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篇·肥胖人群高血脂:减重缓解规律与科学速度的中西医视角(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血管清淤指南血脂养护日常方》最新章节。

判断减重速度是否“健康”,除了看数值,更需满足“不损伤代谢、不损伤脏腑、不影响生活”的三个原则:

1. 不损伤代谢:减重期间需保证每日热量摄入不低于1200kcal(女性)、1500kcal(男性),避免过度节食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若减重过程中出现“掉头发、月经紊乱、乏力”等症状,说明代谢已受损,需立即调整速度;

2. 不损伤脏腑:从中医角度,需避免“极端饮食”(如长期只吃蔬菜、不吃主食),以防损伤脾胃(主食为“五谷”,是脾胃运化气血的基础);同时,需避免“过度运动”(如每天跑10公里),以防耗伤气血(《黄帝内经》“劳则气耗”),反而加重脏腑负担;

3. 不影响生活:健康减重应融入日常,而非“牺牲正常生活”——如陈先生选择“快走+太极拳”而非高强度运动,选择“杂粮饭替代精米”而非完全节食,既保证了减重效果,又不影响工作与休息,更容易长期坚持。

(三)中医辅助:按体质调整减重速度,避免“一刀切”

中医强调“因人制宜”,不同体质的肥胖者,健康减重速度也应有所差异:

- 痰湿内盛型(体型胖、舌苔厚腻):代谢能力较强,可适当加快速度(每周0.8-1kg),通过增加运动(如快走、游泳)促进痰湿排出;

- 脾虚湿困型(体型胖、乏力、大便溏稀):脾胃运化弱,需减缓速度(每周0.5-0.7kg),优先通过饮食调理(如吃山药、茯苓健脾),避免过度运动加重脾虚;

- 肝肾阴虚型(体型胖、口干、失眠):阴液不足,减重速度需更缓(每周0.5kg左右),避免因运动出汗过多耗伤阴液,可配合枸杞、桑葚等滋阴食材。

五、健康减重的实操方案:结合中医与现代医学的“双轨策略”

无论是为了缓解高血脂,还是实现长期健康,减重都需兼顾“现代医学的代谢调节”与“中医的痰湿祛除”,制定科学可落地的方案。以下是具体实操建议:

(一)饮食调整:以“健脾祛湿、控制热量”为核心

1. 主食:选“五谷之养”,控量不戒断

遵循《黄帝内经》“五谷为养”,以全谷物(燕麦、糙米、藜麦、玉米)为主,每日主食量控制在200-250g(生重),避免完全不吃主食——全谷物中的膳食纤维既能增加饱腹感,又能延缓脂质吸收(如燕麦中的β-葡聚糖可降低坏胆固醇),同时健脾益气,减少痰湿生成。

2. 蛋白质:选“低脂之益”,避免肥甘

优先选择低脂高蛋白的食物,如深海鱼(每周2-3次,补充Omega-3脂肪酸,辅助降甘油三酯)、去皮鸡胸肉、豆腐、鸡蛋(每天1个),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1.2-1.5g/kg体重——避免肥肉、动物内脏、油炸肉类,减少痰湿来源,符合《黄帝内经》“膏粱之疾”的警示。

3. 蔬果:选“祛湿之品”,足量摄入

蔬菜每日500g以上,优先选冬瓜、芹菜、菠菜、西兰花等“健脾祛湿”的蔬菜;水果每日200g以内,选苹果、蓝莓、柚子等低GI水果,避免荔枝、芒果等高糖水果——蔬果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可改善代谢,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体内痰湿。

4. 中医食疗:按证型加“祛湿食材”

- 痰湿内盛型:每日喝1碗茯苓山药粥(茯苓15g、山药20g、大米50g),健脾祛湿;

- 脾虚湿困型:每周吃2次薏米红豆汤(薏米15g、红豆15g,煮前薏米炒至微黄,避免寒性伤脾);

- 肝肾阴虚型:每日泡1杯枸杞桑葚茶(枸杞10g、桑葚10g),滋阴补肾。

(二)运动方案:以“气血流通、痰湿排出”为目标

1. 轻度运动:每日坚持,促进痰湿运化

选择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轻度运动,每日30-45分钟——这类运动强度适中,可促进气血流通,帮助脾胃运化痰湿,且不易耗伤气血,适合所有体质的肥胖者。如陈先生每天下班后快走40分钟,周末练1次太极拳,既无疲劳感,又能有效消耗热量。

2. 中度运动:每周2-3次,强化减重效果

若体能允许,可每周加2-3次中度运动,如游泳、慢跑、骑自行车,每次30分钟——中度运动可增加脂肪燃烧,加快减重速度,但需避免过度运动(如每天跑1小时),以防“劳则气耗”,反而损伤脾胃功能。

3. 中医禁忌:避免“大汗淋漓”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过度运动导致大汗淋漓,会耗伤心阴与气血,不利于健康——因此运动时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运动,防止津液流失。

(三)作息调整:以“起居有常、脏腑休养”为原则

1. 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遵循《黄帝内经》“起居有常”,每晚11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睡眠——熬夜会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加重痰湿生成;同时,睡眠不足会导致瘦素分泌减少、饥饿素升高,增加食欲,不利于减重。

2. 规律作息,避免暴饮暴食

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饥一顿饱一顿——暴饮暴食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水谷精微积聚成痰湿;晚餐宜早不宜晚,睡前3小时不进食,给脾胃足够的休息时间。

六、思考题

陈先生通过减重15.8%实现了高血脂的自行缓解,而李女士减重9%后血脂仍未达标,需配合药物治疗——结合本文中“肥胖程度、血脂严重程度、个体体质”对减重后血脂改善的影响,你认为在制定“肥胖合并高血脂”的减重方案时,最需要优先评估的三个因素是什么?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