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南方的诱惑与暗流(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朝魂》最新章节。

西周气象 - 礼乐文明的兴衰 (约公元前1046年 - 公元前771年)

4:南方的诱惑与暗流——“金道锡行”的沉重分量

约公元前980年,镐京王宫 & 汉水之南的荆楚山地

镐京王宫,青铜编钟的余音还在殿堂梁柱间缭绕,但周昭王姬瑕紧锁的眉头却与这庄重祥和的礼乐氛围格格不入。他正值壮年,身材魁梧,继承了先祖的勇武,眉宇间却多了一份成康盛世之后君王特有的、不易察觉的焦灼。他面前的几案上,摆放着几块色泽黯淡、甚至带着锈迹的青铜兵器残片和几件器形粗糙的礼器。

“王上,这已是本月第三批由南方诸侯呈进的贡铜了。” 司工(掌管工程手工业)大臣匍匐在地,声音带着惶恐,“纯度低劣,杂质极多,远不如从前!工匠们熔铸时叹息连连,如此铜料,如何能铸造出彰显天子威仪的礼乐重器?如何能锻造出锋锐无匹的征伐兵器?”

昭王拿起一枚残剑,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礼乐是周王朝的魂魄,而支撑这魂魄的骨架,是充足的、优质的铜(金)和锡!南方,尤其是汉水、长江流域的荆楚之地,蕴藏着当时中原王朝赖以生存的命脉——“金道锡行”。成康时期的丰沛供给已成追忆。近年来,来自南方铜矿区的贡赋不仅数量锐减,品质更是江河日下。

“哼!” 昭王将残剑重重拍在案上,金属撞击声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刺耳,“荆蛮!越来越不把宗周放在眼里!先王在时,他们尚知敬畏,按时纳贡。如今,竟敢以次充好,敷衍塞责!这分明是藐视王权!” 他眼中燃烧着被冒犯的怒火和对资源的极度渴望。作为天下共主,他无法容忍这种挑战,更不能坐视象征王权力量的青铜器走向衰落。

决定性事件:南方铜锡资源供给的萎缩与品质下降,成为昭王南征的直接导火索。

与此同时,在汉水以南的荆楚山地密林中,潮湿闷热的气息弥漫。一处隐秘的低矮矿坑边缘,身上绘有奇异鸟兽图腾的楚人符离,正指挥着族人将新采掘的矿石分类。他身材精瘦,眼神如鹰隼般锐利,透着一股不服管束的野性。

“符离大哥,这些最好的‘虎斑铜’(高品位铜矿石),真的要埋回地下吗?” 一个年轻族人看着眼前色泽金黄、显然品质极佳的矿石被重新填埋,心疼地问道。

符离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和泥浆,声音低沉却坚决:“埋!必须埋!周人的胃口越来越大,索取的贡赋越来越重!他们把我们的矿山当成了取之不尽的金库,却视我们如卑贱的奴仆!把这些最好的矿石藏起来,只给他们那些难熔的顽石!我们的铜锡,要留着铸我们自己砍伐荆棘、保卫家园的戈矛,而不是给镐京的宫殿添砖加瓦!”

年轻族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中也燃起了一丝反抗的火苗。楚人,这个被周人视为“荆蛮”的部族,在周初分封时只得到了一个最低等的“子”爵(楚子),封地贫瘠。他们对周王室的繁文缛节和沉重贡赋早已心怀不满。资源的控制权,成为了他们反抗宗主国、争取独立地位的重要筹码。楚人与周王室日渐尖锐的矛盾,在铜矿的阴影下迅速发酵。

5:挥师南下——王者的雄心与楚地的泥沼

约公元前977年,周师南征途中 & 汉水北岸

浩荡的周师离开了丰饶温暖的关中平原,一路向南挺进。六师(周天子直辖军队)的精锐铠甲在初春的阳光下反射着森冷的光芒,高大的戎车(战车)隆隆作响,卷起漫天烟尘。旌旗蔽日,上面绣着威严的龙凤图腾和巨大的“周”字。昭王姬瑕身着华丽铠甲,站在最前方的戎车上,手按腰间的青铜长剑,意气风发。他的目光穿透烟尘,似乎已经看到了南方富饶的铜锡矿山俯首称臣的景象。

“王师所向,荆楚必克!夺回‘金道锡行’,重现成康荣光!” 昭王的声音洪亮,激荡着每一个士兵的耳膜。将士们发出震天的呼应:“天子万岁!克定荆楚!”

决定性事件:昭王亲率六师精锐南下,意图以武力解决铜资源危机并震慑荆楚。

然而,战争的进程远非昭王想象那般顺利。随着大军深入汉水流域以南的荆楚腹地,环境变得异常恶劣。连绵的春雨让道路化为一片泥泞的沼泽。沉重的戎车车轮深陷淤泥,动弹不得,任凭驭手如何抽打马匹,也只能徒劳地溅起更多泥浆。原本整齐威武的战车方阵,此刻像是瘫痪在泥潭中的巨兽。

“快!用力推车!” 车右(战车上的武士)姞穰跳下车,魁梧的身躯沾满了泥水,他和其他士兵一起,吼叫着用肩膀顶住沉重的车厢。

“不行啊大人!泥太深了!根本使不上力!” 一个士兵喘着粗气喊道,脸上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泥水。战马也疲惫不堪,打着响鼻,马蹄在湿滑的地面上不住打滑。

更可怕的是楚人的袭扰。他们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像幽灵一样潜伏在茂密的丛林和迷蒙的雨雾之中。

“嗖!”一支涂着毒液的竹箭突然从林间射出,精准地命中一名正在推车的周军士兵的脖颈。士兵闷哼一声,倒地抽搐。

“有埋伏!戒备!” 指挥官声嘶力竭地大喊。

但箭矢如雨点般从四面八方射来,伴随着楚人尖锐刺耳的呼哨声和吼叫。周军士兵穿着沉重的皮甲和青铜甲胄,在泥泞中行动迟缓,成了活靶子。每一次遭遇袭扰,都伴随着士兵痛苦的哀嚎和倒地声。

昭王站在相对干燥的高地上,望着陷入困境、士气低落的大军,脸上的意气风发早已被焦躁和愤怒取代。“无耻荆蛮!不敢堂堂正正一战,只知行此鬼蜮伎俩!”他狠狠一拳砸在旁边的树干上,震落几片湿漉漉的树叶。军需官跌跌撞撞跑来:“王上!军中疫病开始蔓延!草药……草药快用尽了!粮草转运也极其困难!”

战争变成了消耗战、泥潭战。周军虽然凭借强大的实力和精良的装备,在几次主力遭遇战中击溃了楚人集结的部落武装,焚烧了一些村寨,但始终未能找到并摧毁楚人的核心力量,更别提有效控制那些星罗棋布、路径隐秘的铜锡矿山了。楚人化整为零,神出鬼没,让周军疲惫不堪,损失日益增大。昭王夺取“金道锡行”的雄心,被荆楚的泥沼和丛林一点点消磨。周军虽具实力优势,却深陷楚地游击泥潭,进退维谷。

6:汉水惊魂——胶舟的致命陷阱

约公元前977年夏(一说公元前982年),汉水渡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