶片特有的醋酸纤维微尘味、
精密仪器散热产生的淡淡臭氧味,以及一种高度专注下几乎凝滞的呼吸声。
室内唯一的光源,来自房间中央一台结构复杂、
泛着金属冷光的 德国产“百佳”牌(Bauer)35毫米胶片逐格分析放映机。
机器发出低沉而稳定的“嗡嗡”声,一束强烈的白光从镜头射出,
精准地投射在正前方悬挂着的一方磨砂玻璃屏幕上,形成一块清晰而稳定的长方形亮区。
林一端坐在放映机前的皮质转椅上,身体微微前倾,
金丝眼镜的镜片上反射着屏幕上不断闪烁、跳动的黑白光影。
他左手食指轻轻地搭在放映机的逐格前进按钮上,
右手则握着一支铅笔,随时准备在摊开于膝上的厚厚笔记本上记录。
他的脸色因长时间处于暗室环境而显得有些苍白,但那双紧盯着屏幕的眼睛,却亮得惊人,
充满了科学家面对未知谜题时所特有的那种 混合着疲惫与极度兴奋的光芒。
韩笑没有坐在旁边,而是选择站在房间后部的阴影里,背靠着冰冷的墙壁,双臂交叉抱在胸前。
他需要一种更宏观、更不受细节干扰的视角。
他的目光同样聚焦在屏幕上,但更侧重于观察画面的整体氛围、人物的相对位置和可能存在的不协调感。
他的眉头微蹙,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有偶尔下意识抿紧的嘴唇,透露出他内心的紧张与期待。
屏幕上正在播放的,是一份极其珍贵的、由《沪上新闻画报》一位名叫安德烈的法裔摄影师,
在舞会现场为拍摄新闻图片而偶然捕捉到的一段长度不足一分钟的 16毫米无声电影胶片!
这段胶片,原本只是为了记录舞会盛况,焦点始终对准主席台和主要宾客,
谁能想到,它竟可能记录下了一场谋杀的关键瞬间?
这卷胶片,如同在黑暗的深海中 偶然打捞起的一只可能藏有秘密的漂流瓶,成为了打破当前调查僵局的唯一希望。
发现这段胶片的过程本身,就带有一丝侥幸的色彩。
枪击案发生后,巡捕房按照惯例,对现场所有可能记录下影像的设备和个人进行了排查。
大多数记者拍摄的都是静态照片。唯有这位安德烈先生,
当时正在试用报社新购置的、附带简易电影拍摄功能的“徕卡”摄影机,
试图捕捉一些动态画面以丰富报道形式。案发时,他恰好将镜头对准了主席台方向,
记录下了从公使卡尔尼斯开始讲话到枪响后短暂混乱的整个过程。
由于事发突然,安德烈本人也惊慌失措,并未立刻意识到自己胶片的价值。
直到巡捕房广泛征集线索时,他才恍然想起,主动将胶片上交。
这卷胶片,立刻被列为最高优先级证物,送至技术鉴定科。
经过小心翼翼的冲洗和备份,此刻,它正承载着揭开谜底的巨大期望,在分析仪的镜头下,一帧一帧地缓缓流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