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建材博弈与暗涌(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星脉之心破渊者》最新章节。
苏晚指尖捏着手机,听筒里传来的声音还带着几分刻意的为难,“苏设计师,不是我们故意为难,这批高强度混凝土的原材料价格这半个月涨了近三成,要是还按之前的报价供货,我们厂就是亏本赚吆喝了——您看,要么每吨涨两百,要么咱们就只能暂停供货合同的签订了。”
她抬眼时,正撞进顾沉舟看过来的目光。办公室里的落地窗外是市中心正在崛起的天际线,阳光透过玻璃落在他身前的项目图纸上,勾勒出他指尖捏着的钢笔线条。方才她接电话时没刻意避着,他大抵是听了个七七八八。
“王经理,”苏晚的声音很稳,没有丝毫被刁难的慌乱,指尖无意识地在图纸边缘的空白处划了道线,“上周我们核对样品时,贵厂的技术总监还说原材料库存能支撑到下个月中旬,怎么短短几天就‘亏本’了?”
电话那头的王经理顿了顿,语气里多了几分敷衍的圆滑,“这市场行情嘛,说变就变,我们也是没办法。顾氏这么大的集团,也不差这几十万的差价,您跟顾总通个气,这事不就解决了?”
苏晚没接他的话茬,目光落在图纸上标注的“核心筒混凝土强度等级C60”上,声音里添了几分专业上的不容置喙,“王经理,这批混凝土不仅要满足强度要求,还要适配我们设计的自愈合裂缝技术,贵厂之前提供的样品是经过三次检测才达标的。如果现在换供应商,重新检测、调整配比至少需要两周,而项目的基坑支护工期只剩二十天——您觉得,暂停供货的损失,是两百块每吨能补上的?”
听筒里传来纸张翻动的细碎声响,显然王经理是被这话戳中了要害。苏晚没等他再找借口,继续道:“我给您半小时,要么按原合同报价签供货协议,要么我现在联系城东的鑫源建材——他们昨天刚给我发了C60混凝土的检测报告,各项指标比贵厂的样品高2%,报价还低50块每吨。”
说完,她没等对方回应,直接挂断了电话。抬眼时,发现顾沉舟正看着她,指尖的钢笔停在图纸上的“成本控制节点”标注处,眼底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笑意。
“鑫源建材的报告,我怎么没在项目资料里看到?”他开口,声音里没有质疑,更像是纯粹的好奇。
苏晚起身走到会议桌旁,从文件夹里抽出一份打印好的检测报告递过去,封面上还贴着她手写的批注,“昨天下午刚收到的,本来想今天项目例会时提一嘴,做个备选方案。没想到王经理倒先找上门了。”
顾沉舟接过报告,目光扫过上面的数据,指尖在“氯离子含量≤0.06%”那一行停了停,“这家的技术团队是从德国回来的,在环保建材领域做得不错。不过他们的生产线在城东,运输成本会比城西的王氏建材高8%。”
“我算过了。”苏晚立刻接话,伸手在图纸旁的计算器上按了几下,“虽然运输成本高,但他们的混凝土初凝时间比王氏的长40分钟,能减少现场浇筑的损耗率。综合下来,每吨的实际成本反而能低30块左右,整个核心筒下来,能省近十二万。”
她说话时,指尖还停在计算器的按键上,指甲修剪得干净整齐,指腹因为常年握笔和画图,带着一点薄茧。顾沉舟的目光在那处停留了一瞬,又很快落回报告上,“让助理把鑫源的资质文件和供货能力评估报告调过来,半小时后给你。”
苏晚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是在帮自己做后续的准备。她原本以为,以顾沉舟的身份,遇到这种供应商刁难,大概率会直接让法务或采购部门出面施压,却没想到他会先帮自己确认备选供应商的资质——既给了资源支持,又没干涉她的决策。
“谢谢。”她轻声道,转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刚打开电脑准备整理王氏建材的合同条款,手机就又响了。这次是工作室的助理小陈打来的,语气里带着急慌,“苏姐,刚才环保局的人来电话,说咱们项目的环保评估报告里,关于施工扬尘控制的方案需要补充细节,下周三之前必须交上去,不然可能会影响后续的施工许可审批!”
苏晚的心沉了一下。环保评估是项目落地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市中心的项目,管控本来就严。她之前提交的方案里明明包含了扬尘控制的内容,怎么突然要补充细节?
“他们具体说要补充什么了吗?”她握着手机,指尖微微收紧。
“说是要明确不同施工阶段的扬尘监测点位置,还有遇到雾霾天气时的应急措施,另外,还需要提供第三方环保监测机构的合作协议复印件。”小陈的声音带着哭腔,“苏姐,下周三之前,咱们哪来得及找第三方机构签协议啊?而且监测点的位置得结合施工进度图重新标,我怕……”
“别慌。”苏晚打断她的话,语气尽量平稳,“你先把环保局的通知文件发我邮箱,再把之前的环保评估报告调出来,标注出需要补充的部分。我这边处理完建材的事,就回去跟你一起弄。”
挂了电话,苏晚深吸一口气,转头看向顾沉舟时,发现他已经放下了钢笔,正看着自己,“环保审批的问题?”
