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炮轰博多,天皇请降(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相父在手,天下我有》最新章节。

京都,紫宸殿。

烛火在风中剧烈摇曳,灯芯爆出火星,仿佛随时会熄灭,将这殿宇彻底沉入黑暗。天皇光仁跪坐于冰冷的金砖之上,双手颤抖地捧着那份从博多前线传回的急报,纸页边缘已被汗水浸透,字迹模糊难辨。

他嘴唇翕动,却发不出完整的声音,只有破碎的气音:“火器……如雷……神风未起,阵已崩……百姓……迎之如神明……”

“轰”地一声,殿角铜炉倾倒,灰烬洒落一地,惊得殿内众人皆是一颤。权臣藤原成赖猛然拔剑,寒光映面,嘶声喝道:“宁死不降!我倭国三千年神裔,岂可向南朝蛮子俯首!纵是战至最后一人,也要让他们付出代价!”话音未落,亲卫队长飞扑上前,死死抱住其臂,夺下利刃,刀刃在金砖上划出刺耳长鸣,火星四溅。

“你……你们!”藤原成赖目眦欲裂,脖颈青筋暴起,声音因愤怒而嘶哑,“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天照大神的子孙沦为奴仆吗!?”

无人应答。殿中百官低头垂首,连呼吸都小心翼翼,那沉默比怒斥更能说明一切——反抗,已无意义。

窗外,远处传来隐约的钟声——那是神社在鸣钟祈雨,祈求“神风”再临,吹翻那支钢铁巨舰组成的恶魔之军。可谁都知道,风不来,神不显,命运已定,那钟声不过是绝望的哀鸣。

良久,光仁缓缓闭上眼,一滴泪滑落颊边,砸在冰冷的金砖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备白幡。”他声音轻如游丝,却如铁锤砸落,击碎了最后一丝虚妄的抵抗,“遣使……赴博多湾……献国书。”

“官家!”藤原成赖跪地叩首,额头撞向金砖,鲜血直流,声音带着哭腔,“不可啊!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

“够了!”光仁突然睁眼,眼中竟有从未有过的清明与悲怆,打断了他的嘶吼,“三年大饥,饿殍遍野,百姓易子而食……你告诉我,我们守护的是什么?是神吗?还是这具空壳的‘帝号’?宋军未屠城,未掠民,反以火器开道,送粮入村……他们不是来灭国的,是来改天换地的,而我们,早已失去了让百姓活下去的能力。”

殿内死寂,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映着众人苍白的脸。

使者持白幡出城时,天刚破晓,晨曦刺破云层,洒在那面惨白的旗帜上,透着一股苍凉。白布在晨风中飘荡,像一片孤魂,飘向那片仍被硝烟笼罩的海岸。

旗舰“镇海号”上,赵构正凭栏远眺,海风吹拂着他的衣袍,猎猎作响。他手中把玩着一枚从系统商城兑换的“玻璃望远镜”,轻轻一转,便将京都方向的山川尽收眼底,那镜片后的世界清晰而真实,没有神只,只有等待改变的土地与人民。

“来了。”他淡淡道,目光落在海平面上那一点移动的白色。

赵鼎立于身后,神色沉静:“白幡出城,国书将至。官家欲如何处置?”

赵构转身,眸光如电,带着审视的意味:“你说呢?”

赵鼎轻叹,语气带着深思:“可受其降,但不可轻信其心。倭人尚‘忠烈’之名,若逼之太甚,恐激起死士暴乱,百姓遭殃,得不偿失。”

“所以……”赵构嘴角微扬,竟带几分少年意气,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我不受降。”

使者登舰,双膝跪地,双手高举国书,身体因恐惧而颤抖,声音带着哭腔:“我主光仁,愿去帝号,称臣纳贡,岁输稻米十万石、铜百万斤,只求……存社稷之祀,给子民一条活路。”

满舱将领冷笑,高明远冷声道:“晚了。博多已破,尔等不过阶下之囚,还敢谈条件?若不是官家仁慈,此刻京都已在火海之中!”

使者伏地不起,泪流满面,将额头紧紧贴在甲板上,不敢有丝毫异动。

赵构却未接国书,只踱步至前,居高临下问道:“尔国百姓,可曾饿死?”

使者一怔,哽咽道:“三年大饥……田野荒芜……饿殍枕藉……小儿易子而食……惨不忍睹啊……”

“啪!”

一袋沉甸甸的稻种砸在甲板上,裂开一角,金黄的谷粒滚落如雨,在晨光下泛着饱满的光泽。“这是占城稻改良种,亩产三石,耐旱耐涝。”赵构声音不高,却如惊雷贯耳,响彻船舱,“拿去,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七日后,朕亲赴京都——”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一字一句,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不是受降,是救民。”

全场死寂,连呼吸都仿佛停滞了。使者抬头,泪眼模糊中,只见那身玄甲帝王立于晨光之下,背后是三十六艘铁舰如山,炮口犹带硝烟,却仿佛……托起了一个崭新的天命,那天命里,没有神权,只有民生。

而在东海之上,一叶快舟破浪疾行,船头切开浪花,溅起洁白的水沫。赵鼎立于船头,手中紧握赵构亲笔信,信纸被海风微微吹起边角。

信上墨迹未干:“相父速来,朕已为京都太学选址,就在旧皇宫前,让汉家文脉,在此生根。”

他望着远处博多湾的余烬,火光未熄,却已有炊烟袅袅升起,那是宋军在为当地百姓煮粥,烟火气混着海风,竟透着一丝安宁。赵鼎抚信而叹,眼中微润,低声呢喃:

“阿斗……竟真将相父的北伐,走成了安天下之路。”

快舟加速前行,朝着那片正在被改变的土地,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