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铁骑踏雪来,龙旗卷辽东(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相父在手,天下我有》最新章节。

【火信传盟】

三声爆响,划破辽东雪原的沉寂。

一道赤红火光冲天而起,如龙腾云海,撕裂了灰白的天幕。

紧接着,百里之外的第二座烽燧应声点燃,七响连珠,震得积雪从松枝上簌簌坠落。

不过一个时辰,第三座、第四座……一路西去,烟火接力,如星火燎原,直奔中原腹地。

两个时辰后,汴京钟楼之上,火信落地。

守卒拆开铁筒,取出火漆封印的竹简,双手呈上。

赵构立于高台,接过竹简,只看一眼,嘴角便扬起一抹锋利笑意。

“辽东平安,三响报捷。”

他将竹简递与赵鼎。老丞相接过,指尖微颤,眼中竟泛起一丝水光。

“昔日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朝廷十日方知;靖康之耻,金兵渡河,边报迟了八日——山河沦丧,皆因消息不通。”赵鼎仰望钟楼顶端尚未熄灭的焰尾,轻声叹道,“今我大宋,万里边疆,瞬息可知敌情,此非人力,实乃天助!”

话音未落,系统提示悄然浮现:

【“多国语言翻译符”任务进度+40%】

【突厥语、高丽语已录入,可开启跨族政令直译功能】

赵构眸光一闪,心中了然。

这不仅是通讯之便,更是统御万邦的开端。

语言隔阂一旦打破,政令可直抵草原、海岛、沙漠,再无壁垒。

他转身下令:“即刻颁诏,所有边镇烽燧,皆设‘火信传讯站’,每站配火药师两名、信鹰三只、铁筒火药十斤。三响示安,五响警敌,七响为集结令——违者,斩!”

圣旨如雷,八百里加急传遍北疆。

一夜之间,十七座烽燧焕然一新,宋军士气大振。

边民奔走相告:“天子有神火,百里外一声响,京中便知。”

而就在这片振奋之中,远在东海之滨的京都御所,却已陷入风暴。

【本州惊变】

藤原清衡一剑劈下,鲜血喷溅在殿前木阶上。

密探头颅滚落,双目圆睁,仿佛仍看得见那支驶入对马海峡的高丽水师,三十六艘战船列阵如林,船首火炮森然指向倭国海岸。

“宋人竟连突厥野马都驯得服?”藤原清衡怒极反笑,手中长剑嗡鸣不止,“他们何时结盟?何时通商?何时……竟能在北海道对岸屯兵?”

无人应答。殿中群臣面色惨白。

阿拉伯商船队正向明州集结——那是通往天竺与大食的海路霸主,竟也倒向宋廷?

突厥骑兵陈兵北海道对岸,高丽水师破浪而来,辽东屯田已成铁板一块……这一切,如同巨网缓缓收紧,将本州死死缠住。

“兄长犹在犹豫!”藤原清衡厉声喝道,“再不举国征兵,等他们的火炮架上对马岛,就只剩跪降一条路!”

当夜,京都御所灯火通明。

天皇被迫下诏:全国征兵,凡十五至五十之男丁,皆需入伍;各藩缴粮缴铁,违者灭族;沿海修筑石垒,沉船阻港,死守本州!

然而,远在汴京的赵构,只是静静地站在钟楼之上,望着东北方向的风雪苍茫。

寒风卷起龙袍一角,他轻轻呼出一口白气,低语如刃:

“风雪压境,正是出兵时。”

城外校场,火光通明。

三千火蛟营将士列阵如铁,披甲待令。

新式防寒棉甲已发至每人手中——内衬厚羊毛,外涂桐油防水防火,肩甲铭刻“火蛟”二字,如龙鳞覆体。

可当一名北地老兵颤抖着穿上棉甲,在雪地中试走几步后,眉头却猛地皱起。

“官家……这甲,太僵了。”他低声禀报,“雪地行军,膝不能弯,臂难抬……若遇伏击,恐成活靶。”

赵构目光微凝,未语,只是缓步走下钟楼,身影没入风雪。

校场之外,军械坊的炉火仍未熄灭。

铁锤声声,敲打着即将到来的战争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