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毒云蔽日(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明末穿越,闯王一统》最新章节。

西京平西侯府的书房,仿佛一个与世隔绝的寂静世界。时值深冬,窗外是西京特有的、铅灰色的天空,光线透过高丽的窗纸漫射进来,给屋内的一切都蒙上了一层沉郁的调子。庭院里,几株老槐树的枝桠光秃秃地指向苍穹,像绝望的手臂。偶尔有风穿过廊庑,发出呜咽般的低啸,卷起墙角几片顽固不肯离去的枯叶,打着凄凉的旋儿,更添几分深入骨髓的萧瑟。

书房中央,上好的银霜炭在紫铜盆里静静地燃烧,偶尔“噼啪”一声,爆起一簇耀眼的火星,旋即湮灭成灰。这短暂的光亮,恰好映照在戚睿涵半边脸庞上,明暗交错,将他眉宇间凝结的沉重与震惊勾勒得愈发清晰。他手中紧紧捏着一封刚刚由秘密渠道送达的绢信,那轻薄的丝绢,此刻却仿佛有千钧之重,压得他指尖因过度用力而微微泛白,连指节都显得有些僵硬。

信上的字迹潦草狂乱,墨迹深浅不一,显是书写者在极度恐惧、紧张或愤慨的情绪下,仓促写就。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根冰冷的针,扎进戚睿涵的眼底:

“……其人效工部,得鞑酋信重,竟于密营之中,以掠获之汉民活体试‘绿气’、‘褐气’。其气色异,味辛辣,吸之则肺腑如焚,涕泪交迸,顷刻间面目青紫,窒息立毙,惨状难以言表,观者无不股栗。又倾工巧之才,制‘连珠铳’,可续发弹丸十余而不绝,声若骤雨;更造‘轰天雷’,其声震野,裂石崩云,威力远胜红衣大炮……观其行止,已非复昔日同窗,心性大变,阴沉酷烈,甘为虎作伥,尤以屠戮汉民、献策攻明为晋身之阶,竟得鞑酋擢拔,出入帷幄……”

信中没有明言“其人”是谁,但字里行间那熟悉的影子——对工科知识的精通、性情的大变、对汉人同胞毫无怜悯甚至以虐杀为乐——除了那个与他一同坠入这个时空,却走向截然相反道路的张晓宇,戚睿涵想不出第二人。

他缓缓放下绢信,动作迟滞得仿佛每一个关节都生了锈。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那气息在寒冷的空气中迅速凝成一团翻滚的白雾,旋即消散无踪。然而,胸膛里却像是被塞进了一团浸透了冰水的棉絮,沉甸甸,湿漉漉,闷得他几乎喘不过气,连心跳都变得异常艰难。一种混合着愤怒、痛心、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荒谬感的情绪,在他心中疯狂滋长。

“睿涵,何事忧心?”一个清越的声音打破了书房的沉寂。董小倩端着一盏刚沏好的热茶走进来,步履轻盈。她依旧穿着那身月白色的道袍,虽在侯府安定下来,这身行头却似成了她的一种习惯与标志,衬得她身姿挺拔,平添几分出尘的英气与疏离。她目光敏锐,立刻察觉到戚睿涵神色不对,那是一种她极少在他脸上看到的、近乎失魂落魄的凝重。她的视线扫过案上那封展开的绢信,没有立刻去拿,只是将温热的定窑白瓷茶盏轻轻放在戚睿涵手边,柔声道:“先喝口茶,暖暖身子。”

戚睿涵没有去碰那茶盏,只是将绢信推到她面前,声音因情绪激动而显得有些沙哑,如同被砂纸磨过:“你看看这个……我们,还是太天真了。低估了他的恨意能发酵到何种地步,也高估了……人性的底线。”他的语气里带着深深的自责和无力。

董小倩拿起信纸,指尖能感受到丝绢那微凉的质感。她垂眸,快速而仔细地浏览起来。起初,她的表情还带着疑惑,但随着阅读的深入,秀美的眉头渐渐蹙紧,如同笼罩了一层寒霜。信中所提“绿气”、“褐气”具体为何物,她并不完全明了,但“以活人试”、“吸之立毙”、“惨状难以言表”等字眼,已足够在她脑海中勾勒出地狱般的场景,让她脊背微微发凉。至于“连珠铳”、“轰天雷”,光听名号便知是远超如今大明和顺军装备的、极其厉害的杀伐利器。

