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蓟镇赌约(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明末穿越,闯王一统》最新章节。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书房内那略显压抑的空气和巨大的压力一同吸入肺中,再缓缓吐出。他抬起头,目光平静而坚定,迎向吴三桂的注视:

“兄长,国贵兄所言极是。此去龙潭虎穴,危机四伏,非大智大勇、经验丰富者不能胜任。国贵兄久经沙场,熟悉地理人情,确是上佳人选。”他先肯定了吴国贵,语气诚恳,随即话锋一转,“然,睿涵以为,此次任务,核心并非阵前厮杀,而在于探查民情、洞察人心、权衡利弊,乃至与敌周旋、巧妙布局。这需要的不只是勇力,更需缜密的思维、敏锐的观察和对大局的判断。小弟虽不才,于史籍典章、人心向背、天下大势略有涉猎,或可在此方面有所助益。李成栋父子乃降将,其心态复杂,既或许有对旧主的愧疚,亦有在新朝受压的不忿,更有对自身利益的盘算。与之交涉,需准确把握其心理,方能对症下药。此其一。”

他稍微停顿,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道:“其二,我之身份,在北方相对隐秘。清虏细作或许对国贵兄这等名将的形貌特征了如指掌,但对小弟这等无名小卒,定然陌生。这或许能为我行动提供一层掩护,降低初期暴露的风险。因此,综合考量,小弟不揣冒昧,愿向兄长请缨,前往北京,执行此次重任!”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有力,条分缕析,将理由陈述得清清楚楚。

“不可,万万不可!”戚睿涵话音刚落,吴国贵便断然反对。他转向戚睿涵,眉头紧锁,语气虽然努力克制,但那份发自内心的关切与强烈的不认可之意表露无遗,“睿涵,你的才智胆识,你的口才谋略,我吴国贵打心眼里佩服。你去南京,单枪匹马,舌战群儒,最终促成顺明联盟,此乃泼天大的功劳,哥哥我佩服你。但此番不同,绝对不同!”

吴国贵的语气激动起来:“那是龙潭虎穴,是清虏的老巢!北京城如今是什么光景?那是多尔衮坐镇的地方。他手下那些贝勒、章京,还有鳌拜那种杀才,个个都是杀人不眨眼、吃人不吐骨头的角色。更别提他们麾下的探马、细作、番子,如同蝗虫过境,无孔不入。你……你年纪尚轻,阅历尚浅,虽然聪明,但毕竟……毕竟是文人出身,不似我等在刀尖上打滚惯了。你一旦身份暴露,落在他们手里,那绝对是绝无生还之理。我……我不能看着你去冒这个险,兄长也绝不会同意!”他最后一句,几乎是带着一种兄长责备不懂事弟弟般的口吻,情绪真挚。

戚睿涵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吴国贵这番话是真心实意为他的安危考虑,绝非虚情假意。这个时代的武人,或许粗豪,或许对他有所保留,但一旦认可,其情谊往往质朴而真诚。但他心意已决,不仅仅是为了任务,似乎也是为了某种自我证明,为了内心深处那点不愿随波逐流、想要力挽狂澜的执念。

他对着吴国贵坦然一笑,夜色仿佛提前降临在这密闭的书房,他的眼眸在略显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清亮坚定:“国贵兄关爱之心,拳拳之意,睿涵感激涕零,铭记五内。然,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我等身受国恩,身居其位?若能以我一人之险,换得战机一线逆转,救万千黎民于水火,挽华夏衣冠于危殆,睿涵……万死不辞!”

“你……你怎地如此固执?”吴国贵见他态度坚决,毫无转圜余地,心中更是焦急,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了解自己这位义兄吴三桂,最是看重实际,也最是权衡利弊,戚睿涵的分析并非没有道理,这让他更觉棘手。他不好强行压制戚睿涵的请缨,只得再次转向吴三桂,声音带着恳切:“兄长,此事非同小可,关乎使者性命,更关乎陛下与大帅的重托,还请您乾纲独断。睿涵乃栋梁之材,当用于运筹帷幄之中,亲涉险地实在不妥。若有不测,岂非折我一臂?亦是朝廷与大顺之损失啊!”

