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封 枸杞与星光的共谋(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在爱里刻下年轮》最新章节。

亲爱的波妞:

书桌上的青瓷杯还留着浅褐的茶渍,像一片被晨雾晕染的秋叶。

窗帘缝里漏进的第一缕阳光,正落在你昨晚给我披上的羊绒毯上,绒毛在光尘里轻轻浮动,恍惚间竟像那年在敦煌夜市,你指着漫天星斗说,“你看,宇宙在给我们撒金粉呢”。

这阵子,我总被同事安利那部古装悬疑剧,“剧情反转得比九曲黄河还绕。”

我向来对这类烧脑故事没抵抗力。

上周,我趁你去外地出差,偷偷在手机里缓存了八集,本想每天看两集慢慢品,没承想点开第一集就被勾了魂。

你周三晚上回来时,我正窝在沙发里看到第七集。

主角刚揭开密室杀人案的关键线索,我攥着抱枕的手都在冒汗,连你开门的动静都没听见。

直到你把行李箱放在玄关的“咚”声传来,我才像被按了暂停键似的僵住,慌忙去按遥控器,屏幕暗下去的瞬间,正好对上你探进来的脑袋。

“哟,夜猫子还没睡?”

你换鞋的动作顿了顿,视线扫过我瞪得溜圆的眼睛,又落在茶几上的空薯片袋上,嘴角弯了弯,“这是……发现新大陆了?”

我心虚得舌头都打了结,把抱枕往脸上挡了挡:

“没……没什么,就随便看看纪录片。”

“哦?哪个频道的纪录片,会让观众攥着抱枕跟要打架似的?”你走过来,伸手把我额前的碎发别到耳后,指尖带着点外面的寒气,“我出差这几天,你该不会天天这么熬吧?”

我本以为你要开始念叨“熬夜伤肝”?“久坐发胖”的老生常谈——

就像我妈每次视频时,都会翻来覆去说的那样。

毕竟你这人,平时连我喝咖啡不加奶,都要叨叨两句“空腹喝对胃不好”,更别提这种明显在“糟蹋身体”的行为了。

可你只是揉了揉我的头发,转身往厨房走。

冰箱启动的嗡鸣声里,传来你拉开抽屉的动静,接着是水壶注水的声音,水流撞击壶壁,像在敲一串透明的玻璃珠。

我扒着沙发背,偷偷往厨房看,正瞧见你从橱柜里拿出那罐宁夏枸杞,抓了一小把放进青瓷杯里,动作轻得像在数米粒。

“你出差带回来的枸杞,我泡了一杯给你。”

没一会儿,你端着杯子走过来,杯口氤氲的热气里,飘着淡淡的药香,“剧好看吗?要是实在停不下来,就把这杯喝了再看。”

我愣住了,接过杯子的手差点没拿稳。

青瓷杯的温度,透过掌心漫上来,枸杞在热水里慢慢舒展,像一粒粒沉睡的红宝石被唤醒。

你坐在我旁边的单人沙发上,打开笔记本电脑处理未读邮件,键盘敲击声清脆利落,却半点没打扰屏幕里重新亮起的剧情。

“你……不骂我吗?”看到第八集结尾,主角被反派设计关进大牢,我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被茶气熏得有点发飘。

你从电脑屏幕前抬起头,推了推眼镜:

“骂你什么?骂你眼光好,挑的剧连我都想凑过来看看?”

“不是啊,”我往你身边挪了挪,羊绒毯的一角拖到地上,“你不是总说熬夜不好吗?我妈都比你紧张。”

你敲键盘的手指停了停,转头看我时,眼里的笑意像浸了水的棉花,软乎乎的:

“我妈以前也总跟我爸说‘少抽烟’,可每次我爸熬夜画图纸,她都会默默泡一杯胖大海放在旁边。”

你顿了顿,伸手碰了碰我的杯子,“喜欢一件事的时候,眼睛里是会发光的。我总不能因为怕你累着,就把你的光给掐灭了,对吧?”

