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斩草除根定伐倭,赵构诏书震四海(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相父在手,天下我有》最新章节。

夜色浓稠似墨,汴京行宫的大殿之内却是烛火通明,龙旗猎猎作响,甲胄森然罗列,散发出阵阵肃杀之气。

阶下,铁甲之士林立,刀锋闪烁着冷冽的寒光,那股逼人的寒气,仿佛能穿透骨髓。

岳云身着银甲,尚未解下,手按剑柄,押着三名被五花大绑的黑衣人踏入殿中。他的脚步沉稳如雷,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众人的心尖之上。

“启奏官家,倭国细作已押解至此,人证物证俱全,铁证如山,不容抵赖!”

赵构端坐在龙椅之上,身披明黄龙袍,眸光冷峻如霜刃,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他缓缓抬手,声音虽不高亢,却如惊雷般在殿堂中滚滚而过:“带上来。”

三名倭国探子被推搡至殿心,其中一人正是那夜偷偷潜出驿馆的黑衣密探。此刻,他双膝跪地,浑身止不住地颤抖,额头上冷汗如雨下,涔涔而落。

岳云将一卷泛黄的地图掷于玉阶之上,纸页缓缓展开,赫然呈现出登州至明州沿海全境的布防图。那地图标注极为精细,就连潮汐时辰、守军换岗时间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此图是从倭使馆驿的密室中搜出,由这细作亲笔绘制。”岳云神色凝重,沉声道,“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竟勾结女真残部,在萨摩藩训练三千浪人,号称‘先锋武士’,妄图趁着春汛渡海突袭我两港。此外还查出,他们曾以重金贿赂高丽前权臣崔忠献的旧部,意图里应外合,扰乱我东南边疆!”

话音刚落,满殿顿时一片哗然。

赵构目光一凝,缓缓起身,迈着沉稳的步伐踱步而下。

他走到那黑衣人面前,微微俯身,俯视着他的脸,声音低沉得几近耳语:“你们……根本不是来求和的。”

那人浑身猛地一颤,终于心理防线崩溃,不停地叩首,直至泣血:“小人罪该万死!萨摩藩主早已与北地女真残将完颜突合合谋,只等春风吹起,便率领战船百艘、武士万余渡海袭港!倭皇密诏称——‘取宋一港,立国百年基业’……”

“砰!”

赵构猛地一掌拍在殿柱之上,震得梁上尘埃簌簌落下。

“好一个‘取宋一港’!”他冷笑一声,眼中怒火熊熊燃烧,“我大宋百姓以耕海为生,你们却妄图烧我渔村、屠杀我妇孺、掠我子女为奴!你们根本不是来修好,而是来灭我百姓的!”

他猛然转身,目光如电般射向殿角。

源义朝早已面如死灰,瘫软地跪伏在地,嘴唇哆哆嗦嗦,竟连半个音节都发不出来。

赵构一步步走近,龙袍随风翻飞,气势犹如山崩海啸:“源义朝,你以使者之名入境,却行间谍之实。如今证据确凿,你还有何话可说?”

“官家饶命啊!”源义朝猛地伏地,拼命叩首,额头撞在青砖上,发出咚咚的声响,“这一切皆是萨摩藩主所为,绝非天皇本意!微臣只是奉命行事,绝无加害天朝之心啊!”

“奉命?”赵构冷笑连连,“那你倒是告诉我,究竟是谁给你的命,让你来绘制我大宋江山?又是谁给你的胆子,竟敢窥探我朝军机?”

赵构不再看他,转身登上台阶,朗声下令:“传朕旨意——这三名细作,斩首示众,将头颅悬挂于朱雀门三日,以儆效尤!其余从犯,囚禁于登州大牢,待战时充作苦役,开山凿石,修筑我朝海防!”

殿中众臣皆屏息凝神,唯有甲胄轻微的碰撞声在寂静中回响。

“至于你——”赵构目光如刀,直直刺向源义朝,“削去头发,更换服饰,贬为奴役,随军劳作,挑土搬石,修筑我朝营垒。要让他亲眼见识见识,什么才叫大宋铁军!什么叫天威难犯!”

“不——!”源义朝发出一声凄厉的哭喊,却被两名皇城司卫士拖出殿外。只见利刃一挥,他的发髻瞬间断裂,黑发如雨点般纷纷飘落,锦袍也被撕裂,换上了粗麻囚衣,整个人狼狈如丧家之犬。

赵构立于丹墀之上,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冷冷地吐出一句:“回去告诉你那倭皇——明年春,朕将亲征东瀛,踏平萨摩,焚毁其神社,灭绝其宗祠,一个都不留。”

此言一出,四下里顿时一片寂静,仿佛连风都在这一刻凝滞了。

翌日清晨,临安、汴京、杭州、扬州、泉州……数十匹快马如流星般向着四方疾驰而去。

一纸黄绢诏书,由翰林院精心誊抄百份,加盖御玺之后,迅速传遍天下。

《伐倭诏》曰:

“倭寇屡屡侵犯我朝疆土,屠杀我百姓,掠夺我财物,侮辱我宗藩。昔年派遣使者,伪装友善,实则暗藏狼子野心。如今其细作伏法,阴谋败露,方知他们并非求和,而是妄图覆灭我大宋社稷!朕承蒙天命,统治万邦,岂容蕞尔小国在东海之滨肆意跳梁?今誓师东征,荡平东瀛,犁庭扫穴,雪百年之耻辱!凡我大宋赤子,当同心协力,有能奋勇从军者,不论出身贵贱,皆授予官爵;有能献船助战者,免除三年赋税。朕将亲执旌旗,不破倭国,誓不还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诏书所到之处,万民沸腾。

在山东的渔村,一位老渔民手捧诏书,跪地痛哭流涕:“我儿去年死于倭船的火攻,今日终于能报仇雪恨了!”他当即焚香祭祖,召集族中的青壮男子,歃血为盟,发誓要组建“海防船队”,甘愿作为先锋渡海作战。

江南的市井之中,有书生毅然掷笔从戎:“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如今有明主征伐残暴,我怎能袖手旁观?”

蜀中商贾连夜筹措款项:“愿捐万石粮食、千匹布帛,助力天子东征!”

就连岭南峒蛮也派遣使者上表:“愿率峒兵三千,渡海为官家前驱!”

民心如汹涌的潮水,士气如虹般高涨。

当夜,赵构独自坐在御书房中,窗外月华如练,洒下一片清冷的光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