书房内一时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只有角落冰盆中冰块融化时偶尔发出的轻微“咔嚓”声,以及三人粗细不一的呼吸声。空气仿佛凝固了,沉重得能压弯人的脊梁。

吴三桂看着争执不下、各执一词的两人,一个是他倚重的血亲猛将,忠诚勇武,经验丰富;一个是他赏识的义弟奇才,眼光独到,屡献奇策。此事关系重大,派谁去,确实需要极致的慎重。派吴国贵,稳妥,经验足,但或许在“攻心”和灵活应变上稍逊;派戚睿涵,或有奇效,但其人身安全风险太大,且毕竟缺乏此类行动的实际经验。他沉吟着,手指再次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在两人脸上来回逡巡,那锐利的眼神似乎要穿透他们的皮囊,直抵内心最深处,权衡着最细微的利弊得失,计算着每一种可能的风险与收益。

时间一点点流逝,窗棂外透过的光线似乎也暗淡了几分。

终于,吴三桂缓缓开口,打破了这几乎要将人逼疯的沉寂,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你二人,皆忠勇可嘉,一心为国,为兄心甚慰。”他先定了调子,肯定了双方的动机,“然,此行凶险,目标重大,只能遣一人前往。人多反而易暴露行迹。既然你二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皆有为国赴险之决心……”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难明的精光,那光芒中似乎混合着无奈、权衡,甚至是一丝考验的意味:

“不如,便依古法,以赌约定胜负。你二人进行三场比试,考校的便是执行此任务所需之能力心性。若是三场赌约,睿涵你能均获胜,则证明你确有能力担此重任,便由你前往北京。若三场中,你有一场败北,则说明国贵所言不虚,你尚有不足之处,此行便由国贵担当。如此,既公平,亦可让你二人心服口服,免伤和气。如何?”

“赌约?”戚睿涵和吴国贵同时一怔,脸上都露出了错愕的神情。他们都没想到,吴三桂在如此重大的决策上,竟会提出这样一个看似儿戏,却又带着某种古老仪式感的办法。

“兄长,这……军国大事,岂能……岂能以赌约定夺?”吴国贵率先表示质疑,他实在无法理解。这和他预想的兄长乾纲独断的局面完全不同。

吴三桂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甚至略带疲惫的表情:“非是儿戏。我所设赌约,绝非掷骰子、猜枚那般无聊。三场比试,皆与潜入敌后、探查情报、应对危机、乃至策反敌将所需之能力、心性、急智密切相关,正可考校尔等是否真能胜任此事。胜者,必是更适合此行之人。你二人,可敢应约?”

戚睿涵心念电转,瞬间明白了吴三桂的用意。这确实不是儿戏,而是一种变相的考核,也是一种避免直接否决任何一方、导致内部不和的缓冲策略。而且,吴三桂既然提出,必有他的道理和准备,这或许是目前唯一能为自己争取到机会的方式。他立刻拱手,声音清晰而坚定:“兄长用心良苦,睿涵明白。但凭兄长安排,睿涵无有不从,愿接受考校!”

吴国贵见戚睿涵毫不犹豫地应下,自己若再退缩,倒显得怯懦,且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了。他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疑虑暂压,也抱拳沉声道:“末将遵命,必当全力以赴!”

