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玉佩无言,暗潮已动(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相父在手,天下我有》最新章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禁军……也有人牵连?”她心头一凛,指尖攥紧了袖中朱笔。
但她没有声张,只默默记下港口往来船只编号、装卸货品清单,尤其关注几艘悬挂“陈记商行”旗号的巨舶——它们每月定期出海,却从不申报货物明细,船工皆是生面孔,眼神警惕如狼。
夜深人静,她伏案绘图,笔尖微颤。窗外,泉州港湾的海雾正浓,像化不开的阴谋。
一艘漆黑楼船静静停泊,船头灯笼幽亮,两字猩红——“再启”,在雾中若隐若现。
赵构立于临安御书房,望着窗外飘落的碎雪,嘴角微扬,低声自语:“既然你们喜欢讲故事……那这次,就让朕来讲一个,关于张元礼临终托梦的真实版本。”【舆情反制】
暴雨如注,夜裂长空。
一道惊雷自天际滚过,仿佛苍穹震怒,直劈泉州城南那座香火鼎盛的“忠烈祠”。电光撕裂乌云的刹那,百姓惊见祠堂正梁轰然崩塌——那一块刻着“赵鼎将逝,国运堪忧”的木匾,在漫天雨幕中化作焦黑碎片,四散飞溅。
“天罚!真是天罚啊!”
“张将军显灵了!谁敢亵渎忠魂,必遭雷殛!”
坊间沸然,街头巷尾皆传起一个离奇故事:昔年建炎血战,校尉张元礼临终前曾托梦族人,留下遗言——“若有伪忠之徒借我名号乱政,当雷劈其祠,魂不得归。”
这则传闻不知何时起,已在茶肆酒楼悄然流传。说书人拍案而起,声泪俱下;孩童口耳相传,绘声绘色;连老妪烧香祷告时,都颤声道:“莫要得罪死人,更莫要欺君罔上。”
无人知晓,这股风潮始于临安皇宫深处的一道系统提示。赵构负手立于御台,手中玉佩微温,眸光冷冽如霜。
【任务完成:残佩溯源】
【奖励发放:临时舆情引导术(已使用)】
【当前积分:800/】
他唇角轻扬,低声自语:“相父常说,民心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今日朕便以‘天意’为桨,逆流而上。”
这一招,是他精心设计的心理杀局——先以“托梦”之说种下敬畏,再借天雷毁匾制造神迹,最后让百姓自发成为舆论推手。无需官府出面,人心已然倒戈。
而林九娘早已布下密网。数十名皇城司亲卫伪装成香客、商贩、游方道士,混入崇礼会周边,不动声色地散播更骇人的消息:“此会欲私建宗庙,奉赵鼎为傀儡丞相,暗中勾结海寇,图谋兵变!”
一时间,原本趋之若鹜的信徒开始退避三舍,香火骤减。内部争执频发,有人主张提前动手,有人疑心内鬼泄密,彼此猜忌,阵脚大乱。
【海船现踪】
就在忠烈祠遭雷击的第三日清晨,闽江口烽烟未起,却传来一则诡异军报。韩世忠之子韩彦直快马加鞭入宫,跪呈密信:“启禀官家,昨夜子时,闽江外海发现一艘无旗楼船,形制古拙,似渤海遗匠所造,通体漆黑,不悬号灯。但每逢子时,船头便会点亮一盏双层纱灯——外罩漆黑,内燃幽蓝蜡烛。”
赵构瞳孔骤缩。
幽蓝……又是幽蓝。西祠墙缝中的火焰是幽蓝的,伪造谶文的墨迹用的是掺磷药粉,夜里才会泛光;而如今,这艘神秘楼船竟也点燃同样的灯火——分明是同一伙人,同一套暗语,同一个阴谋的延续!
他缓缓起身,走向御台东南角的千里镜。透过朦胧海雾,远处港口若隐若现,帆影如墨。
“传旨水师,”他声音低沉,却字字如铁,“不必拦截,不必登船……放它进港。”
左右近侍皆惊:“为何?难道任由敌船深入腹地?”
赵构冷笑,指尖摩挲着那半块玉佩,仿佛能触到张元礼最后一口气息:“他们不是想演戏吗?那就让朕看看,这场‘忠烈归来’的大戏,到底有多荒唐。”
夜深,风雨再起。被雷劈毁的忠烈祠废墟之上,杂草丛生,断柱横斜。忽然,一抹微弱火光在墙角亮起。一支幽蓝蜡烛静静燃烧,映照湿泥地面——那里赫然多了一行新写的字,尚未干透:
“君既归来”
风穿残垣,烛火摇曳,像某种无声的回应,又像一场更大风暴的序曲。
而在市舶司旧档房内,一名灰巾书吏正伏案疾书,袖中朱笔微凉。她不知,窗外屋檐之上,一双眼睛已盯了她整整一夜,瞳孔里映着远处港口的幽蓝灯火,如狼窥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