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贞人”的笔和刀(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朝魂》最新章节。
. “贞人”的笔与刀
洹水南岸,商王朝的青铜作坊如同一个永不熄灭的巨大火炉。浓烟滚滚,遮蔽了大片天空;锤击铜块的“铛铛”声、熔炉鼓风的“呼呼”声、工匠们粗粝的号子声,日夜不息地喧嚣轰鸣,连脚下的土地都在微微震动。
作坊角落里,砥娘正用一块沾水的砺石,“唰啦唰啦”地打磨着一尊巨大青铜方鼎的边角。汗水混着铜粉,在她年轻却已显粗糙的脸上淌出道道黑痕。她停下动作,疲惫地直起酸痛的腰,用胳膊蹭了把额头的汗。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洹水北岸——几天前,那座新落成的武丁王陵巨大的夯土台基,在暮色中投下浓重的阴影。一阵裹着凉意的风从北方刮来,掠过作坊灼热的空气,带来一丝若有若无的……腥气。
那是新翻泥土的味道?还是……几天前那场盛大奠基礼残留的气息?砥娘的心头莫名一紧。她下意识地低头,手指拂过身前方鼎那冰冷、繁复、凸起的饕餮纹。这曾让她惊叹不已、象征王权与神力的威严图案,此刻在熔炉跳跃火光的映照下,那凸起的双目和弯曲的角,竟隐隐透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狰狞,仿佛正无声地注视着这片被烟火笼罩的土地。她猛地缩回手,指尖冰凉。
通天地的甲骨
洹水北岸,王都宫殿区深处,一座高大却略显昏暗的殿宇内,气氛与外界的喧嚣或陵区的肃杀截然不同。这里是商王朝沟通天地的核心——占卜之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烟火、陈年骨殖、以及某种奇特药草燃烧后的特殊气味。肃穆,神秘,甚至带着一丝令人屏息的紧张。
殿中央,一个长方形的土坑(燎祭坑)内,炭火正旺,发出“噼啪”的轻响,映照着四周墙壁上巨大的兽面浮雕,光影摇曳,如同活物。坑边,几位身着素净麻衣、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中年男子正肃穆而立。他们是商王朝最核心的智囊与神意的代言人——贞人。其中一位面容清癯、眼神沉静如古井的中年贞人,名叫奚。他是贞人集团中的佼佼者,深得商王武丁信任。
奚的面前,摆放着几块经过精心整治的骨料。一块是硕大的牛肩胛骨,骨面被刮磨得如同淡黄色的玉石般光滑平整;另一块则是一片来自南方进贡的龟腹甲,背面的鳞甲已被仔细刮削去除,露出致密光洁的甲桥部分(即腹甲与背甲连接处),这是占卜的“标准稿纸”。旁边的小木几上,整齐地放着几样至关重要的工具:一把前端尖锐、截面呈菱形的青铜钻,一把刃口平直的青铜凿,还有几根顶端烧得通红的硬木灼棒(称为“焌契”或“楚焞”)。最显眼的,是一把打磨得异常锋利的青铜刻刀,刃口在炭火光下闪着幽冷的微光——这是赋予神谕以永恒形体的“笔”。
“‘王田于敦,往来无灾?’”一个稍显年轻的贞人低声念出今日需要占卜的首要事项。这是关于商王武丁明日去“敦”地田猎的吉凶。“‘敦’地前次有彘(野猪)惊扰前导,王心有虑。”奚微微颔首,补充道,声音低沉平稳。他伸出骨节分明、指甲修剪得异常干净的手指,轻轻抚过那片光滑的龟腹甲,感受着骨质特有的温润与坚硬。这是他与神灵沟通的媒介。每一次触摸,他都心怀敬畏,仿佛能感受到龟甲中残留的、来自远古生灵的生命气息。
“‘田于敦’,当用此龟甲。”奚选定了一片大小适中、甲桥宽厚的腹甲。他拿起那把青铜钻。冰冷的金属触感让他指尖微凉。他深吸一口气,摒弃心中所有杂念,全神贯注于指尖的力道。
“滋——滋——”
钻头在坚硬的龟甲背面稳稳地旋转起来,发出轻微而持续不断的摩擦声。细密的骨粉簌簌落下。奚的手法极其稳定老练,如同最精密的机器。他先在龟甲背面预先确定的卜问位置(称为“卜臼”)钻出一个小小的、浅浅的圆窝(称为“钻”)。紧接着,他换上了那把青铜凿。
“嗒!嗒!嗒!”
