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铁骑踏黄沙,红妆习武艺(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明末穿越,闯王一统》最新章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就在此时,一声沉闷却响彻云霄的炮响,如同惊雷般打破了这片古老土地的沉寂!那是顺军发动总攻的信号。

霎时间,两侧高地上、无数风蚀土台之后,无数面顺军旗帜骤然竖起,迎风招展,杀声震天动地,仿佛从地底涌出无数天兵天将。早已等候多时、忍耐着饥渴与寒冷的顺军伏兵尽数现身。

部署在制高点和隘口的火炮率先发出怒吼,轰鸣声震耳欲聋,巨大的实心弹丸带着死亡的呼啸砸入谷地中密集的准噶尔骑兵队列里,顿时人仰马翻,血肉横飞,掀起一片腥风血雨。紧接着,如同飞蝗般密集的箭矢,带着凄厉的破空声,从四面八方覆盖而下,形成致命的箭雨。同时,浸透了火油的火箭划破渐暗的天色,点燃了谷地中干燥的骆驼刺、红柳以及顺军事先巧妙放置的易燃物,谷地中顿时火光四起,浓烟滚滚,进一步加剧了混乱。

准噶尔骑兵猝不及防,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战马受惊,嘶鸣着四处乱窜,将背上的骑士甩落;士兵们被这来自头顶和两侧的突然打击打懵了,拥挤在狭窄的谷地中,进退维谷,阵型彻底崩溃。和多和沁虽骁勇,此刻也是心胆俱裂,他声嘶力竭地试图组织部队向来的方向突围,但谷口已被顺军的火炮和重兵封死;想向两侧冲击,陡峭的土崖难以攀爬,上面还有不断投下滚木礌石、射下冷箭的顺军步兵。

顺军步兵则如同蓄势已久的猛虎,在军官的率领下,以严密的小队阵型,从高处冲下,利用对地形的熟悉,灵活地分割、包围、歼灭已成惊弓之鸟的准噶尔士兵。战斗从黄昏时分持续到深夜,火光映照下,刀剑碰撞声、喊杀声、垂死哀嚎声交织在一起,谷地中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景象惨烈无比。

混乱中,和多和沁在亲卫拼死保护下,左冲右突,试图杀出一条血路。但他那身华丽的铠甲在火光中太过显眼,很快被数名顺军悍卒盯上,团团围住。

和多和沁奋力挥舞弯刀,格杀数人,但终究双拳难敌四手,被一名顺军校尉从侧后突入,一刀砍在腿弯,踉跄倒地,随即数把长矛短刀同时刺下,这位称雄一时的准噶尔酋长当场毙命。顺军士兵割下其首级,挑在长竿上高声示众。主将既亡,残存的准噶尔士兵更是斗志全无,纷纷丢弃武器,下马跪地乞降,少数侥幸逃脱的也如惊弓之鸟,四散奔逃。这支曾称雄西域、令周边部族畏惧的准噶尔主力,就此土崩瓦解,烟消云散。

此役,顺军巧妙利用地形,精心设伏,以极小代价,几乎全歼准噶尔主力,并阵斩其酋首和多和沁,堪称一场酣畅淋漓、战果辉煌的经典胜利。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迅速传开,西域尚未归顺的各部族闻讯震恐,再无抵抗之心,纷纷遣使至吴三桂军前,表示愿意归顺大顺,永为藩属。

顺军主力继续西进,一路势如破竹,接收城邑,安抚百姓,宣示大顺皇帝威德。至永昌八年九月底,天山南北广袤地域,包括伊犁河谷在内,尽数传檄而定,纳入大顺版图,设立西域都司。这场旨在收复西域的战争,从誓师出征到基本平定,前后历时仅一月有余,捷报传回北京,举国欢腾,李自成亦是大喜过望,对吴三桂及有功将士厚加封赏。