“好!”吴三桂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喜怒,“具体赌什么,如何赌,容我思忖一晚,详细筹划,务求公正,能见真章。明日辰时,城西校场,再行分晓。你二人且回去准备,平心静气,养精蓄锐。明日,让我看看你们的真本事。”

“是,兄长!”两人齐声应道,各自怀着复杂的心情,躬身退出了书房。

走出书房,重新感受到夏日下午那灼热而鲜活的气息,戚睿涵才发觉自己的后背衣衫,不知何时已被冷汗浸湿,紧贴着皮肤,带来一阵凉意。他抬头望向依旧湛蓝的天空,阳光刺眼,让他微微眯起了眼睛。繁星还未出现,但他的心绪已然纷乱如繁星。赌约……会是什么呢?校场比武?他绝非吴国贵的对手。策论问答?这或许是他的强项,但吴三桂会只考这个吗?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争取一个九死一生任务的机会,更可能是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代,证明自己并非只会空谈,而是真正拥有立足、乃至影响时局能力的关键一步。

吴国贵与他并肩而行了一段,穿过一道月亮门,来到一处较为开阔的庭院。沉默片刻,吴国贵终究还是没忍住,停下脚步,转向戚睿涵,压低声音,语气带着十足的诚恳与担忧:“睿涵,非是愚兄小觑于你,固执己见。实在是……此行太过凶险,远超你的想象。那北地如今已是人间地狱,圈地令下,流民塞道,饿殍遍野,盗匪如毛,官府的探子更是比蝗虫还多。你……你毕竟是个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唉,你若现在反悔,去向兄长言明,还来得及。愚兄绝不会因此看低你半分,反而觉得你懂得审时度势。”

戚睿涵也停下脚步,看着吴国贵那张被风霜刻画出坚毅线条、此刻却写满关切的脸庞,心中感动更甚。他坦然一笑,笑容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有些单薄,却又异常坚定:“国贵兄,你的心意,我真的明白。这份情谊,睿涵记下了。只是,有些事,明知凶险,总要有人去做。我相信兄长的赌约,必是公正的,足以评判出谁更合适。无论如何,明日校场之上,你我各凭本事,公平一决便是。若睿涵学艺不精,能力不济,败于国贵兄之手,绝无怨言,并当竭力助国贵兄筹划,以备此行。”

吴国贵看着他年轻却毫无退缩之意的面庞,听着他条理清晰、不卑不亢的话语,知道再劝也是无用。他了解有才华的年轻人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就像当年的自己。他只得重重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充满了无奈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他伸出粗糙的大手,用力拍了拍戚睿涵略显单薄的肩膀(拍得戚睿涵微微一晃):

“既如此……罢了,你好自为之,今晚好好休息。明日,”他目光一凝,恢复了武将的锐气,“愚兄也不会相让,定当全力以赴!”

“理当如此。”戚睿涵感受到肩膀上的力量,也郑重地点了点头。

两人在庭院门口分开,身影没入通往各自居所的不同廊道。平西侯府的傍晚,渐渐被暮色笼罩,仆从开始点燃廊下的灯笼,晕黄的光圈在逐渐浓重的夜色中摇曳。然而,这表面的宁静之下,激烈的暗流已然汹涌澎湃。明日城西校场之上的赌约,不仅决定着他们个人的安危荣辱,更将决定谁,将踏上那条通往北地腥风血雨、吉凶未卜的征途,去试图撬动历史的杠杆。

戚睿涵回到自己的别院,关上门,隔绝了外界的一切。他点亮油灯,坐在窗前的木椅上,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心中开始飞速盘算。吴三桂会出什么题目?武力肯定不是自己的强项,必须避开。那会是……记忆力?观察力?应变能力?伪装能力?还是对北方局势、对李成栋其人的了解深度?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无论如何,他必须全力以赴。这不仅是一次任务的机会,更像是一场对这个穿越者资格的终极考验。他拿起桌上的一本闲书,却又看不进去一个字,脑海中反复推演着各种可能。夜色渐深,西安城的喧嚣渐渐沉寂,只有他的小院内,灯火长明,映照着一个来自异世的灵魂,在历史的重压下,沉思着明天的命运之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