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火信连八荒,龙旗照四海(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相父在手,天下我有》最新章节。

“这一把火,烧穿了寒冰,也烧开了门。”

“接下来……是让整个天下,看清谁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

风起云涌,四海屏息。

而在汴京、明州、辽东的工地上,石匠们已开始准备巨大的石碑基座,静候那即将镌刻于千古的旨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193章 四海归心,龙腾本州

寒潮退去,春雷未动,而天下已震。

赵构一纸诏令,如天命垂落:《盟约九条》刻碑四地——汴京、明州、辽东、萨摩。

石碑高达三丈,青石为骨,金粉勾纹,碑面以汉、突厥、高丽、阿拉伯四体文字铭刻盟约:互市不闭,兵锋同向,有难共御,违者共伐。

每一条皆如铁律,字字凿入山河。

工匠昼夜不息,锤声如鼓,响彻九州。

百姓扶老携幼前来观瞻,有人跪地叩首,有人抚碑痛哭——那是曾被金兵屠城的河北遗民,如今看见“大宋龙旗”之下,竟连西域胡商、草原铁骑也俯首称臣,恍如隔世。

“这碑,不是石头,是命!”一老儒颤抖着指尖摩挲汉文第一行,“自安史之乱后,中原再无此气象!”

更令人沸腾的,是随后颁行的“盟国通宝”。

铜钱精铸,正面龙纹盘绕,五爪腾云,背面则依国别镌刻图腾:突厥狼首、高丽鹤影、大食新月、倭地樱花(待降后补刻)。

钱文四围以四语环书“天下共通”四字,由赵鼎亲笔题写汉文,萨利赫执笔阿拉伯文,林九娘督造火印防伪。

消息传开,万民争藏。

市井传言:“得一枚龙心钱,家宅不遭兵火;集齐四方图腾,子孙可入军功爵!”泉州港头,胡商甚至以十倍高价收购初铸样钱,称“此乃帝国之信物,比金更贵”。

赵构立于明州铸币坊高阁,望着流水般运出的铜钱,眸光微闪。

他知道,这不仅是货币,更是人心的锚。

当一个高丽农夫用“龙心钱”买下突厥羊毛,当一名大食水手在萨摩酒肆掏出宋式铜板——那便是帝国真正的疆界。

而此刻,在遥远的倭国京都。

藤原清衡撕碎最后一份军报,纸屑如雪纷飞。

他双目赤红,指甲深陷掌心。

“西面——高丽水师已破对马海峡,釜山港一日三捷!”

“北面——阿史那·铁木尔率三万轻骑踏破北海道,津轻城火光三日不熄!”

“南面——宋军‘火蛟舰队’封锁丰后水道,商船入海即沉!”

四面皆敌,八方断粮。

城中米价飙至一斗黄金,饥民啃食树皮,寺庙钟声为丧。

“天照大神……为何弃我?”他踉跄奔上城楼,望见远处海天交界处,三支舰队正破浪而来,如三柄利剑直刺本州咽喉。

——左侧是高丽白帆,舰首雕鹤展翅,炮口喷火;

——中央是突厥战船,狼头旗猎猎,甲板上弓弩如林;

——右侧是大食商战混编舰队,新月旗下火油罐林立,由萨利赫亲自督运火硝补给;

——而最前方,巨舰巍峨,舰首盘龙吞浪,舰名“镇海”二字鎏金刺目。

赵构立于“镇海号”甲板,海风猎猎卷起明黄龙袍。

他手中紧握一枚未流通的“龙心钱”,指尖缓缓抚过背面的空白图腾位。

“等倭国归降,这里,就刻上樱花。”他低语,声音轻如风,却重若千钧。

玉佩微凉,贴在心口。

那是穿越时唯一随身之物,仿佛还残留着成都宫中,相父执笔批阅军报的余温。

“相父,这天下,官家替你看了。”

“当年你六出祁山,只为兴复汉室;今日我四海合围,要让万邦共尊一旗。”

忽然,系统提示清音响彻识海:

【叮——“多国语言翻译符”任务完成!】

【跨文明政令传播模块已解锁】

【可发布多语诏书:汉/突厥/高丽/阿拉伯/倭语(破译中)】

赵构嘴角微扬,提笔蘸墨,于黄绢之上写下第一道跨文明诏令:

“凡执兵拒降者,城破之日,屠而不赦;凡开门归顺者,授田赐钱,列为盟民。”

——以四语传檄四海,火信连天,八荒同震。

风起云涌,本州孤城,已成瓮中之鳖。

而属于大宋的新纪元,正随朝阳,破浪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