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 稻谷丰收与船厂好消息传来(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四合院保卫科科长开始》最新章节。
“正是。”古教授喊来助手,“把报告拿过来。”
一份文件夹很快递到张浩手里。他翻开来,目光落在关键数据上:气缸直径900毫米,7缸,额定功率千瓦,转速每分钟104转,带涡轮增压。
张浩心里飞快换算——1千瓦约合1.36马力,这发动机足足有多匹马力!
“教授,您没哄我吧?”
他抬头时难掩激动,“这功率,足够驱动海船了!搭240多米的船身都没问题!”
“不然我急着叫你来?”
古教授哼了一声,随即无奈一笑,“还不是你们之前弄回来的那台发动机作参照,我们边拆边研,在它基础上改了不少,才弄出这个。”
张浩又惊又喜。喜的是发动机技术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出口运输的瓶颈有望解决;忧的是这大家伙太“能吃”——200多米的船身,配套的码头、航线、维护体系都得跟上,可不是光有发动机就行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您这是给我送了份大礼,也出了个大难题啊。”
张浩摸着发动机外壳,冰凉的金属触感下,仿佛能感受到内里澎湃的动力,“不过……这难题,我接了!”
谷教授看着他眼里的光,笑了:“就等你这句话。后续的适配、量产,还得靠你们地方上发力。”
“放心。”张浩拍板,“我这就协调各部门,码头改造、配套产业链,都得跟上。这发动机,不能窝在车间里,得让它跑起来,跑向大海!”
车间外的阳光透过高窗照进来,落在那台崭新的发动机上,泛着金属的光泽——它不仅是一台机器,更是打开外向型经济大门的钥匙。
张浩盯着数据,眉头越皱越紧:“教授,这事儿咱们怕是做不了主了。”
“你也看出来了?”古教授叹了口气,“码头、航道这些配套得全跟上,可这发动机按参数能搭240米的船身,宽30多米,吃水近20米——这哪是长江航道能扛住的?早就是远洋大船的规格了。”
“您刚才说有个小的?”张浩转了话题。
古教授眼睛一亮:“敢不敢赌一把?”
“您还真弄了台小的?”
张浩恍然大悟,“难怪经费一直不够,天天催我打钱。”
古教授脸一板:“花你点钱怎么了?小气劲儿!”
“我的教授,现在哪都不富裕啊。”张浩无奈摆手。
“打住!别人叫穷我信,你在我面前哭穷?”
古教授笑骂,“看不看?不看我收起来了。”
“看,当然看。”
两人转到另一个车间,里面只有个平台,摆着两个半成品铸件。张浩一愣:“这……还没开始造?”
“不先斩后奏,你能点头?”
古教授哼了一声,“这是专为江船设计的。具体数据还没出,你就按手上那份报告砍三分之一琢磨。我还在想,是装两台小的,还是搞一机双动。”
张浩面露尴尬:“教授,您这是抬举我了。我虽是机械系的,但海船、江船的门道没正经学过,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还是您拿主意。”
他顿了顿,“不过按报告数据砍一半,江船肯定能用。但要说直接用来出口……怕是够呛。”
“你小子野心不小,还惦记着出口。”
古教授笑了,“我这话算保守的。其实设计时就比大的小那么一丢丢,想着搞一机双桨,既能跑长江,稍作改动也能往近海去。”
张浩眼睛亮了:“这思路行!江船够用,近海也能凑合,正好衔接咱们的出口运输。就是……这研发经费……”
“少跟我提钱!古教授瞪他,“你把配套的车床、材料给我备齐了,年底给你看成品!”
“得嘞!”
张浩拍胸脯,“设备、材料,要啥给啥!您老要是能把这江船发动机弄成,我给您请功!”
古教授摆摆手:“少来这套,赶紧去协调。我这车间得再扩扩,老的设备跟不上精度了。”
“没问题!”张浩转身就往外走,心里那点忧虑早被兴奋取代——不管是海船的大家伙,还是江船的小功率款,都是破局的关键。这步棋,走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