力道稍重的凿击声响起,短促而富有节奏。凿尖精准地落在圆窝外侧边缘,一下,又一下,凿出一个边缘陡峭的枣核形凹陷槽(称为“凿”)。钻与凿的位置、深浅、角度都极有讲究。钻窝较浅,是为“火路”;凿槽较深且陡峭,是为了在灼烧时,使热量更集中地作用于槽底最薄处,更容易产生裂纹。一个卜臼处,往往需要钻凿并施,形成“钻凿组”。奚的动作行云流水,如同在演奏一曲无声的祭乐。汗水从他专注的额头渗出,沿着太阳穴滑落,他却浑然不觉。完成一组后,他对着光线仔细检查钻凿的深度和形态,确保万无一失。这块龟甲上,他一共精心钻凿了三组卜臼,对应着“田于敦”、“往来”、“无灾”三个核心卜问点。
火中问鬼神
一切准备就绪。殿内气氛更加凝重,落针可闻。所有贞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奚和他面前那片钻凿好的龟甲上。
奚拿起一根已经烧得通红、尖端发出耀眼橘红色光芒的硬木灼棒(焌契)。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映红了他沉静的脸庞。他屏住呼吸,将灼棒滚烫的尖端,稳稳地、精准地抵在了龟甲背面凿槽的底部边缘处!那里是最薄、最脆弱的地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嗤——!”
一股青烟瞬间腾起!伴随着一声尖锐、清脆、如同玉器崩裂般的“噗”声!灼棒尖端与坚硬龟甲接触的瞬间,巨大的热量在极小的点上爆发!
就在这青烟腾起、脆响发出的电光火石间,奇迹发生了!
龟甲正面(即光洁平滑、准备用来刻字的那一面)对应于灼烧点的位置,赫然爆裂开一条清晰的裂纹!这条裂纹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呈现出奇特的形态:它以一个灼点为起点(兆枝),向两侧裂开一个微小的“枝丫”(兆干),整体形状如同一棵小树,或者一个微型的“卜”字!这便是沟通天地的关键——卜兆!
“兆成!”旁边的贞人低呼一声,语气中带着敬畏。
奚迅速移开灼棒,动作快如闪电。他顾不上灼棒的高温带来的灼痛感(这是贞人手上常见的印记),立刻俯身,鹰隼般锐利的视线死死盯住龟甲正面刚刚绽开的那条新鲜卜兆!炭火的光映照下,兆纹的走向纤毫毕现。他仔细观察着兆枝(主裂纹)的长度、粗细、弯曲度,观察着兆干(细小分支)的数量、分叉的方向……每一个细微的差别,都可能是神灵给出的不同答案!
时间仿佛凝固。奚的心脏在胸腔里有力地跳动着,每一次搏动都清晰可闻。解读兆纹是贞人最重要的能力,也是风险最高的时刻。卜兆的吉凶,直接关系到商王的决策甚至王朝的命运,容不得半点闪失。他必须调动毕生所学和经验,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田于敦’之兆……”奚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每一个字都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殿宇中,“兆枝挺直,干微左倾……此兆……‘引吉’!虽有微疵(指干左倾预示可能有小惊扰),然大势顺遂,天神允诺,此行必有所获,往来无大灾!”
殿内凝重的气氛仿佛瞬间松动了一些。旁边的贞人们纷纷点头,小声交流着:“奚兄判得精准。”“兆纹明晰,确是吉兆。”
刀锋下的永恒
神意已明,接下来,便是将这神圣的沟通永久镌刻于甲骨之上,成为指导现世的记录与凭证。
奚小心翼翼地捧起那片已经显现了神圣卜兆的龟甲。正面光洁的甲桥上,那条新鲜的兆纹如同神之手刚刚画下的印记。他拿起那把锋利的青铜刻刀,刀柄温润,刀锋冰冷。这一刻,他不再是单纯的通神者,更是掌握着“书写”权力、为历史定稿的史家。
他微微调整呼吸,让手臂稳如磐石。刻刀尖轻轻点在龟甲兆纹上方预留的空白处。刀尖入骨,发出极轻微的“沙沙”声。
“‘癸巳卜,奚,贞:王田于敦,往来无灾?王占曰:吉。允获鹿二、雉十。’”
每一笔,奚都倾注了全部心神。青铜刻刀在他手中,时而如利锥直入——竖画刻得挺拔有力;时而如柳叶轻拂——横画刻得平直匀称;时而又需扭转手腕,刻出弯曲转折的线条(如“鹿”、“雉”字中的部分)。刻字是真正的力气活,更是精细活。龟甲骨质坚硬异常(尤其是经过整治烘烤后),又需在极为有限的空间内刻画出复杂多变的象形文字。刀刃必须绝对锋利,手腕的力道必须控制得恰到好处,重一分可能崩裂甲片,轻一分则无法留下清晰的痕迹。奚的额角再次渗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缓缓滑落,滴在冰冷的甲骨上,瞬间湮灭,不留痕迹。他专注的眼神,锐利得如同他手中的刻刀,仿佛在雕刻的并非冰冷的骨头,而是时间的脉络本身。
他首先刻下占卜的日期(癸巳日)。接着刻下主持占卜的贞人名——“奚”!这是他个人身份的确认,更是对这份神谕真实性的背书。然后是最核心的卜问内容:“王田于敦,往来无灾?”(王去敦地打猎,来回路上没有灾祸吧?)。紧随其后的是占卜得出的兆象吉凶判断(贞辞:兆纹显示吉)。为了体现最终决策的权威,他还要刻上商王武丁亲自审视卜兆后得出的最终结论(王占辞:“王占曰:吉”)。最后,当田猎结束后,还需要补刻上验证的结果(验辞:“允获鹿二、雉十”——果然捕获两头鹿、十只野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