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供应商困局的破局与建筑高度政策的突袭(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星脉之心破渊者》最新章节。

苏晚刚把《项目设计总纲》分发给众人,顾沉舟的总助就匆匆走进来,脸色凝重地递给他一份文件:“顾总,市规划局刚发的紧急通知——市中心核心区的建筑高度限制政策调整了,原限高150米,现在降到120米!我们的项目原设计是40层,高度148米,超了28米,必须调整!”

这句话像颗炸雷,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施工方项目经理立刻拿起设计图:“120米最多建35层,要是砍5层,之前的功能布局全得改!比如28层的空中实验室,原本设计在中间楼层,现在要么压缩面积,要么往下挪,都会影响承重和管线布局!”

监理总监也皱起眉:“政策调整这么突然,要是改设计,监理计划也得重新做,施工工期至少要延误一个月!”

苏晚接过总助手里的政策通知,指尖有些发颤。她快速浏览内容,政策里明确写着“自通知发布之日起,核心区所有未开工项目按新限高执行”,落款日期就是今天。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焦虑没用,得赶紧想解决方案。

“张教授,您看这个政策有没有缓冲空间?”顾沉舟看向政策专家,语气沉稳,“比如我们的项目已经完成竞标,能不能申请按原政策执行?”

张教授推了推眼镜,翻开政策汇编:“难。这次限高调整是为了保护核心区的历史建筑景观,市里下了死命令,所有未开工项目都得按新政策来。不过政策里有个例外条款——要是项目能保留‘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比如增设社区图书馆、便民服务中心,能申请10%的高度豁免,也就是最多132米,能建37层,比35层多2层缓冲。”

苏晚眼睛一亮,立刻拿起笔在设计图上圈画:“132米的话,我们可以砍3层,把非核心的办公楼层压缩——比如原设计的15-17层是普通办公区,我们可以把这三层的功能整合到其他楼层,保留28层的空中实验室,同时在1-2层增设社区图书馆,满足公共服务功能的要求,申请高度豁免。”

施工方项目经理凑过来看设计图:“整合办公区的话,需要重新调整管线布局,不过问题不大,只要核心筒的结构不变,一周就能出调整方案。但空中实验室往下挪的话,承重会不会有问题?”

“不会。”苏晚调出核心筒的受力分析图,“我们之前优化过核心筒结构,就算实验室在28层,承重也在安全范围内。而且砍3层后,建筑总重量减轻,反而能减少基础的负荷,对施工更有利。”

顾沉舟看着苏晚在设计图上快速标注的调整方案,眼里闪过一丝赞许。她没有因为政策突变而慌乱,反而能在短时间内找到政策漏洞,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份专业和冷静,比任何时候都更让他心动。

“就按苏设计师的思路来。”顾沉舟敲了敲桌子,会议室里的目光都集中过来,“第一,苏晚工作室负责在三天内出具《高度调整设计方案》,重点是办公区整合和社区图书馆的布局,确保满足公共服务功能要求;第二,张教授负责协助我们准备高度豁免申请材料,争取下周内提交给规划局;第三,施工方和监理方根据调整方案,同步修改施工计划和监理计划,确保工期延误不超过10天。”

他顿了顿,看向盛世新材的销售总监:“材料供应不能断,你们要在一周内完成样品的最终测试,下周五前把第一批货送到工地,要是因为材料延误工期,按合同赔偿。”

各方代表纷纷点头,原本紧张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苏晚看着顾沉舟有条不紊地安排工作,心里突然觉得踏实——有他在,再突发的问题,好像都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启动会结束后,苏晚留在会议室里整理设计图。顾沉舟走过来,递给她一杯热可可:“刚才看你手在抖,是不是没吃早饭?”

苏晚接过热可可,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驱散了刚才的紧张:“早上忙着准备启动会,忘了吃。谢谢顾总。”

“政策调整虽然麻烦,但也是个机会。”顾沉舟靠在桌旁,看着她手里的设计图,“增设社区图书馆,能提升项目的社会价值,后续申请政府补贴也更有优势。而且,砍去非核心楼层,反而能让办公区更紧凑,提高使用效率。”

苏晚抬起头,正好对上他的目光。他的眼里没有丝毫责备,只有对专业的认可和对她的关心。她突然想起上次在地块复核时,他递来的保温袋;竞标会前,他准备的评委提问清单;还有这次,他提前请来的政策专家——所有的细节,都在无声地告诉她,他一直在她身边,用最专业的方式支持她。

“顾总,”苏晚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那个匿名注资的事,是不是你?”

顾沉舟的身体顿了一下,没有直接承认,只是笑了笑:“现在最重要的是把高度调整方案做好,不是吗?等项目落地,我再告诉你答案。”

苏晚看着他眼底的笑意,没有再追问。她知道,他有他的考量,而她需要做的,就是用最好的设计,回应他的信任。

正说着,苏晚的手机响了,是小张打来的:“苏姐!不好了!王总刚才在行业论坛上发帖,说我们的项目因为政策调整要停工,还说我们的设计方案有安全隐患,现在已经有媒体联系我们要采访了!”

苏晚的脸色瞬间沉下来。她挂了电话,看向顾沉舟:“王总又开始搞事了,他想通过舆论施压,让我们的项目审批受阻。”

顾沉舟的眼神冷了下来,他拿出手机拨通法务部的电话:“立刻发布澄清声明,附上规划局的政策通知和我们的调整方案,另外,联系媒体,准备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项目的调整思路和安全保障措施。”

挂了电话,他看向苏晚,语气坚定:“别担心,王总只会用这些下三滥的手段。我们只要把方案做好,把审批流程走顺,他就掀不起什么风浪。”

苏晚点点头,握紧了手里的设计图。她知道,这场关于项目的较量,还远没结束——政策调整只是第一道坎,王总的舆论攻击、后续的审批流程,还有施工中的未知问题,都在等着他们。

夕阳透过会议室的落地窗,把两人的影子叠在设计图上。苏晚看着图上“132米”的标注,心里默默想着:顾沉舟,不管后面还有多少困难,我都会跟你一起扛过去。而她不知道的是,市规划局的高度豁免审批,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复杂——有位审批官员,正是王总的大学同学,一场新的阻碍,已经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