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封 谷粒撞碎的阳光(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在爱里刻下年轮》最新章节。
结果俩人都被按在谷堆上罚站,谷粒钻进领口,痒得直哆嗦也不敢动,倒是把麦芽糖的甜,混着谷粒的香,刻进了嗓子眼。
“合作社的新脱粒机,”王爷爷磕了磕烟袋锅,火星子落在谷堆边,瞬间被风吹灭。
“昨天刚运到仓库,说是能把碎米和整米分得清清楚楚,比老机器快三倍。就是说明书上的字太小,我瞅了半天,愣是没看懂哪个是开关。”
他往仓库方向努了努嘴,“你俩去摸摸门道,回头教二柱他们,年轻人学东西快。”
你拉着我往仓库跑时,鞋底碾过的谷粒,发出“咯吱”响。
推开门的瞬间,机油味混着陈年的谷香扑面而来,角落里的旧脱粒机还沾着去年的稻壳,齿轮上锈迹斑斑,像一位卸了甲的老兵。
旁边的新机器锃亮,控制面板上的按钮,闪着蓝光。
你伸手按了下绿色的键,机器“嗡”地低吟起来,进料口的传送带缓缓转动,像在朝我们招手。
“你看这筛网,”你指着机器侧面,“能调粗细,碎米能直接装袋喂鸡鸭,整米装袋送去碾米厂,一点不浪费。”
我摸着传送带的橡胶面,突然想起去年秋收。
李叔家的脱粒机坏在半路,全村人轮流用老机器,忙到后半夜才脱完最后一袋谷。
你蹲在机器旁,修了三个钟头,满手油污却笑得傻气:
“好了!至少能撑到收完晚稻!”
现在看着这台新机器,突然懂了爷爷说的“入合作社”——
不是图省力,是想让这些弯腰种出来的谷粒,能被更金贵地对待。
回到晒谷场时,王奶奶正把编好的稻壳小马递给来串门的小毛豆。
那孩子举着小马在谷堆上跑,红兜兜上粘满了谷粒,像挂了一串会晃的金珠子。
“合作社说要搞‘谷粒课堂’,”王奶奶的拐杖敲了敲地面,“让城里孩子来认认稻子怎么长,学学稻壳能编啥。小锦手巧,教他们编小玩意儿;小文懂机器,讲讲谷粒怎么变成米。”
你扬着木锨往谷堆上拍了拍,谷粒溅起的瞬间,突然喊:
“我还能教他们用老法子扬场!”
阳光穿过你的发梢,在谷堆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当年我们滚过的那片金浪。
我望着远处合作社的红旗,突然看见旗角绣着的稻穗图案,在风里招展得格外精神。
竹耙突然勾到个硬纸包。
我扒开谷粒,发现是用油纸裹着的小包,打开时,两颗玻璃弹珠滚出来,还有半只稻壳编的小篮子
——是我12岁生日送你的,篮底歪歪扭扭写着“装糖”。
你当时把它埋在谷堆最深处,说“等我们攒够一百颗糖,就埋在这里当宝藏”。
现在弹珠上的花纹都磨浅了,可对着阳光照,里面的气泡还在慢悠悠地转,像封存了一整个夏天的蝉鸣。
“当年你说这弹珠是谷神变的,”你把弹珠塞进我手心,掌心的温度把玻璃焐得发烫,“说吃了谷粒的神仙,把自己的光揉进了石头里。现在看来,你说得对——你看这满地的谷粒,不就是大地给我们的弹珠吗?一颗一颗,都藏着太阳的味道。”
风掀起你的衣角,露出后腰沾着的谷壳。
王奶奶和王爷爷正凑在竹筛边数饱满的谷粒,手指在金黄里翻捡,像在抚摸无数个沉甸甸的日子。
我突然明白,这晒谷场从来不是普通的水泥地,是一块会讲故事的魔毯——
它记着王爷爷烟袋锅里的火星,王奶奶编稻壳的指尖,记着我们追跑时踩碎的谷粒,也记着新机器转动时,老手艺与新法子撞出的光。
亲爱的,此刻你的木锨斜插在谷堆里,竹耙在我脚边躺着,谷粒在我们周围轻轻呼吸。
我突然想告诉你,所谓根脉,不是死守着旧时光不动,是让王奶奶的稻壳手艺缠上新机器的齿轮,让王爷爷的扬场口诀混进合作社的说明书,让我们抹脸时的弧度,变成教孩子们认谷粒的手势。
等日头爬到头顶,我们去学开新机器吧。
我猜,王爷爷会站在旁边念叨“老机器不用看说明书也能转”,王奶奶会数着稻壳说“新谷还是老法子晒得香”,可等机器吐出第一袋饱满的整米时,他们眼角的皱纹里,准会滚出比谷粒还亮的光——
就像当年我们把偷藏的谷粒倒进米缸,他们嘴上骂着“捣蛋鬼”,却在转身时,偷偷往我们兜里塞了一颗裹着糖的炒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