这话让我想起大三那年。

我当时痴迷于榫卯结构,天天泡在图书馆翻古建筑图谱,连周末都窝在宿舍里,用硬纸板仿造应县木塔。

那时候你刚追我没多久,正是春末夏初,学校里的紫藤萝落得满地紫雪。

你总爱在周五下午,堵我去图书馆的路,背着双肩包站在香樟树下,校服领口还别着学生会的徽章,见我过来就直愣愣地笑:

“阿锦,今晚新上映的科幻片,据说里面有全息投影的古建筑,你肯定感兴趣。”

我正抱着从图书馆借来的《营造法式》,书页里夹着的斗拱结构图还露着一角。

闻言头也没抬,指尖在“十字拱”的线条上敲了敲:

“不去哦,我得琢磨怎么用硬纸板,拼出十字相交的拱券,上周试了三次都散架了。”

你书包上的钥匙扣叮当作响,大概是手在兜里攥紧了电影票。

“那……看完电影我帮你拼?”你声音里带着一点试探的小心翼翼,“我小时候玩过积木,拼立体结构还行。”

“不行呀,”我终于抬头看你,阳光透过树叶在你脸上晃出明明灭灭的光斑,

“斗拱这东西讲究‘榫卯相嵌’,一点胶水都不能用,比乐高精密多了。你看这‘雀替’,得正好卡在梁架的转角,差一毫米都不行。”

我翻到书里的插图指给你看,没注意到你眼里的光暗了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二周你又来堵我,手里拎着一个牛皮纸包,老远就朝我挥手:

“阿锦,我问建筑系的李教授,要了一套斗拱分解图,他说这个比例适合初学者——”

“真的?”我眼睛一亮,伸手就要去接,却被你往后躲了躲。

“条件是,”你把纸包举得高高的,嘴角弯出狡黠的弧度,“今晚陪我去看那部科幻片。里面有段讲应县木塔的抗震结构,据说特效做得比教科书还清楚。”

“那……看完电影得给我讲清楚,木塔的暗层是怎么分散荷载的。”

我伸手去抢纸包,指尖擦过你的掌心,烫得像触到了夏日的阳光。

你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把纸包塞进我怀里:

“保证比李教授讲得还细!对了,我还带了尺子和铅笔,看完电影去自习室,咱们边看边画?”

后来才知道,你为了要那套分解图,在建筑系的办公室帮李教授整理了三天古籍;

为了看懂木塔的抗震原理,硬是啃完了半本《中国古代建筑史》。

就像现在,你明明对悬疑剧里的尔虞我诈一窍不通,却能准确说出第七集那个密室的榫卯结构有三处不合理——

你说你昨晚趁我睡着,偷偷翻了两集剧情解析。

原来,有些喜欢,从一开始就不是“你该陪我做什么”,而是“我想陪你做你喜欢的事”。

就像那套被我珍藏至今的斗拱分解图,纸页边缘都磨出了毛边,却依然能看出你当时用红笔标注的每一处细节,温柔得像此刻晨光里,你悄悄放在我手边的那杯新泡的枸杞茶。

有次,你直接拎着个大纸箱子找到我们宿舍楼下,打开一看,居然是一套迷你木工工具,还有十来块不同材质的木料。

“我问了建筑系的学长,说这个尺寸适合初学者练手。”

你挠着头,耳朵红扑扑的,“你要是不嫌弃,我……我可以陪你一起琢磨?”

后来那些日子,我们常在学校的小树林里待着。

你帮我扶着木尺,我拿着刻刀小心翼翼地凿卯眼,阳光透过松针洒在木料上,连木屑都闪着金芒。

有次,我不小心被刻刀划了手,你慌里慌张地从包里翻创可贴,那架势比自己受伤还紧张——

你包里总备着创可贴,说是“追姑娘必备神器”,现在想想,大概从那时候起,你就习惯了用“守护”代替“阻止”。

眼下剧情到了最关键的转折点,主角在刑场上突然揭露真凶,我看得大气都不敢出,连你什么时候坐到我身边都没察觉。

直到你把温热的茶杯重新塞进我手里,我才发现杯子空了,不知何时已被你续了新茶。

“这剧的编剧有点东西啊。”你居然也看得入了神,手指点了点屏幕里正在反转的剧情,“刚才那个伏笔,早在第三集就埋好了,你注意到没?”

我惊讶地张大了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