“这张晓宇……”董小倩放下信纸,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神色,有难以遏制的厌恶,有对同室操戈的悲哀,更有几分难以言说的、物伤其类的惋惜,“他竟真的……走到了这一步。制作如此有伤天和的武器,以同胞血肉铺就晋升之途,他……岂不怕天道轮回,报应不爽?”她的声音依旧平静,但微微颤抖的尾音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

“天道?”戚睿涵像是听到了什么极其荒谬的词语,嘴角扯出一抹苦涩到极致的弧度,他端起茶盏,指尖触及温热的瓷壁,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仿佛那股寒意是从心底蔓延出来的,“在他心里,恐怕只有燃烧的仇恨和攫取权力的欲望才是真实不虚的。是,他受过苦,遭过难以想象的难。鳌拜圈地,害他家破人亡,又将他双腿打残,那种从身体到精神的极致折磨,我虽未亲历,但能想象,那足以摧毁一个人的心智,扭曲他的灵魂。”他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深沉的、几乎要将人淹没的无力感,“但是……但是这绝不能成为他反过来将更残忍的屠刀挥向无数无辜者的理由。你看看他现在做的,活体实验,毒气屠杀……这和当初迫害他的鳌拜之流,在本质上又有何区别?不,甚至更甚,他是在用更‘高效’,更‘科学’的手段去行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的话音未落,脑海中已不由自主地、无法抑制地浮现出另一个时空课本上、纪录片里记载的恐怖影像:那些戴着丑陋防毒面具、在堑壕中挣扎的士兵,那些在无形毒雾中痛苦扭曲、继而成片倒毙的身影,还有那臭名昭着的731实验室里,那些被剥离了人性、仅作为实验材料存在的同胞……那些他曾以为遥远而陌生、只属于历史尘埃的罪恶,此刻却因张晓宇的行为,陡然间被拉近,变得无比真切而冰冷。他甚至仿佛能透过这薄薄的信纸,嗅到那来自另一个时空、混杂着化学制剂和血腥气的、令人作呕的绝望气息。这种跨越时空的罪恶连接,让他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和恶心。

“他这不是在复仇,他这是在自我毁灭,是彻底的疯狂。还要拉着无数不知情的人一起坠入深渊,为他陪葬。”戚睿涵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是源自现代文明道德观被彻底践踏时所引发的本能战栗,“那些毒气……那是连魔鬼都要忌惮三分、被视为禁忌的武器,根本就不该出现在这个时代。还有那‘轰天雷’,若真是我想的那种基于高级炸药的东西……”他没有再说下去,一种巨大的恐惧攫住了他,他用力按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仿佛想将那些可怕的念头从脑海中驱逐出去。

董小倩沉默了片刻。她能感受到戚睿涵话语中那份超越了这个时代理解的深刻恐惧。她走到他身边,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将手轻轻按在他紧绷的肩膀上。她的手掌不算温暖,甚至带着一丝修道之人的清冷,却奇异地传递出一种稳定而坚韧的力量。“他选择了他的路,一条注定充满血腥与诅咒、背离人伦的不归路。而你我,选择了另一条。既然道路已然分歧,如同参商永隔,那么兵戎相见便是迟早之事,无可避免。”她的声音清晰而冷静,带着一种看透世情的通透,“古语有云,‘多行不义必自毙’,此乃天道常理,亘古不变。纵然他一时得势,倚仗邪术诡器猖獗,终究是镜花水月,难逃覆亡之局。人心向背,方是根本。你现在于此愤慨痛心,亦是徒耗精神,当思虑切实的应对之策才是正理。”

她的安慰理性而清醒,并未能完全驱散戚睿涵心头的沉重阴霾。他知道董小倩说得对,理智上他无比清楚,对张晓宇这个已然堕入黑暗的昔日同窗,任何形式的惋惜、愤怒甚至辩论都已毫无意义,纯粹是情感上的浪费。但情感上,那种源于共同来自现代的记忆所带来的冲击,以及对于一个曾经熟悉的生命竟能堕落至斯所产生的强烈痛心与荒谬感,依旧顽固地萦绕不去,啃噬着他的内心。

那不仅仅是需要消灭的敌人,那曾是一个活生生的、与他有过交集、甚至因自己的同学而彼此敌视竞争的人——尽管过去关系不和,但那终究是属于另一个时空的、带着青春躁动的普通矛盾,与眼前这封信所揭示的、冷血残酷的罪行相比,简直如同儿戏。