戚睿涵随同凯旋之师回到北京时,已是永昌八年的初冬。天空飘着细碎的雪花,北京城笼罩在一片素白之中,更显帝都的庄严与静谧。宁国公府张灯结彩,仆役往来穿梭,洋溢着迎接征人归来的喜庆气氛。吴三桂因西征大功,更受皇帝李自成倚重,赏赐无数,权势愈隆,对在此战中屡献奇策、居功至伟的戚睿涵也更为器重,几乎视若子侄,赏赐宅邸、金银绸缎甚厚,并正式向朝廷为其请功。

然而,当戚睿涵卸下满身征尘,洗去旅途疲惫,与白诗悦、袁薇、刁如苑、刘菲含、董小倩这五位与他命运紧密相连的女子重聚于宁国公府精心布置的暖阁中时,他敏锐地察觉到她们眼神中的一些变化。那不仅仅是久别重逢的由衷喜悦与对他平安归来的庆幸,更增添了几分他出征前未曾见过的、如同经过淬炼般的坚毅与某种下定决心的神采。

是夜,窗外寒风轻啸,室内却暖意融融,炭盆中的红箩炭烧得正旺,偶尔发出噼啪的轻响。众人围炉而坐,品着初雪煎就的香茗,听戚睿涵简略讲述西域征战之事,从戈壁的苍凉到魔鬼城之战的惊心动魄。他语气平静,尽量淡化其中的危险与艰辛,但女孩子们依然能从那些简练的描述中,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力量在这个时代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待戚睿涵语毕,短暂的沉默后,白诗悦率先开口,她的声音依旧温柔如水,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目光清澈地望向戚睿涵:“睿涵,你在外征战,我们虽在京城,居于这看似安全的宁国公府内,锦衣玉食,但心中无一日不为你、为大家的未来牵挂悬心。我们思前想后,反复讨论,愈发觉得在这世间,尤其是这样的时代,女子若只安居后宅,仰仗父兄夫君庇护,似乎……太过无力,也并非我们心中所愿。我们不想永远只做被保护的人,坐视你们在前方搏杀冒险。我们也想有能力保护自己,不成为拖累,甚至……在必要的时刻,能与你,与大家并肩而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无论这力量多么微小。”

袁薇接过话头,她一向理性冷静,此刻目光灼灼,逻辑清晰地补充道:“诗悦说得对。我们来自那个时代,见识过现代社会赋予个体的便利、安全与相对平等,再回看这个时代,更深刻地认识到,拥有力量——无论是智慧、权势还是体魄,对于生存与尊严的重要性。我们不求能像男子那般上阵杀敌,建功立业,但至少应习得切实有效的防身之技,强健体魄,磨练意志,遇事不至惊慌失措,手无缚鸡之力。这既是为了自身安全,亦是一种……对自身潜力的发掘。”

刁如苑亦点头,她作为曾经的创业女老板,行动力最强,显然已经做过一番调查:“我已私下打听过,京城中并非没有教授女子一些拳脚或所谓‘防身术’的教习,但多是花拳绣腿,表演性质大于实战,于真正危难时恐怕用处不大。小倩妹妹出身明末乱世,家学渊源,又曾随我们经历诸多艰险,想必对古法武艺、实战技法有所了解?我们想请她作为指引,寻些适合女子练习、且相对实用的兵器技法来学习。”

刘菲含虽未多言,但她安静地坐在那里,眼神中的肯定与支持已说明一切,她向来心思缜密,既然同意,必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董小倩见众姐妹心意已决,且目光都殷切地投向自己,心中既感责任重大,又涌起一股知己之感。她对这几位来自未来的姐妹本就亲近佩服,此时更感意气相投,觉得她们并非寻常只知风花雪月的闺阁女子。她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几分属于她那个时代的飒爽与沉稳:“诸位姐姐有此心意,不畏艰辛,小倩心中唯有佩服。武艺一道,贵在持之以恒,心志坚定,且需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若初衷主要为防身兼强体,而非追求沙场搏命之技,倒也不必选择那些过于刚猛霸道的兵器。依小倩浅见,可先从便于携带、易学易用、且兼具技巧与美感的短兵器入手。”

