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封 光斑缀满方程式(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在爱里刻下年轮》最新章节。
你向来不喜欢人多的密闭空间,那天却陪我坐了整整一个半小时。
最让我心头发软的,是夹在最后几页的一张便签。
上面是你随手画的我的侧影,头发被风吹得乱蓬蓬的,嘴角却翘着。
旁边写着:“2022年7月26日,她在天文台观测英仙座流星雨,说‘每颗流星都是宇宙的头皮屑’,说完自己笑了十分钟。”
那晚的记忆,突然鲜活起来。
山顶风大,你把冲锋衣脱下来裹住我,自己穿着单薄的T恤,在望远镜旁调试了很久。
当第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时,我脱口而出那句胡话,你居然认真地应了句“从天体演化角度看,星际尘埃确实类似‘宇宙的代谢产物’”。
可等我笑够了,却发现你正举着手机录像,镜头里没有流星,只有我笑得皱成一团的脸。
你总说自己是个“数据驱动型人格”,凡事都要讲逻辑、列参数。
可这本备忘录里,哪有什么严谨的逻辑可言?
全是些被你用科学的外壳小心翼翼包裹起来的温柔。
你记录我的过敏反应,像分析某种珍稀物质的特性;
你验证我的口味偏好,像完成一项重要的实验;
你甚至连我随口说的傻话都记着,像收藏着散落在日常里的星光。
前几天,跟你去听古琴音乐会,演奏到《流水》时,你忽然在我耳边说:
“子期听懂伯牙的琴,或许不只是懂音律,是懂他拨弦时手腕的力度,懂他换气时琴弦的微颤,懂那些没说出来的东西。”
当时我没接话,现在却突然明白了。
我们认识的第二十年生日,你把庆祝地点选在了老城区那间爬满爬山虎的画室。
你说,那里的天光穿过玻璃穹顶时,会在地板上投下棱镜似的光斑,“比餐厅的暖光灯适合观察情绪变化”——
你总爱用这种带着数据感的句子,偏偏说的时候眼尾泛着一点红,像被夕阳吻过的云。
推开木门时,松香混着柠檬草的气息漫过来。
你支起的折叠桌上摆着一个白瓷汤碗,旁边却立着一只粗陶小锅,锅底还沾着一点焦黑的痕迹。
“本来想用电饭煲,”你挠了挠后颈,帆布围裙上沾着面粉印,“但楼下张阿姨说陶锅煮面香,就是火候没掌握好。”
我凑过去看,面条确实有点蜷曲,边缘泛着浅褐色,像被揉皱又展开的纸。
可汤里飘着的荷包蛋却圆得规整,蛋白颤巍巍裹着溏心,旁边卧着两颗饱满的香菇,伞盖朝上,像两只乖乖待着的小蘑菇。
“尝一口?”你递来筷子,指尖因为剥蒜沾了一点蒜皮的淡绿,“陶锅煮沸时间比铁锅长1分20秒,面条糊化度超标了,但……营养保留率高7%。”
我憋着笑夹起一筷子,刚碰到嘴唇,就被烫得缩了缩脖子。
你立刻转身去拿凉水,玻璃杯底还沉着一片柠檬,是你早上特意去巷口水果店挑的,说“酸度PH值3.5,解腻效果最佳”。
等我小口小口吃面时,才发现汤里藏着细碎的葱花,切得长短均匀,显然是费了心思的——你明明连剥蒜都会被蒜汁辣得睁不开眼。
你就站在旁边看,帆布围裙的带子松了一根,垂在腰侧晃悠。袖口卷到手肘,露出小臂上那道月牙形的疤——
去年帮我搬画架时被钉子划的,当时流了点血,你却笑着说“表皮损伤而已,结痂周期7天,比预期短2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刻,天光斜斜落在那道疤上,竟像镀了一层金边,和你专注的眼神一起,落在我捧着的汤碗里。
面条吃到最后,碗底沉着一颗小小的荷包蛋,蛋白上用酱油点了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
我抬头时,正撞见你盯着我的碗,喉结轻轻动了动。
“其实……”你顿了顿,声音比平时低了些,“我练了三次,前两次要么没熟,要么糊成碳。这个……勉强能看。”
我把最后一口汤喝干净,瓷碗碰着牙齿发出轻响。
“比米其林好吃。”
我舔了舔唇角的汤汁,看你眼睛亮起来,像被投进石子的小湖。
你没说“生日快乐”,只是伸手擦掉我嘴角的汤渍,指腹带着一点陶锅的温度:
“以后每年都给你煮,用陶锅练,争取……糊化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后来我才知道,你为了这碗面,提前一周就去请教楼下的张阿姨。
阿姨说,你站在厨房门口记笔记,把“水开后转小火”写成“沸腾状态转为微沸,持续搅拌频率每分钟3次”,连加多少盐都标了克数。
那些被你写在笔记本上的数字,哪里是什么烹饪指南,分明是把“想对我好”这件事,拆成了一步一步的认真,生怕错了分毫。
那天,离开画室时,你非要把那只沾了焦痕的陶锅带回家。
“养锅要循序渐进,”你抱着锅跟在我身后,影子被夕阳拉得老长,“就像……就像学怎么对你好,得慢慢来,但肯定能做好。”
晚风掀起你的帆布围裙角,我忽然觉得,比起那些说尽了甜言蜜语的生日,这碗有点糊的长寿面,才是最动人的承诺——
不是说“我会永远对你好”,而是说“我在学,而且会一直学下去”。
原来,有些承诺,从不需要郑重宣告。
就像你从不把“在乎”挂在嘴边,却把我的一颦一笑、一喜一忧,都拆解成可测量、可记录、可追溯的数据,刻进了日子的肌理里。
就像天文学家观测星空,不是为了证明宇宙的浩瀚,是为了在亿万星辰里,准确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颗,然后用一生的时间,去记录它的轨迹。
此刻,你在隔壁书房写论文,键盘敲击声规律得像某种温柔的摩斯密码。
我把备忘录放回原处,封皮上的星光落回眼底。
我忽然想起你昨天说,等忙完这个项目,就带我去云南看菌子。
“那里的野生菌种类占全国的43%,但你对鸡油菌孢子过敏,我查了资料,戴N95口罩可以有效防护”。
亲爱的,你看,连赴一场远方的约定,你都早已为我算好了周全。
窗外的月光漫进来,落在书桌上那盆你养的芦荟上,叶片饱满得像储满了月光。
我忽然想,或许爱情最动人的模样,不是轰轰烈烈的告白,不是海誓山盟的承诺,而是有人把你的一切,都当作值得研究一生的课题,小心翼翼,虔诚以待。
就像你,把我藏进了你的备忘录,也藏进了你的余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