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封 围炉记晴暖(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在爱里刻下年轮》最新章节。

“想什么呢?是不是觉得这饺子不如南方的馄饨鲜?”

我摇摇头,刚要说话,就被汤的热气,呛得咳嗽。

你赶紧递过纸巾,自己却笑得肩膀直抖,睫毛上还沾着一点刚才冒出来的白汽,像落了一片小雪花。

那一刻,窗外的雪,锅里的汤,你眼里的笑,还有这满屋子混着酒香与暖意的烟火气,突然让这座陌生的城市,有了让人想留下来的理由。

上个月,公司团建去重庆,我特意去磁器口转了转。

在一家老茶馆里看到铜制的小火锅,巴掌大的锅里刻着缠枝莲纹,摊主说这是以前大户人家姑娘们用的“分餐锅”。

我突然想起你总说,“火锅这东西,就得一锅煮才热闹”。

你夹给我的毛肚,永远涮得刚好,鸭肠烫得脆生生,连我不爱吃的香菜,都挑得干干净净放在自己碗里。

有次我问你,为什么总把最好的先给我?

你正在给锅里下肥牛卷,闻言头也没抬地说:

“因为好东西,要趁新鲜吃啊!”

可我看见,你把煮老了的海带结,都夹进自己碗里,把最后一颗鱼丸推到我面前时,眼里的笑意比锅里的红油还亮。

后来,我翻一本讲饮食文化的书,见里面写:

“中国人的餐桌,从不是简单的饱腹之地,那些说不出的情意,都藏在筷子起落间。”

你看,家宴时长辈永远坐在正对门的位置,那是一桌人默认的尊位,菜要先往那里添,话要先往那里递;

刚出锅的炸丸子,冒着烫嘴的热气,大人总会先夹一个放进孩子碗里,看着小家伙,吹着气囫囵吞下,自己才笑着夹起剩下的;

而最后一块红烧肉,往往在筷子间推让两圈,最终落进最亲近的人碗里——

不是不够吃,是想把那份“刚好”留给心里最惦记的人。

合上书时,灶上的汤正咕嘟着。

我忽然想起,你总把烫得没法下嘴的鱼腹肉,先夹给我,自己啃着带刺的鱼尾;

想起你把煮得最糯的山药,压进我碗底,说“这个养人”;

想起火锅快见底时,你捞起最后一颗鱼丸,往我这边送,指尖被溅起的热汤烫得缩了缩,却还是笑着说“快吃,凉了就不鲜了”。

原来,那些说不出口的在乎,从不用刻意宣之于口。

它是粥熬到绵密时,先盛给你的那一碗;是菜炒得香时,往你碗里多添的那一筷;是日子过得再寻常,也想把最熨帖的那部分,悄悄留给他的心意。

就像老辈人总说“吃饭见人心”,一粥一饭里藏着的,从来都是最实在的温柔,比任何情话都来得绵长。

前几天整理书架,我翻出你送我的第一本书,扉页上写着:

“愿我们都能在烟火里,找到诗意”。

当时我还笑你酸,现在却懂了你的意思。

你会在煮火锅时放一把枸杞,说“养生,也要有仪式感”;

会把吃完的锅底留着,说“明天煮面条肯定香”;

会在我加班晚归时,留一盏灯和一锅热汤,说“锅里的萝卜煮透了,比肉还好吃”。

记得有次,我们吵了架,谁也不理谁。

到了饭点,你默默走进厨房,没多久就端出两副碗筷和一锅清汤火锅。

锅里只有青菜和豆腐,你却往我碗里夹了一块最大的豆腐:

“豆腐,得煮得久才入味,就像有些事,得慢慢想才明白。”

我看着你低头喝汤的样子,突然想起梁实秋说的“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真正的好胃口,是愿意陪一个人吃一辈子的饭,哪怕有时菜是凉的,汤是淡的。

现在锅里的汤又开了,我学着你的样子,先下了一把你爱吃的宽粉,又把刚买的鲜笋切得细细的。

阳光透过纱窗照在锅里,粉白的笋片在汤里轻轻晃,很像我们刚在一起时,你给我讲的那些关于故乡的故事:

“老家的冬天,炭火炉子总在堂屋正中烧得通红。长辈们围炉坐定,先把削了皮的红薯,埋进炉边的热灰里,等炭火舔得灰堆发烫,就用火钳扒开,金黄的薯肉,冒着甜丝丝的白汽。

最小的娃早等得踮脚,长辈便挑个流油的递过去,烫得孩子两手倒腾着接,却还是急着咬一口——

绵密的瓤子在舌尖化开时,长辈总笑着拍他后背:‘慢点吃,这甜不光在嘴里,暖得能渗到心里头呢。’”

炭火噼啪跳着,把每个人的脸映得红扑扑的。

红薯皮上沾着的细灰,被孩子蹭到鼻尖,像一只小花猫。

长辈们看着,自己手里的半块红薯凉了也不觉得,只把炉边新埋的又往热处推了推——

仿佛那捧在手里的甜,分出去的比留在自己嘴里的,更让人心里熨帖。

写到这里,我突然听见钥匙转动的声音。

你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一个保温袋,扬了扬:

“给,刚路过菜市场,买了新鲜的虾滑”。

我回头看你,你正弯腰换鞋,阳光在你发梢跳着碎金似的光芒。

你说:

“愣着干嘛,赶紧把虾滑下了啊,我特意让老板多捶了十分钟,保证Q弹。”

我把信纸折起来,塞进你那本讲饮食文化的书里。你已经系上围裙站在灶台前,正往锅里下虾滑,白色的丸子在红汤里浮浮沉沉,像一颗颗会跳的心。

你回头冲我笑,“快过来吃,第一碗给你”。

原来所谓的爱,从来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誓言,而是有人愿意在无数个平凡的日子里,把最好的都留给你,把烟火气过成诗,把岁月熬成糖。

就像这锅永远沸腾的火锅,汤会凉,菜会吃完,但只要有人愿意为你添柴加火,日子就永远热气腾腾。

窗外的月光正好,锅里的汤又开了。

我想,最好的时光,大概就是这样——

有人陪你吃遍四季,有人懂你碗里的咸淡,有人把你的喜好,当成自己的习惯。

此致

敬我们永不冷却的火锅,和永远温热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