她说着,细细打量了四女一番,结合她们平日流露出的性格气质与体态特征,沉吟片刻,一一提议道:“诗悦姐姐性子温婉中带着灵动,手腕想必也较为柔软,或可习练双短剑,招式讲究一攻一守,左右配合,迅捷多变,以巧取胜,正合姐姐心性。袁薇姐姐沉稳干练,处事果断,臂力在姐妹中亦算上乘,适合修习类似唐横刀式的短柄手刀,刀势凌厉,大开大阖,注重步法与身法的配合,一招一式,简洁有力,正合姐姐沉稳干练之风。如苑姐姐曾执掌公司,气度不凡,处事圆融,太极剑法圆转如意,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兼具养生之效与对敌之巧,劲力含而不露,或可尝试。菲含姐姐心思缜密,观察入微,身手想必亦较为矫健灵活,双柳叶刀轻灵迅猛,左右互搏,攻势连绵不绝,极其考验练习者的协调性与反应速度,适合姐姐。”

四女听了董小倩这番细致入微的分析与建议,都觉得她说得入情入理,仿佛量身定制一般,各自对所选兵器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认同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于是,各自选定了兵器:白诗悦——双短剑;袁薇——唐横刀;刁如苑——太极剑;刘菲含——双柳叶刀。

戚睿涵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心中感慨万千,既有欣慰,也有些许复杂的情绪。他深知在这依旧动荡未安的时空中,个人武力的重要性,原本也有心寻机会让她们学些防身本领,只是不知如何开口,担心她们不适应或不愿吃苦,如今见她们主动提出,且计划周详,目标明确,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他自然是万分支持。

他点点头,对大家颇为赞同和欣赏:“小倩所言极是,考虑周全。既然大家决心已定,意志坚定,我与小倩必当尽心竭力,从旁指导。国公府后园宽敞僻静,少有闲人打扰,正适合作为平日练功之所。只是,习武辛苦,绝非一日之功,大家需有心理准备。”

自此,每日清晨,无论寒霜铺地,还是晨露未曦,宁国公府的后园便成了六人雷打不动的演武场。鸡鸣时分,天色尚暗,她们便已起身,换上利落的短打衣衫,齐聚园中。

戚睿涵虽不以传统武功见长,但在另一个时空的冒险经历和现代系统的体能训练基础上,负责督导众人的基本功。他设计了包括慢跑、伸展、深蹲、跳跃,核心力量训练等在内的基础体能课程,并严格要求众人的步伐移动、身体闪避、重心控制以及反应速度。他深知这些基础是一切技艺的根基,要求极为严格,动作稍有不到位便会指出纠正。

董小倩则是主要的技艺传授者。她根据四女所选兵器的不同,将各家短兵器的基本握法、起手架势、基本步法、发力技巧、呼吸配合以及最初级的几个实战招式一一拆解演示,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她本身武功得自家传又经明末乱世实战磨砺,根基扎实,所授皆是去除了花哨表演动作、力求简洁实用的招式,强调攻防兼备与一击制敌的可能性。

白诗悦初持双短剑,总觉得双手难以协调,顾此失彼,动作滞涩。但她性子外柔内刚,毫不气馁,在董小倩一遍遍分解示范、耐心纠正手型步法,以及戚睿涵从旁鼓励、分析发力原理下,她渐渐找到了双手配合的节奏感与身体的平衡,双剑舞动起来,开始如同穿花蝴蝶,虽力道尚显不足,速度也待提升,但进退趋避间,已颇具灵动雏形。

袁薇对横刀似乎有着天生的契合感。她力量在四女中最足,悟性也高,手持那柄细长而刚硬的唐横刀,挥刀劈、砍、撩、挂,每一个动作都力求标准到位,眼神专注,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她很快就能将董小倩所教的一套基础刀法演练得有模有样,刀风呼啸,虽远未到凌厉的境界,但那份沉稳与果决已融入刀势之中。