“嗯,需要补充扬尘控制的细节,还要第三方监测机构的协议。”苏晚揉了揉眉心,“市中心的第三方机构本来就少,现在又是项目旺季,怕是不好约。”
顾沉舟没说话,拿起手机拨了个电话,简单说了几句,无非是让对方整理本市有资质的第三方环保监测机构名单,重点标注能在三天内出具合作方案的。挂了电话,他看向苏晚,“半小时后,让你助理查邮箱,会有一份机构名单和联系方式。另外,施工进度图我让工程部门重新出一份标注版,一小时后发给你。”
苏晚怔怔地看着他,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她一直习惯了自己解决问题,从工作室成立到现在,遇到过不少类似的难题,都是她带着团队一点点扛过来的。可今天,不过是短短半小时,顾沉舟就帮她解决了两个最棘手的问题——既没让她觉得被施舍,也没让她觉得自己的专业被质疑。
“顾总,其实这些事,我自己……”
“项目是顾氏的,也是你的。”顾沉舟打断她的话,目光落在图纸上两人共同标注的“科技+地产融合”字样上,“我要的是能落地的标杆项目,不是让你一个人扛着所有问题。”
他的语气很平淡,没有刻意的温柔,却让苏晚心里莫名一暖。她低下头,翻开电脑里的环保评估报告,指尖在键盘上敲击的速度慢了几分。
没过多久,顾沉舟的助理就把鑫源建材的评估报告发了过来,附件里还包含了对方近半年的供货记录和客户评价。苏晚快速浏览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后,刚准备给鑫源的负责人打电话,王氏建材的王经理就先打了过来,语气里没了之前的嚣张,反而带着几分讨好,“苏设计师,刚才是我不对,您大人有大量别跟我计较。我们老板说了,就按原合同的报价签,明天一早就把合同送过去,您看行吗?”
苏晚看了眼顾沉舟,见他没什么表示,才对着电话说:“可以,但合同里必须补充一条,若贵厂提供的混凝土不符合样品标准,或延迟供货,需承担项目的停工损失,按日计算。另外,明天送合同的时候,需要附带最新的原材料检测报告。”
“没问题没问题!”王经理连忙答应,“我这就去准备,保证明天准时送到。”
挂了电话,苏晚长舒一口气,靠在椅背上,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沁出了一层薄汗。解决供应商的问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环保审批补充材料,还有下周就要开始的基坑支护施工,每一件都不能出错。
“先吃饭。”顾沉舟的声音突然响起,苏晚抬头,看到他手里拿着一份外卖,放在了她面前的桌子上,“助理刚买的,你爱吃的那家轻食。”
苏晚愣了一下,才想起自己从早上到现在,只喝了一杯咖啡。她看着面前的外卖盒,心里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有感激,有惊讶,还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悸动。
“谢谢顾总。”她拿起筷子,小口吃着,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顾沉舟身上。他正低头看着工程部门发来的施工进度图,指尖在屏幕上滑动,偶尔停下来标注几笔,侧脸的线条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她突然想起初遇时的场景,竞标会上,她当着所有人的面指出顾氏方案的结构漏洞,当时她以为顾沉舟会生气,会当场让她离开,却没想到他只是让她上台,详细阐述自己的观点。从那以后,他就一直保持着这种距离——既给了她足够的尊重和支持,又没有越界的干涉。
吃完午饭,苏晚刚把外卖盒收拾好,顾沉舟的助理就把第三方环保监测机构的名单发了过来。苏晚仔细看了一遍,发现排在第一位的是“绿盾环保”,这家机构在业内的口碑很好,资质也齐全。她立刻给绿盾的负责人打了电话,没想到对方一听说她是顾氏总部项目的设计师,态度格外热情,“苏设计师,我们正好有个团队下周有空,明天就可以派人去项目现场考察,后天就能出合作方案,保证不耽误您的审批时间。”
事情进展得比预想中顺利,苏晚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她转头看向顾沉舟,想跟他说一声谢谢,却发现他正看着自己,眼底带着几分笑意,“解决了?”
“嗯,绿盾说明天派人来考察。”苏晚点头,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个浅浅的弧度。
顾沉舟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看着外面的车水马龙,“下周基坑支护就要开始了,施工队那边我已经打过招呼,会配合你的设计要求。另外,成本控制表我让财务部门重新核算了,下午发给你,你看看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好。”苏晚应道,打开电脑开始整理环保补充方案的框架。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键盘敲击的声音和两人偶尔交流的话语,阳光慢慢移动,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铺着图纸的会议桌上,竟有种说不出的和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下午四点多,苏晚终于把环保补充方案的初稿整理好,发给了小陈,让她先完善细节。她伸了个懒腰,转头看向顾沉舟,发现他正在看一份文件,眉头微微皱着。
“怎么了?”她忍不住问。
顾沉舟抬起头,把文件递给她,“是工作室的财务报表,你助理刚才发过来的,说是让你确认一下。”
苏晚接过文件,心里咯噔一下。她最近一直忙着项目的事,没怎么关注工作室的财务情况。翻开报表,看到上面的数字时,她的脸色瞬间变了——工作室的流动资金已经快见底了,之前接的几个小项目回款延迟,加上这次顾氏项目前期投入的成本,几乎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