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倭使归国密信断,赵构巧设双线饵(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相父在手,天下我有》最新章节。

夜深露浓,临安皇宫的御书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动,宛如鬼魅。

赵构独自坐在案前,指尖轻轻滑过系统界面中那张泛着微光的金色卡片——【国运提升卡·可延长赵鼎寿命1年】。

这是仅存的一张了。

他目光微敛,仿佛能穿越重重山水,瞧见那位两鬓斑白、仍在灯下奋笔疾书的“相父”。

那个一生为汉室殚精竭虑,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的传奇人物,如今以赵鼎之身,再度为中原江山倾洒心血。

“相父……”他低声呢喃,声音里饱含着压抑多年的痛惜与执念,“这次,我不再是那个只会哭着喊‘相父救我’的阿斗了。”

窗外风声呼号,檐角的铜铃叮当作响,似有隐约的低语在耳畔回荡。

恍惚间,一道清冷且熟悉的声音在他心间拂过:

“官家,这一战,我们赢定了。”

赵构猛地抬头,环顾四周,却空无一人,唯有烛影在昏暗中摇曳。然而,他的嘴角却渐渐上扬。

片刻之后,朱笔落下,三道密令悄然发出。

第一道,着西南医官安若雪携带“显硝粉”,秘密前往明州、泉州、广州三港,在倭使归途中必定经过的码头,暗中洒下微量药粉。此粉无色无味,唯有遇到硝石,才会显现出幽蓝之色。日后只需一封密报,倭国火药采购的路线便会无所遁形。

第二道,令市舶司暗探高明远秘密招募三百名熟知海流、洞悉潮汐的闽粤老渔民,编入“海图营”,传授他们罗盘使用之法与测绘之术,静候跨海作战的那一天。

第三道,密召禁军统领,严令加强明州港外的巡防。但凡有东瀛船只离岸,必须经过三重查验,“若有异常,无需请旨,即刻扣人。”

笔锋稍作停顿,他在奏报的末尾勾下一道朱圈,眸光冷冽如霜。

恰在此时,急报传来——

明州港外,夜潮翻涌,一艘倭国商船正趁着夜色,妄图启航。

高明远亲自率领水师设伏,在随从包袱的夹层中截获密信一封。信中详细记述了宋军火炮的射程、装药量,其中更赫然写道:“据李纲酒后所言,宋军火药配方已然失传,现用‘硫七硝二炭一’,极易炸膛,可加速仿制!”

赵构看完,唇角微微上扬。

真正的宋军火药配比,乃是硫六硝三炭一,稳定性提升四成,威力翻倍且不会自爆。

而那“硫七硝二炭一”?

不过是特意为诱敌深入而设下的死亡陷阱。一旦倭国大规模仿制,等待他们的并非南侵的利器,而是百万火药桶在军营中自爆的惨状。

但此刻,关键不在于截获这封信,而在于——信断人留。

“将原信封好。”赵构下令,声音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只把夹层中的识别粉,换成安若雪特制的‘墨隐灰’——遇水即黑,干则无痕。”

“再悄悄放回倭使随从的包袱,切不可惊动任何人。”

高明远领命而去,心中满是震撼。

他原本以为会借此机会斩首使团,震慑东瀛,却没想到官家竟要放虎归山,还亲手送回一封“被做了手脚”的密信。

但他很快明白——这并非放虎,而是投放诱饵。

数日后,汴京。

赵鼎亲自调阅倭使团在京期间的所有消费记录,目光锐利如炬,落在一行并不起眼的账目上:

“硫磺粉三斤,以药材之名购入,付钱唐孙记药铺。”

他轻轻一笑:“药材?倭人何时开始相信中医了?”

当即命人顺藤摸瓜,查出三名随员长期以“采风”为幌子,在军械坊外围出没,频繁打探火器残片的去向。

甚至有人暗中向市井工匠高价收购废弃的炮管碎片。

赵鼎不动声色,将这三人全部秘密关押,封锁消息,就连倭使本人都未察觉。

与此同时,市舶司悄然放出风声:“有高丽大商愿出千金,收购倭国仿制火铳的样品,不论成败,皆有厚赏。”

消息如疾风般南下,不出三日,便传至明州港外一艘停泊的倭船上。

船舱内,一名叫做吉田光成的幕僚盯着密信,眼中燃起了野心的火焰。

“宋人火器虽强,但其配方已然失传……若我倭国率先复刻,再卖与高丽,既能获得财帛,又能获取技术,岂不是两全其美?”

他不知,那所谓的“高丽商人”,实则是赵构亲自授予金牌的细作,早已备好伪造的商路、假账本、空货船,只等他上钩。

而在另一条战线上,赵构亲自召见仍滞留在汴京的一名倭使随员——此人表面温顺,实则是藤原氏安插的谍首。

“尔主归国一路可还安好?”赵构轻声询问,语气平淡如常。

对方勉强挤出笑容:“托天朝洪福,一路顺遂。”

赵构没有回应,只是缓缓起身,踱步至墙边,一掌拍在悬挂的《东瀛列岛图》上,指尖直直指向博多湾。

“朕已然知晓,尔等在博多湾造船百艘,妄图趁春汛南侵。”他声音不高,却每一个字都如钉子般锐利,“回去告诉藤原——朕,等着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人浑身猛地一震,冷汗瞬间湿透了里衣。

当晚,驿馆深处,烛火闪烁不定。

他颤抖着取出藏在靴底的密记本,咬咬牙,将其点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