刁如苑的太极剑法则更重意境、呼吸与身体的协调配合。她心性本就沉静,能沉下心来体会那种“意在剑先”、“以气运身”的感觉。太极剑法看似缓慢,实则内含韧劲与后发先机的智慧,她学起来进度不慢,剑随身转,意随剑走,虽无凌厉逼人的杀气,却自有一股圆融沉稳、不焦不躁的气度,剑光流转,如封似闭。

刘菲含的双柳叶刀最为灵巧多变。她本身身体素质好,协调性佳,记忆力强。左右手分持细长的柳叶刀,一开始也有些手忙脚乱,但她善于观察和总结,很快掌握了双刀配合的韵律,攻守转换间,已能看出几分迅疾狠准的影子,双刀舞动起来,如同银蛇乱舞,令人眼花缭乱,是四人中招式上手最快的一个。

戚睿涵在一旁看着她们从最初的生涩笨拙,手臂酸疼,手掌磨出了水泡甚至厚茧,到动作逐渐熟练流畅,汗水一次次浸湿了衣衫,在寒冷的清晨额头上蒸腾起白茫茫的热气,却无人叫苦抱怨,更无人中途放弃,眼中只有日益增长的专注与自信。他心中充满了欣慰与感动,有时也会下场,与董小倩对练几招,切磋琢磨,或者根据现代运动力学原理,指出她们某些动作中发力不够科学、容易导致损伤的细微疏漏之处。

时光荏苒,冬日的积雪渐渐消融,化作涓涓细流滋润着土地。园中那几株老梅树的枝头,在料峭春寒中悄然绽出鹅黄色的新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不知不觉,一个多月的光阴就在这日复一日的晨练中匆匆流逝。

这一日,晨光熹微,又是一个练习日。董小倩让四女将各自所学的兵器套路完整地演练一遍,算是检验这段时间的成果。戚睿涵也站在一旁,凝神观看。

但见园中:白诗悦身形飘忽,双短剑或格或刺,或削或抹,护住周身,进退趋避间颇有章法;袁薇步法沉稳,手中横刀劈砍凌厉,撩挂迅猛,虽然力量速度尚有提升空间,但一招一式,劲力顺达,气势俨然;刁如苑太极剑舞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绝,剑圈圆融,将周身护得严密,偶尔一剑刺出,亦带着一股柔韧的寸劲;刘菲含双柳叶刀更是快如疾风,左右手配合无间,攻时如暴风骤雨,守时如密不透风,刀光闪烁,令人目不暇接。

虽远未达到江湖高手那般飞檐走壁、劲气四溢的境界,但她们一招一式,已颇得要领,动作流畅,发力准确,眼神专注,显是过去这一个多月真正下了一番苦功,并非一时兴起的玩闹。

董小倩收势而立,气息平稳,脸上露出真诚而赞许的笑容,对身旁的戚睿涵道:“元芝哥哥,四位姐姐天资聪颖,悟性甚高,更难得的是肯下苦功,勤勉练习,心志坚定。如今于各自所选兵器上,基础已然扎实,招式也算娴熟,用于防身健体,已然足矣。日后只需持之以恒,勤加练习,不断揣摩,精益求精,假以时日,必有小成。”

戚睿涵看着眼前这五位在晨光中英姿飒爽、各具风姿的女子——包括一身利落劲装、手持长剑、眉宇间带着英气的董小倩,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与踏实感。他们这个因时空错位而聚集在一起的小小团体,不仅拥有了超越这个时代的见识与知识,如今更开始主动掌握这个时代安身立命、保护自身的力量。未来的路或许依然漫长且充满未知的挑战,但至少,他们正携手并肩,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变得更强,更有能力去面对一切。

他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众人汗津津却洋溢着光彩的脸庞,缓声道,声音中带着肯定与期许:“很好。你们做到了。这只是一个开始,往后,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一起走下去。”

园中,梅香暗浮,朝阳的光芒终于完全跃出地平线,洒下一片金色的暖意,笼罩着这群来自不同时空,却因缘际会,共同在这顺朝天空下努力书写自己命运的男男女女。他们的故事,显然才刚刚翻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