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手工肥皂和蜡烛(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从洗衣工到大魔法师》最新章节。
但伊芙之前打听过行情和价格,所以心里有底:小酒馆和旅馆正缺这类消耗品。
她打算先把成品送去怀特的杂货铺,他门路广,能分销给周围的店家。剩下的就直接去酒馆和旅栈敲门,那里客人多,消耗快。
做好的肥皂和蜡烛自己再各留两份自用。
剩下的肥皂一块卖八个铜板,蜡烛一根四个铜板,十八块肥皂能换一百四十四个铜板,二十八根蜡烛得一百一十二个铜板,加起来足足有两百五十六个铜板,这可是笔不错的收入。
此时,窗外的夜色浓得化不开,明天后天不用上工,伊芙打算今夜把活计都赶出来,包括泡在橡木盆里的柳枝。
她卷起袖子,露出纤细却结实的手臂,从水中捞出柳枝沥干。浸泡后的柳条柔韧得正好,适合编织。
编好的背篓明天就能派上用场,她计划再去森林一趟,捡些板栗,再收集松油。
两个小木桶加起来能装十斤左右,她早打听清楚,松油在杂货铺虽然收购价不高但很抢手。
在这个小镇,松油用途广泛:船匠用它混蜂蜡涂船身防水,木匠拿它做屋顶防潮,还能做火把、配药剂,甚至炼金时能提炼成更昂贵的蒸馏松油。
林区的樵夫猎人常去收集,多是换些盐巴和日常用品,她却想靠这个多攒点铜板。
她坐在小板凳上,一边想着事,一边将桦树皮撕成细条。
干燥的树皮在指间簌簌作响,很快就在脚边堆起一小堆金黄的细丝。
这些是用来固定篮筐的,比这里原住民常用的藤条结实得多。
伊芙拿起最粗的柳枝搭成十字形骨架,想起第一次在乡下老家学编筐时,被柳条划破了七八个口子。
那时候只觉得好玩,哪会想到这手艺如今成了谋生的本事。
不知这些柳枝能编多少器物,保险起见,伊芙决定先做最要紧的背篓。
她想编得大些、结实些,既能多装物资,也能耐用些。
三股辫编法是她改良过的,每绕骨架压叠三圈就要收紧一次,编到第五圈时用桦树皮细丝捆扎加固。
手指穿梭在柳枝间,粗糙的柳条磨得指腹有点疼,可看着背篓的轮廓一点点清晰起来,她心里又变得很充实。
这里的原住民编背篓总是松松垮垮,空隙大得能漏下核桃,她编的却紧实得能装细小的麦粒。
等到伊芙手里编出一个背篓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了,她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眼泪都涌了出来。
低头看见木盆里剩下的柳枝,估摸着还能编个挎篮和小筐,就是柳条不太够,看来明天去森林得再多采摘些回来。
伊芙把背篓靠在墙边,指尖抚过光滑的柳条,连鞋都没脱就倒在了小木床上。
鼻尖还萦绕着油脂与草木的香气,像裹着一层温暖的茧,意识很快坠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