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铁血证道,朝堂惊雷(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明末:我的KPI拯救大明》最新章节。

几乎就在李定国剿匪成功的消息以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的同时,一场针对陈远的风暴,也在庙堂之上骤然爆发。

今日并非大朝会,而是御门听政。崇祯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面容依旧带着挥之不去的疲惫。下方,内阁辅臣、六部九卿、科道言官依次排列。

兵部尚书张凤翼首先出班,奏报了大名府新军于广平府境内剿灭悍匪“过山风”一股,并缴获赃物若干的消息。这原本是一桩军功,但张凤翼奏报时语气平淡,并未过多渲染。

然而,他的话刚落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王志道,一个以清流自居、古板守旧的老臣,便手持玉笏,大步出班,声音洪亮甚至带着悲愤:

“陛下!臣要弹劾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名广平顺德三府陈远!”

此言一出,满殿皆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王志道身上。崇祯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陈远奉旨巡抚三府,不行仁政,不恤民情,反而标新立异,弄出一个什么‘KPI考核’,苛察州县,骚扰士绅!其法酷烈,甚于秦隋!致使三府之地,官不聊生,民怨沸腾!更有甚者,臣闻其为推行己法,不惜构陷同僚,广平知府刘正清勤勉王事,竟因其查账而惶惶不可终日!此等酷吏,若不加严惩,恐寒天下百官之心,动摇国本!臣请陛下,即刻罢黜陈远,逮京问罪,以正视听!”

王志道话音刚落,身后立刻站出七八名言官御史,齐声附和:

“臣附议!陈远之法,实乃亡国之政!”

“陛下,切不可听信小人蛊惑,乱我祖宗成法啊!”

“KPI考核,闻所未闻,必是陈远谄媚君上,巧立名目!”

一时间,朝堂之上,弹劾之声此起彼伏,仿佛陈远已然是十恶不赦的国之巨蠹。这些言官,有些是确实对新政不满,有些是受了三府利益受损官员的请托,还有些,则是纯粹出于对“变革”的本能排斥和对陈远骤升高位的不满。

龙椅上,崇祯的脸色阴沉下来。他知道推行新政必有阻力,却没想到反击来得如此迅猛和激烈。他目光扫过下方,见内阁首辅周延儒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其他几位阁老也大多沉默。兵部尚书张凤翼欲言又止。他心中不由升起一股怒意,既是对这些抱残守缺的官员,也是对这积重难返的朝局。

“众卿家,”崇祯的声音带着压抑的冷意,“尔等皆言陈远之法酷烈,致使民怨沸腾。可有实据?朕却听闻,其在大名府,于岳托围城之际,调度有方,守城有功!于三府试行考核,亦追回贪墨,平反冤狱,吏治为之一清!尔等所言‘民怨’,何在?”

王志道昂首道:“陛下!此乃陈远欺瞒君上之辞!其所为之事,不过效仿商鞅立木之术,以小利邀买人心,实则苛政猛于虎也!广平府如今士绅不安,商贾停滞,此非民怨为何?且其为人,跋扈专权,连知府大员都可随意折辱,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陛下!”又一名御史出班,“臣闻陈远与武将李定国过往甚密,其麾下所谓‘数据司’,更似私人幕府,网罗江湖人士,如沈炼之流,行踪诡秘,恐有结党营私、图谋不轨之嫌!此次剿匪,其兵马竟可越境至广平府行事,此乃藩镇之兆啊,陛下!”

攻击的矛头,从政策本身,开始转向对陈远个人的道德抨击和对其“结党”、“藩镇”的隐晦指控,这无疑是更为阴险和致命的。

朝堂之上的气氛,几乎凝固。所有官员都屏息凝神,等待着皇帝的决断。是迫于压力,放弃陈远和新政?还是……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殿外传来一声急促的通报:

“报——!八百里加急!大名府巡抚陈远,有密奏呈递陛下!”

一名小太监手捧一个密封的铜匣,疾步上殿,跪倒在地。

崇祯精神一振:“呈上来!”

王承恩连忙接过铜匣,检查火漆完好,亲自打开,将里面的奏章取出,恭敬地递给崇祯。

崇祯展开奏章,快速浏览。奏章的前半部分,详细禀报了广平府漕运审计中发现的数据疑点,以及“点对点直输”政策试行遭遇土匪劫掠,幸得李定国率新军剿灭,并俘获匪首“过山风”之事。而奏章的后半部分,则附上了“过山风”关于受广平知府刘正清指使的口供画押,以及起获的作为定金的玉扳指等物证的描述!

人证物证,直指广平知府刘正清勾结土匪,破坏朝廷新政,劫掠官粮!

崇祯看着奏章,脸上的阴沉逐渐化为震怒,握着奏章的手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两道冰冷的利剑,直射向刚才还在弹劾陈远“构陷同僚”、“跋扈专权”的王志道等人!

他将奏章狠狠摔在御案之上,发出“啪”的一声巨响,吓得满殿文武心头一颤!

“好一个‘勤勉王事’的刘正清!好一个‘民怨沸腾’的广平府!”崇祯的声音如同寒冰炸裂,带着滔天的怒意,“尔等口口声声说陈远酷烈,说新政扰民!可如今,人证物证俱在!是哪些蠹虫在扰民?是哪些硕鼠在祸国?!是刘正清这等贪官污吏!是尔等身后那些见不得光的魑魅魍魉!”

皇帝突如其来的暴怒和掷地有声的反问,如同惊雷炸响在乾清宫上空!王志道等人顿时面如土色,冷汗涔涔而下,他们万万没想到,陈远的反击竟然如此迅速、如此狠辣、如此证据确凿!

“陛下息怒!”周延儒等人见势不妙,连忙出班跪倒。

“息怒?朕如何息怒!”崇祯霍然起身,指着下方,“朕欲整顿吏治,富国强兵,尔等便百般阻挠,攻讦能臣!如今铁证如山,还有何话说?!传旨:广平知府刘正清,革职拿问,抄家查产,交三法司会审,严惩不贷!其党羽,一并彻查!”

他顿了顿,冰冷的目光扫过瘫软在地的王志道等人:“至于尔等,不察实情,人云亦云,攻讦实干之臣,险些误朕大事!罚俸一年,以观后效!若再有无端弹劾,决不轻饶!”

“退朝!”

崇祯袖子一甩,怒气冲冲地转身离去,留下满殿噤若寒蝉的文武百官。

王志道等人面无人色,互相搀扶着才勉强站起,看向彼此的眼神中,充满了惊惧与难以置信。他们输了,而且输得如此彻底,如此难看!陈远不仅安然度过此次危机,反而借此事,将反对新政最力的刘正清集团连根拔起,更是借皇帝之口,狠狠震慑了所有潜在的反对者!

KPI考核的试点,经过这场铁与血的洗礼,非但没有夭折,反而如同被淬火锤炼过的精钢,变得更加坚不可摧。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随着试点的成功,席卷整个大明官场。

朝堂惊雷,已为天下先声。

(第6章结束。本章详细描写了剿匪战斗的全过程和朝堂辩论的激烈场景,双线并行,情节紧张,细节丰富,人物刻画鲜明。剿匪战斗突出战术配合与李定国的勇武,朝堂辩论展现政治斗争的复杂与崇祯的决断,最终以陈远的全面胜利告终,为后续情节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