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风起梅林,谁是执灯人(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赘婿,开局签到绝世兵法》最新章节。
陈默站在梅林边缘,望着几名工匠扛着木料往梅园小筑方向去,指节轻轻叩了叩腰间那截竹杖。
昨夜签到得来的“影踪步”在经脉里流转,像条温驯的小蛇,让他连呼吸都轻了三分——这正是他要搬去梅园的底气。
“陈公子。”苏清漪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冷硬的清冽。
她今日换了月白缎裙,腰间玉牌随着步伐轻响,发间银簪在晨光里泛着冷光,“你昨日说要搬去梅园养伤,我已命人收拾了。但那处多年未住,墙皮脱落,青砖松动,我让工匠今日加固。”
陈默转身时踉跄半步,竹杖点在青石板上发出闷响,面上却堆出三分讨好的笑:“有劳夫人费心了。我自小在山村里长大,住惯了旧屋子,倒觉得这梅园清净,正好养养我这副病骨头。”他说话时目光掠过苏清漪身后的工匠,注意到他们正用撬棍撬动墙角的青砖。
苏清漪并未接话,只是盯着工匠的动作。
当第一块青砖被起出时,她忽然上前半步,指尖划过砖面:“停手。”工匠们愣了愣,纷纷直起腰。
她蹲下身,用帕子擦去砖上泥灰,“这纹路不对。”
陈默眯起眼——那青砖表面刻着极浅的云雷纹,与其他砖的回字纹截然不同。
他早料到苏清漪会发现异常,毕竟宰相府的一砖一瓦,哪块不是她亲自过目的?
“夫人好眼力。”他扶着竹杖凑近,“我昨日在园子里转,也瞧着这几处砖色发暗,许是当年建宅时压了镇物?”
苏清漪抬头看他,眼底闪过一丝探究。
陈默却已弯腰捡起块青砖,指尖在砖底摩挲:“这砖应该往东挪三尺。”他指向墙角那株老梅树,“梅属木,木生火,东边是离位,火能旺宅气。我虽不懂风水,可小时候见村里老丈修屋,总说要顺五行。”
工匠们面面相觑,苏清漪却突然开口:“按他说的做。”她盯着陈默手里的青砖,喉结微动——这赘婿往日连话都不敢多说,今日竟能说出“五行气机”?
更奇的是,当工匠将青砖往东挪动三尺后,她站在院中央竟觉耳中一静,连墙外丫鬟们的嬉闹声都模糊了。
陈默垂眸掩住眼底的暗喜。
他昨日签到后,系统不仅给了“影踪步”,还触发了“望气术”的进阶提示——梅园地下埋着前朝留下的石脉,本是天然的隔音屏障,只是被错位的青砖破了局。
此刻调整方位,整座院子便成了个“瓮中听雷”的妙处,外头听不见里头动静,里头却能将方圆十丈的声音收个清楚。
夜幕降临时,陈默站在新修好的院门前,望着赵怀仁鬼鬼祟祟往祠堂去的背影,将黑袍往头上一罩。
“影踪步”起,他的身影便如一片被风卷起的枯叶,贴着屋檐掠过。
祠堂里,赵怀仁的手在发抖。
他掀开香炉底部的暗格,取出那封用油纸包着的密信,烛火映得他额头的汗珠子发亮。
“又要送消息……”他喃喃自语,“那两个杀手死得蹊跷,莫不是被影阁怀疑了?”
陈默伏在屋脊的瓦垄里,看着赵怀仁拆信的动作,呼吸几乎要凝成霜。
他等的就是这一刻——影阁在宰相府的内鬼,必然要通过密信传递情报。
当赵怀仁的手指刚碰到火漆印时,陈默的身影突然从檐角滑下,脚尖点在廊柱上,像只夜枭般落在赵怀仁身后三步外。
赵怀仁猛地回头,只来得及看见一道灰影闪过,再看时,密信仍好好躺在香炉旁,只是火漆印上多了道极浅的压痕——那是陈默用随身携带的蜂蜡拓下的印记。
“是谁?!”赵怀仁抄起供桌上的青铜烛台,声音发颤。
陈默早已隐入阴影,只留一句若有若无的叹息:“赵管家,夜里风大,当心着凉。”
次日午时,柳如烟的笑声像一串银铃,撞开了梅园的竹门。
她着一身绯色罗裙,腕间金铃轻响,手里捏着张泛黄的通缉令:“陈公子,影阁新出的通缉令,要抓个泄露机密的叛徒。”她将纸卷往石桌上一抛,眼尾微挑,“有些人哪,活着比死了更有用。”
陈默接过通缉令,指尖在边角的暗纹上轻轻一抚——那是影阁特有的“飞鸢纹”,与昨夜拓下的火漆印上的纹路分毫不差。
他抬头时仍是那副病恹恹的模样:“柳使者说的是,留着活口总能问出些东西。”
柳如烟盯着他看了片刻,突然轻笑出声:“陈公子,你这身子骨,可要多补补。”她转身离去时,金铃声响得格外清脆,却没看见陈默将通缉令翻过来,用指甲在背面划了道极浅的痕迹——这是他与苏清漪约定的暗号:影阁在京有“飞鸢传书”站,需即刻查。
是夜,苏清漪在书房整理父亲留下的旧部名录。
烛火噼啪炸开个灯花,她的指尖突然顿住——第三页末尾,“李虎”“张奎”“王二牛”三个名字旁,原本该有的“在任”朱印,竟被人用墨汁涂得干干净净。
“这三人……”她低声呢喃,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京中暗流”,指节不自觉地攥紧了名录。
窗外,梅园方向传来一声夜枭的啼叫,惊得烛火摇晃,将名录上的字迹映得忽明忽暗。
苏清漪捏着名录的手指节泛白,烛火在她眼底晃出细碎的光。
父亲临终前那句“京中暗流,需防旧部生变”突然在耳边炸响——这三个被涂掉的名字,李虎、张奎、王二牛,分明是十年前随父亲巡查皇陵时亲自提拔的亲卫,个个都是能在暗夜里闭气半柱香的好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