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盐俞镇上的除夕(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异能图腾》最新章节。
很快,白白软软的糍粑就像软膏似的,从黄豆粉料盒旁的圆形出料口冒出来,刚露出小半截,大哥就抄起手边的金属铲刀,手腕一扬往下一压,糍粑断成圆滚滚的小团,正好落在料盒里,盒底铺着混合了炒香的花生碎和芝麻碎的黄豆粉,糍粑球在落入料盒后,黄豆粉瞬间裹住小团,连空气里都飘开甜香的豆粉味儿。
大哥手上的力道没松,摇柄转得匀速,铲刀落得利落,直到料盒里积了十多个糍粑球,才停下摇柄。他先用铲刀把糍粑球挨个翻了翻,让每一面都裹匀黄豆粉,再拿竹筛子舀起糍粑球,轻轻晃了晃,筛掉表面多余的黄豆粉,最后倒进纸盒子里,淋上两勺琥珀色的糖浆,还不忘插根竹签,才稳稳递到彦阳面前:“拿着吃,小心烫。”
彦阳看着面前这诱人的糍粑球,咽了咽口水,但没有急着接过来,而是先问道:“大哥,这是多少钱一份?”
钓鱼大哥摇了摇头:“你这受伤初愈,第一天回家,这份就算我请你的,快吃吧,趁热才好吃。”
彦阳没有接受,直接从兜里掏出几张纸币,坚持要付钱。
但看到彦阳手里的纸币,钓鱼大哥依旧推脱,笑着摇头道:“吃吧,你这纸币可付不了我这糍粑球的钱。”
“什么意思?”彦阳好奇地问道。
钓鱼大哥也没有吊彦阳的胃口,随即从柜子下拿出一个木匣子,拉开上面的盖板,露出里面那一枚枚的铜板,随即道:“瞧见没有,过年期间,镇上的一切吃喝消费,都得靠这些铜板来结账哦,是不收纸币的,这是镇子的规矩。”
听到这话的彦阳有些懵了,他完全没有想到是这样的,他这时有些无奈,小晴居然瞒着自己这事,估计就是想看自己窘迫的样子吧,幸好她没在这,不然就得笑话自己了。
如此情况,彦阳也不再推脱,接过了这份糍粑球,迫不及待地用竹签扎在其中一团上,然后送进了嘴里,黄豆粉的清香混着糖浆的甜,在嘴里化开,软糯的糍粑裹着颗粒感的粉末,彦阳不由得生出一份踏实的满足。
钓鱼大哥看着彦阳脸上露出的笑容,自己也跟着笑了。
彦阳吃下第一个糍粑球后,才回过神来,开口问道:“大哥,这铜板我要怎么换呀。”
钓鱼大哥闻言,抬手指向镇子的方向,随即道:“你可以先去大青树那,那里每天会给你们发一百枚,然后其他的,也可以参与一些游戏来获取的,快去吧。”
“好呢,谢谢大哥了。”说罢,彦阳便和钓鱼大哥告别,然后快步朝着镇子里走去。
路过周围小吃摊位时,瞧见路边那诱人色泽的炸糖环,鼻尖嗅到糖炒栗子的香甜,馋得彦阳直咽口水,脚步却没停——他此刻身无分文,虽说不少摊主都跟他熟,之前在镇上住时,还靠遗物猎人的能力,帮好些人寻回了家里弄丢的贵重物件,真要“吃白食”,没人会不乐意。
可彦阳不想欠这份人情,路过时只笑着跟摊主们喊了声“过年好”,挥挥手,脚步没停就往前走了。
走进镇子,彦阳发现这里也浸在浓浓的节庆氛围里——主街的廊柱上,一圈圈缠着红纸裁的宽条“彩笺”,上面写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笺纸顶端缀着泛浅黄的干芦苇花,风一吹,纸穗就簌簌翻飞,带着细碎的声响。
主街中段摆着张长桌,一位穿青布衫的老先生正握着毛笔写春联,桌上摊着红纸和墨砚,旁边堆着剪好的窗花——有“福”字倒贴的,有胖娃娃抱鱼的。
几个大婶围在旁边,指着红纸说:“先生,给我写幅‘平安如意’的!”
老先生笑着点头,毛笔落在纸上,墨痕很快晕开,连风里都带着墨香。
路边不少人家的大门敞着,从门外能看见堂屋中间的八仙桌上,端端正正摆着“供盘”:青瓷盘里码着饱满的柑橘、切得方整的年糕、叠成小山的冻米糖,盘子中间插着两枝含苞的腊梅,旁边黄铜烛台擦得锃亮,还没点烛,倒透着几分郑重。
彦阳接着往前走,到了镇子边的小石桥。桥两侧挂着走马灯,这会儿还是下午,灯芯没亮,但能看清灯架是细竹篾扎的,糊着半透明的桑皮纸,纸上画着《八仙过海》和《年年有余》——铁拐李举着葫芦,胖娃娃抱着红鲤鱼,线条画得活灵活现。
他忍不住想,等夜里点上烛,暖黄的光从纸里透出来,风一吹灯转,烛影在桥身晃啊晃,纸上的人物怕是要像活过来似的,多好看。
不止停车场搭了摊子,镇子里随处可见挂着的花灯,街角巷尾摆着小吃摊、节庆用品摊,糖香混着摊主的吆喝飘过来,偶尔还能听见几声零星的鞭炮响——是小孩在巷口放的摔炮,“啪”的一声,吓得旁边的小狗汪了两声,引得小孩们哈哈大笑。
有的摊位上还摆着小音响,循环放着喜庆的歌曲,“恭喜你发财,恭喜你精彩”的调子飘出来,连风里都裹着笑声,整个小镇像被裹在喜气里似的。
彦阳就这样一边看一边前进,很快就来到了自家住的小院外面,想了想,自己又不是大禹,怎么能过家门而不入呢,随即便先放弃去大青树那边领铜板的想法,直接穿过廊道,朝着自家院坝走去。
走进院坝,彦阳先觉出家里的年味比街上还浓——几栋青砖灰瓦的小楼廊下,都挂着圆滚滚的大红灯笼,灯笼没亮,但红绸穗子垂着,被风一吹轻轻晃;檐角和廊柱之间,还拉着好几股磨得发亮的粗麻绳。
这些绳子一头拴着这栋楼的廊柱,一头连着那栋楼的屋檐,在院坝上空织成了一张斜斜的网。绳上每隔两步缠一圈红彩笺,纸笺被下午的太阳晒得发亮,隔三差五又挂个小黄灯笼,灯笼穗子晃着,红的、黄的在浅蓝天空下格外显眼。连麻绳交错的地方都藏着巧思:有的把彩笺叠成小元宝缠在绳上,有的让两个灯笼挨在一起,像成对的小绒球。
彦阳抬头看了会儿,又低头瞧了瞧脚下的青石板——上面落着绳网和灯笼的细碎影子,风一动,影子也跟着挪,倒比街上多了几分家里才有的温馨热闹。
彦阳的目光顺着空中的灯笼,望到了李妙音家的那栋小楼,与镇上其他人家一样,大门敞开着,彦阳随即激活战术目镜,找到她的联系方式,然后给她发送了一条消息:在家吗?
消息发送过去后,很快便收到了李妙音的回复:到家了吧,我这会还在训练中心,还有点工作没处理完,我等会来找你。
看到这条消息的彦阳并没有失望,看到“我等会来找你”这几个字的时候,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一抹笑容。
既然李妙音在忙,他便也不急着找她,准备先回家看看,就在这时,他发现院坝边缘的空地上,竟然多出来一间木质小屋,好奇之下,彦阳缓步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