“应对之策……”戚睿涵喃喃道,目光重新聚焦在那封绢信上,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谈何容易。我们未来要面对的,不仅是原本就骑射精锐、悍勇无比的八旗劲旅,现在可能还要加上……超越这个时代认知的热武器,和那防不胜防的……化学武器。”他艰难地吐出这个对董小倩而言完全陌生的词汇,看到她眼中一闪而过的疑惑,但也从她瞬间了然的神情中知道,她已明白这绝非善物。

“我们现在得到的情报还是太模糊了。只知道他在研制,可能取得了进展。但具体到了什么程度?毒气的制备规模、储存地点、施放方式?连珠铳的射速、精度、持续作战能力?轰天雷的爆炸当量、投掷手段?我们一无所知。在这种信息黑洞面前,一旦遭遇,我们只能被动接招,而那个代价……恐怕会超乎我们所有人的想象。”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在未来的某片战场上,明军或顺军将士在陌生的武器面前成片倒下的惨烈景象,心头愈发沉重。

就在书房内的气氛因这封密信而显得格外凝滞,炭火盆的光芒似乎都黯淡了几分时,门外传来了沉稳而富有节奏的脚步声,铠甲叶片相互摩擦发出的轻微铿锵声由远及近。吴三桂未等亲兵通报,便直接推门走了进来。他一身戎装未卸,玄色铁甲上沾染着操练后的尘土与寒霜,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以及更深层次的、难以纾解的郁结之色。他带来的寒气瞬间冲淡了书房内原本就不算浓厚的暖意。

“元芝,”他唤了戚睿涵的表字,目光如电,迅速扫过案上那封显眼的绢信,以及戚睿涵和董小倩脸上未能完全掩饰的沉重面色,略一沉吟,浓黑的眉毛微微挑起,“看你们这般神色……可是东边那个姓张的小子,又搞出了什么幺蛾子?还是多尔衮那边,有什么新的动向?”他的直觉一向敏锐,尤其是对北方的威胁。

戚睿涵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那种无力与愤懑的情绪中挣脱出来,振作精神。他将绢信递给吴三桂,语气沉凝:“长伯兄请看吧。是我们的‘老朋友’张晓宇,他在清虏那边,果然是‘不负所望’,搞出些了不得的、堪称丧心病狂的东西。”话语中带着浓浓的讽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吴三桂接过信,他阅读的速度很快,目光锐利如鹰隼,逐字扫过那些触目惊心的描述。他那张历经风霜、刻满了岁月与战火痕迹的脸上,肌肉几不可察地微微抽动了一下,随即恢复成一贯的沉静,只是那双眼睛变得更加深邃、锐利,隐隐有寒光闪烁。“毒气……吸之立毙……连珠火铳……声若骤雨……轰天雷……裂石崩云……”他低声重复着这几个关键而骇人的词句,半晌,从鼻腔里发出一声冰冷的冷哼,“哼,倒是真小瞧了此子。身残志坚?屁话,是心术不正,走了邪魔外道。以此等鬼蜮伎俩、戕害生灵之物媚上,纵然能得鞑酋一时之宠,也难登大雅之堂,更非堂堂正正取胜之道。我辈军人,纵是马革裹尸,也羞于与此等行径之人为伍!”

他虽是武将,讲究的也是排兵布阵、正兵对决,对于这种过度依赖奇巧淫技、尤其是以阴毒之物大规模伤人的手段,从心底里感到鄙夷和不屑。这违背了他所认知的战争“规矩”和“荣誉感”。但他毕竟是在尸山血海中搏杀出来的宿将,深刻的实战经验告诉他,战场上,单纯的鄙夷和道德批判,并不能抵消敌人手中利器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死亡威胁。他的眼神在鄙夷之下,隐藏着更深的凝重。

“此事确需高度警惕,尤其是那劳什子毒气,无形无质,防不胜防,若用于攻城或狭路之战,恐我军未接战便已溃乱。”吴三桂将信纸重重放回案上,话锋却陡然一转,语气变得愈发沉郁,“不过,元芝,小倩姑娘,眼下我们有一件更近在咫尺、更为棘手的麻烦事,迫在眉睫。”

戚睿涵和董小倩闻言,都立刻将目光聚焦到他身上,心中升起不好的预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